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史资料 - 鹤壁史话:人造天河——工农渠(53)

鹤壁史话:人造天河——工农渠(53)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6-1-29 23:36:08
    2016-1-24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鹤壁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那就是,鹤壁市人民顶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压力和干扰,以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学习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全市人民总动员,工农商学兵齐参战,出动千军万马,燃起了“引淇入鹤”的隆隆炮声。经过七年多的艰苦奋战,胜利修建成功了“人造天河——工农渠”。
    这项工程,自197311月开工,至198012月结束,动用18万人参加,历时七年建成。共完成干、支、斗渠全长124公里,其中开凿隧洞30条,长23.114公里,建渡槽21座,倒虹吸2座,空心坝3座,闸门12座,桥涵17座,动用土石方162万立方米,共投工792万个,总投资3348万元。设计引水流量68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0万亩,解决市区10万人的生活用水。是鹤壁市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解决全市人民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一项重大工程。

工农区的建成与通水,从根本上解决了鹤壁市郊区和市区人畜用水问题,对于发展地方工业和社会各项事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彻底改变了鹤壁历史上“吃水贵如油”的局面。是鹤壁人民的生命水和幸福水!

在开山筑渠的战斗中,鹤壁市郊区数万群众,市区党政机关、厂矿企业、文教卫生等各行各业,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艰苦的义务劳动,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涌现了一大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模范和先进集体,加快了工程的早日建成。可以说,人造天河——工农渠的建成,是在市党政机关的领导下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市人民流血流汗、艰苦奋斗的伟大创举!




 
     
鹤壁史话:人造天河——工农渠(53)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