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史资料 - 鹤壁史话——穆桂英屯兵草帽山(三十四)

鹤壁史话——穆桂英屯兵草帽山(三十四)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5-9-27 15:09:26

2015年9月27日 11:09:14

 

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乡娄家沟村西边有座远近闻名的草帽山,草帽山因从远处看酷似一顶草帽而得名。村民们所说的穆桂英寨和穆桂英洞就位于这座草帽山上。是当年穆桂英与辽兵作战屯兵的地方。

在前往穆桂英寨和穆桂英洞的途中,要经过一个钉子坡,钉子坡上遍布白色的石头,如果注意地话,可以看到有像钉子一样的东西嵌在石头上。村民们说,这些看似像钉子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当年穆桂英和辽军打仗时留下的密密麻麻的箭头印,所以当地人都称这里为钉子坡。

传说说,有一次穆桂英率兵与辽国萧太后的人马在钉子坡进行了一场殊死拼杀,战争持续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黎明时分,萧太后的人马所剩无几,才不再恋战,落荒而逃。当萧太后溃逃到钉子坡东约十里的教场时,钻进一片荆棘丛生的树林里,林中带钩的酸枣树将他所穿的裙子挂破了许多窟窿,萧太后非常恼怒,说:“你们这些酸枣树怎么也不肯放过我,长出这么多带钩的刺?怎奈天意呀!你们要是不长钩该多好呢!”说来也怪,从那以后,教场村这片土地上的酸枣树,都不再长钩刺了。可能是动了恻隐之心:都是中国人,怜惜萧太后是位女将吧。

在钉子坡上还有个传说,当年穆桂英在娄家沟一带驻防、打仗,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感谢众位乡亲,便在钉子坡留下了一锅金子和一锅银子,并留下了这样几句话:“南坡至北坡,金银两大锅,一要有福人,二要找对坡。意思是说,只有娄家沟村有福的人,才能找到钉子坡的金子和银子。

在娄家沟村一带,祖祖辈辈流传下来杨家将穆桂英的故事传说很多。如:穆桂英阵前产子、大破天门阵、教场比武等等。还传说穆桂英的孩子及杨家将的一部分后代就留在了这里。据说鹤壁市西部的张家杨邑、卢家杨邑、田家杨邑、许家杨邑等村,都跟杨家将有关。

在传说中,讲的最多的,是草帽山的穆桂英洞。此洞位于草帽山的山崖处,是座天然形成的崖洞,且洞中有洞,相互通连,并有多处进口和出口。主洞约3米高,5米宽,深达500多米。村民说,主洞和支洞分别是穆桂英当年的帅帐和她的部下平时休息的地方,他们的粮草和军械也储存在洞里。在洞前有个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水池,名为白池,传说是穆桂英饮马的地方。无论天多干旱,水池里的水四季不减。靠近洞口处有几个石臼,传说是穆桂英的士兵舂米用的。洞外石板上有一个深度和直径分别约为20厘米的石孔,相传是当年插“穆”字帅旗的旗杆窑。洞内还有一面石鼓,用手一拍咚咚作响,村民说它是当时用来传递信号的。

走出穆桂英洞,两边不远的山顶上就是穆桂英寨。占地100多亩。远远看去,寨墙高耸,戒备森严。村民们说,这里是穆桂英练兵的地方。当年穆桂英之所以在草帽山安营扎寨,是因为这里地势险要,能守能攻,牢不可破。草帽山是太行山的余脉,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里的山、这里的人民,在战争年代都是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鹤壁史话——穆桂英屯兵草帽山(三十四)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