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史资料 - 鹤壁史话——卫都朝歌的兴衰(六)

鹤壁史话——卫都朝歌的兴衰(六)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5-8-22 9:15:48

 2015年8月21日 18:09:19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克商,周兴商灭。武王听取周公旦“以商治商”的建议,除商都朝歌封给帝辛之子武庚外,畿内设立三监,其中卫,由管叔鲜驻守,用以防范武庚。

 

公元前1042年,三监叛,周公旦平定了叛乱,杀了武庚禄父和管叔鲜,流放了蔡叔度,贬霍叔(即姬处。成王的八叔)为庶人,殷都和邶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在齐国、鲁国、燕国等诸侯国的配合下,其他一些追随武庚叛乱的小诸侯国如东夷、北狄等也相继被征服。平叛之后,周成王将殷故都周围地区包括邶地、卫地、鄘地及大部分殷民都封给了原来封在康国的康叔姬封(成王的九叔),从此建立了卫国,定都“河淇间”的朝歌。

 

公元前1041年,周公旦为了帮助卫康叔治理卫国,先后以年幼的周成王的名义,向卫康叔和卫国的臣民颁布了三项公告,即《尚书》中的《康诰》、《酒诰》、《梓材》。在这三项公告中,周公旦对卫康叔说:“希望你光大父亲文王的功德,彰显仁德、慎用刑罚;不能欺侮孤老、寡母,在人民面前平易、恭敬、谦虚,以光大我华夏,让我们的大邦、小国都井井有条。你要记着,施政要像伟大的先知圣王那样,完善仁德,宽容管理训教人民,让人民安居乐业。你要像天空那么博大宽容,以德服人,弘扬先王的圣德,把让人民安居乐业作为追求。如今人民还没有步入正轨,你不去引导,就跟没管理这个国家一样。仁就是使命,德就是快乐,让人民安居乐业,你就会被万民永远爱戴。你要记住殷商亡国的沉痛教训,善于重用人才,探索古代明君的治国之道,以使殷民得到安居乐业。只要你的德政像天那样宏大,并能够用和顺的美德指导自身,才能完成治理国家的使命。”

 

卫康叔牢记周公旦的教诲,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面对卫国经过两次战乱造成的破败复杂局势,他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他释放农奴,并按照周制分给耕地,鼓励人民开垦私田等,促进了农业发展;他将城北的桑园扩大,扩建了城东的冶铁、制骨作坊,调动了“百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他用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道理,限制同姓通婚,改革了婚姻制度;在丧葬方面,他废除了商朝用人殉葬、杀人祭祀的残酷做法,改用草人、草马、土车代之。这些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由于“康叔治国,能和集其民,民大悦”,卫国很快出现了“各业兴旺”的局面,卫康叔在卫国享有很高的威望。到了周成王亲政时,卫康叔被举为司寇,权位高于其他诸侯。卫康叔晚年时把国政交给了儿子姬懋,即后来的卫康伯。卫康叔死后谥号为康。

 

康伯是卫国的第二位国君。他沿用康叔的政策,使卫国国力继续增强。治国有方的康伯,后来也被周王召到镐京为官。

康伯在其父去世继位时,卫地实现统一,周围一些小国,如邶、等,也逐渐并入卫国版图。

 

卫国的疆域相当广阔,西依太行,与晋国相连;南临黄河,与郑国及周朝的东都(即洛阳,当时叫成周)一河之隔;东到濮阳、长垣,与曹国、宋国、鲁国为邻;北至河北的磁县、大名,与邢国、北狄接壤。四通八达。逐渐具备了名副其实的大国诸侯实力。在东方大地上,已成为与齐国、鲁国一样的方伯大国,在西周初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谯周《古史考》 记载,卫康叔之子卫康伯,也叫卫牟伯,姬姓,卫氏,卫国第二代国君。卫康伯为周文王之孙,因此又称王孙牟。考古学家杨宽认为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伯懋父”就是卫康伯,他是成康时期西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遵循周公旦和卫康叔的教导,兢兢业业,勤于政务,使得卫国百废俱兴,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他统帅的“殷八师”作为西周的东部屏障,镇守在遥远的东方,防范着东夷各族发动叛乱,保卫着西周王朝的安全。他还随时听命于周王室的调遣,率领“殷八师”东征东夷,北伐戎狄,战功卓著,为西周王室的政局稳定和领土完整立下了汗马功劳。卫康伯与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以及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共事周康王,被周康王称为国家的四位栋梁。卫康伯秉承了先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卫国治理的井然有序,周王室也奖赏给了他好多东西,还把表彰文告铸于铜鼎上,使康伯的事迹流芳百世。

 

卫康伯死后,葬于卫国公墓(即今河南鹤壁市淇滨区辛村西周卫国墓地),他的儿子考伯继位。考伯传位于嗣伯,嗣伯又传位于伯,伯传位于靖伯,靖伯传位于贞伯。这几任国君在位期间,卫国局势安定,民生富庶,一百五十年的时光,被《史记》一笔带过。

 

公元前868年,卫顷侯即位。《史记》说,卫顷侯向周天子行贿,周天子把卫国的爵位提升为侯爵。事实上,康叔受封于卫国时爵位就是侯;至于康伯之后六位国君都称为伯,并非是卫国被降爵为伯,而是因为卫国的方伯地位称为“伯”。也就是说卫国国君具备临监诸侯的方伯地位,随后的祖孙几代一直都是方伯,这个尊贵的地位从他们相继入朝辅佐周王也能看得出来。到了卫顷侯时,才疏德薄,自己的国家管理起来已有难度,更无力临监诸侯,于是不再被称为“伯”,而是按他本来的爵位称为“侯”。

 

卫顷侯在朝歌统治十二年,他死之后,他的儿子卫侯继位。卫侯在位42年,于公元前813年去世。卫侯有两个儿子,长子共伯姬余,次子姬和。共伯姬余在史书里留名,是因为一首收在《诗经风》里的《柏舟》诗。按照诗序的说法,共伯与共姜成亲之后,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共姜的家人劝共姜改嫁,共姜以“柏舟之誓”来表达她对共伯的忠贞不渝。

 

侯死后,次子姬和继位为卫国新君,他就是后来一手缔造了卫国鼎盛时代的卫武公。

 

卫武公是卫国第十代君主,卫康叔的九世孙,也是卫国历史上继卫康叔之后最光鲜耀眼的人物。《史记》上记载了他的两大政绩:一是“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也就是治理卫国颇得民心;二是“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在周王室遭遇犬戎之祸时,卫国是接到勤王令的诸侯之一。平乱之后论功行赏,卫君姬和居功至伟,爵位由侯爵晋升为公爵,还被封为司徒,与郑伯一起留在周王室辅政。

 

对于卫国民众,特别是对于朝歌民众来说,卫武公对周王室的再造社稷之功远比不上他对朝歌卫地的经营更有现实意义。

 

卫武公执政期间,把先祖康叔行之有效的德政继续加以推行。卫武公治下的卫国政通人和,经济繁荣,国力达到鼎盛。卫武公有了充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用以加固城防,演武练兵。另外卫武公在文化上有一项影响深远的贡献,就是利用淇河从城北斜穿而过的天然地理优势,完成了对朝歌城原始植被的保护和改造,营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负有盛名的贵族园林——淇园。

 

淇园的特色之一是多竹,可谓遍地修竹,郁郁葱葱。其种类繁多,可与江南比美。是我国三大产竹、育竹基地之一。《诗经•国风•卫风》中的《淇奥》就是对淇园绿竹的描写,同时,也是对卫武公的赞扬,诗曰: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淇园”、“淇园竹”、“淇奥”成为后世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

 

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在位55年卒。据考证,卫武公葬于朝歌北的淇河北岸(今鹤壁市淇滨区淇河岸边的辛村)。

 

他死后由儿子卫庄公即位。卫庄公之后是卫桓公,公元前718年,卫桓公的弟弟州吁设计谋杀桓公篡位,穷兵黩武,倒行逆施。卫国上卿石定计,与陈侯合谋诛杀州吁,石还大义灭亲,杀掉助州吁为虐的亲子石厚,被左丘明誉为“纯臣”。

 

卫宣公在位十九年,几乎每两年就要对外用兵一次,可见国力强大。可惜卫宣公原就是个花花公子,他父亲卫庄公在世时,他就与他父亲的小妾夷姜私通,并生下一子,取名伋子,寄养于民间。他即位不久,便把伋子接到宫中。卫宣公对原配邢妃甚为冷漠,而对夷姜百依百顺,并答应夷姜将来要立伋子为嗣子。伋子十六岁时,卫宣公派使者到齐国为伋子聘了齐僖公的女儿齐姜为妻。使者回来对宣公说齐姜美貌绝伦。宣公便心贪其色,而又难于启齿。后来,卫宣公在淇河岸边筑一朱丽华贵的高台,名曰新台,先命伋子出使宋国,然后派人到齐国把齐姜直接迎到新台,自纳为妾,被称为宣姜,这就是著名的“新台之丑”。当时有人作《新台》(见 《诗经•国风•邶风》)之诗,以讽刺卫宣公的淫乱。

 

后来,宣姜的次子朔进谗言杀掉太子和同母兄寿,被立为太子,公元前699年继位为卫惠公,四年之后被重臣左右公子逐出朝歌,投奔齐国。原太子的弟弟黔牟被立为卫襄公。公元前686年,齐襄公率诸侯伐卫,杀左右公子,把黔牟驱逐到周,卫惠公复辟。卫惠公死后,卫懿公姬赤于公元前668年粉墨登场。

 

《史记》 记载: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八代君主。卫懿公特别喜欢玩鹤,那鹤色洁形清,能歌善舞,所以懿公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因懿公偏爱鹤,凡献鹤者皆有重赏。于是有许多人来朝歌向懿公献鹤。宫廷内外,处处养鹤,何止数百。正是:八风舞遥翩,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懿公所养之鹤皆有品位俸禄:上者食大夫俸,次者食士俸。懿公若出游,其鹤也分班随从,命以大轩载于车前,号曰“鹤将军”。养鹤之人,也有常俸。懿公还在滑州匡城建了鹤城。由于懿公养鹤费用很大,于是便大量的向老百姓征收税赋以充国库,引起大臣不满,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公元前660年冬,北方少数民族狄进犯卫国。卫懿公派兵抵抗,大臣将领们拒绝出战。卫懿公无奈带领亲信前去迎敌,荧泽一战,卫军大败,卫懿公被杀。狄人攻进朝歌城,劫掠一空。公子申只带了城中男女700余人出逃,在黄河边被前来营救的宋桓公救到曹邑,公子申被拥立为卫戴公,在曹邑荒郊野外搭草棚栖身。公元前659年,卫戴公的妹妹许穆夫人闻知卫国危亡,冲破重重阻挠从许国来到曹邑,在各大强国中奔走呼号,寻求帮助。卫戴公当年病死,其弟毁从齐国归来被立为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卫国迁都楚丘。

 

从公元前1042年康叔建立卫国,到公元前659年卫懿公败亡,朝歌作为卫国国都,历经1417位国君,整整383年。



 
     
鹤壁史话——卫都朝歌的兴衰(六)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