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化新闻 - 60余个鬼谷子传说故事在淇县流传

60余个鬼谷子传说故事在淇县流传
 


作者:岳珂 陈艳艳  加入时间:2015-10-9 11:11:34

 2015-10-08 23:26:07


《鬼谷子》巨型碑刻



鬼谷子传说主要传承人周在楼(中)向记者讲述鬼谷子传说故事



党和国家原领导人李德生在云梦山为首届鬼谷子学术研究会揭牌(资料图片)


□晨报记者 岳珂 陈艳艳 文/图

  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淇县鬼谷子传说是我市唯一入选的民间文学类项目。

鬼谷子,姓王名蝉,亦名王诩、王禅,世称鬼谷子。作为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他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体现其思想的传世名作《鬼谷子》,还培养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尉缭、毛遂等一大批出将入相的杰出人才,被后人尊为“智圣”。

 

“鬼谷三卷隐匡天下,

兵家七国才出一门”

 

位于淇县县城西南15公里的云梦山位于太行山东麓,是鬼谷子传说的发源地。战国时期,鬼谷子曾在此隐居聚徒讲学,培养出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尉缭、徐福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呼风唤雨,后人称赞他“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

根据史书和方志记载,云梦山自古就是人们敬仰、尊奉、朝拜鬼谷子的胜地,影响远达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最早记载鬼谷子传说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宋代的七国春秋平话》、元代的《秦并六国平话》、明代的《新列国志》及清代的《东周列国志》对鬼谷子传说也多有记载。明、清两代的淇县县志对鬼谷子及其传说也有大量记载。

此外,云梦山上有大量历代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对鬼谷子在云梦山隐居授徒之事也多有记载。云梦山水帘洞洞口有一方明历癸未年洛阳通判窦文的摩崖题记,上书:“鬼谷先生隐处”;清雍正六年的重修王禅庙碑》云:“王禅老祖隐于洞内,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在此拜王蝉为师”;民国三十一年《修毛遂殿碑》也记载:“云梦山鬼谷先生隐是也”。

淇县流传着许多和鬼谷子有关的传说,这些传说基本上都能找到可以依附、佐证的景物、遗迹和遗存。如云梦山上的鬼谷洞、鬼谷墟、舍身台、演兵岭等景点以及众多摩崖石刻等。淇县如今沿用下来的很多地名也都来自鬼谷子传说,如王庄、五里井、五里鬼谷等。

 

因母亲吞食奇谷而生的

鬼谷子

 

淇县随处都能找到与鬼谷子有关的传说,几乎所有的淇县人都知道鬼谷子隐居于云梦山。目前,仅淇县文物旅游局搜集到的有关鬼谷子的传说故事已有60余个,独具特色的传说有《鬼谷子出世》《鬼谷算》《夜识无字天书》《巧造无烟柴》《百担有余》等。

67岁的周在楼是淇县西岗镇郝街村人,年近七旬的他现在能讲述20多个与鬼谷子有关的传说,其中他讲述最多的就是鬼谷子出世的传说。

相传朝歌城南王庄王员外的妻子怀孕3年才分娩,产下一女取名王霞瑞。转眼18年过去了,王霞瑞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那年,朝歌奇旱,河溪断流、水井干枯、大地龟裂,五谷不收。王员外家一块3顷地种的谷子只活下来一棵,奇怪的是,这棵仅存的谷子长势十分喜人,谷杆如芦苇、谷穗似狼尾,沉甸甸、金灿灿,还散发出阵阵香味。

王霞瑞姑娘听说自家地里长了这么一棵奇谷,就让家人收来放到了绣楼里,这棵奇谷刚被拿进屋子就香气四溢。王霞瑞对丫环说:“如此好的谷子,要好好保存起来,来年多种一些。”丫环把谷穗放在手中揉搓,揉着搓着变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香味更加浓郁。王霞瑞接过珠子,正想闻一下,不料珠子一下钻进口中,溜进了她的肚子里。王霞瑞咽下珠子不久,便觉腹内不畅、筋骨酥软、浑身乏困,一头倒下就睡着了。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王霞瑞姑娘因此怀了孕。家人嫌她未婚而孕将她赶出了家门,无依无靠的王霞瑞在仙人的指点下到云梦山隐居。盛夏的一日午后,知了声声,云梦山上青山参天、野藤漫漫、野花芬芳、蝶飞燕舞,鬼谷子就出生在这云梦山的水帘洞里。

因孩子降生时知了叫得正欢,王霞瑞便给孩子随自己的姓取名“蝉”。又因吞食奇谷而孕王蝉,因此王蝉又叫鬼谷子。王蝉成年以后也有人叫他“王禅”。

 

云梦山周边

已形成传播、保存、保护

鬼谷子传说的基地

 

近些年来,鬼谷子的传说越来越热,鬼谷子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鬼谷子留下的传世名作《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融汇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鬼谷子》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特别是在军事谋略、国际交往、励志教育、企业管理、商业经营、民间习俗、健身养生等方面的独特思想受到了许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

历史上的鬼谷子传说内容丰富,流传广泛,传承人众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传统的冲击,鬼谷子传说逐渐被淡化、边缘化。目前能够讲述鬼谷子传说的人大多是老文化干部、老农民和老教师。“因为人才断档等原因,鬼谷子传说的传承和发展均面临严重挑战。”9月28日,淇县文物旅游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鬼谷子传说的传承集中地主要在云梦山,而目前能够讲述鬼谷子传说的传承人已经屈指可数了。淇县文物旅游局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传承鬼谷子传说,他们想了很多办法,“目前民间有鬼谷子传说的乡土教材,也有传承人把鬼谷子传说引进了校园课堂。我们希望这些措施能有效地保护鬼谷子传说的延续。”  

据了解,目前云梦山周边已形成传播、保存、保护鬼谷子传说的基地,成为淇县旅游的民俗文化资源。众多鬼谷子传说的传承人、爱好者和研究者云集于此,成立了鬼谷子研究会等机构,力争将这一特色民俗文学更好地传承下去。




 
     
60余个鬼谷子传说故事在淇县流传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