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一卷(2005-2006)

 

淇河文化的理性思考

靳廷学

    www.dahew.com   2005-04-20 17:08  
  淇河文化,即鹤壁文化,是居住在鹤壁地区淇河流域古老美丽土地上的人们,在长期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特指精神财富,是长期以来人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艺术成果和精神风貌的积淀与升华。 

  淇河文化内涵丰富:一是兵家文化。云梦山是中华 第一古军校--战国军庠所在地,战国时鬼谷子王禅在此隐居授徒讲学,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均出其门下。其富有深刻哲理的学说根植于殷商文化的积淀,形成了集军事战、心理战、谋略战、外交战、经济战、政治战为一体的博大精深、攻守兼备的纵横学派。二是宗教文化。以大伾山、浮丘山、灵山寺、朝阳寺、金山寺为代表,开凿于1600年前后赵时期的大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道教在淇河文化中也有重要位置,如浚县浮丘山碧霞宫、大伾山吕祖祠等。三是周易文化。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淇河天然太极图则为周易文化的地理渊源,被专家誉为观光悟道"天人合一"的佳境。相传周文王曾在此观天象,看风水,形成拘羑里演周易的玄学思想。四是技艺文化。鹤壁地区冶铁技术源于战国,煤炭开采源于汉代,瓷业起于唐代,石刻方面,浚县画像石、大伾山石佛、千佛寺石窟等都能证明其成就。五是餐饮文化。鹤壁风味特产诸多,"淇河三珍"全国闻名。史载隋唐贡品的淇河鲫鱼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鲫"之首。缠丝鸭蛋色彩鲜艳,味道独特,冬凌草名载李时珍《本草纲目》。六是民俗文化。鹤壁民间礼俗、游戏、神话、称谓、庙会、服饰等内容颇多,最典型的以大伾山、浮丘山为依托形成的浚县正月古庙会,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为华北之最。七是文学艺术。淇河流域经济发展,文风昌盛,历代文人留下许多文学作品。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描写淇河流域人们生活的就有41篇。据说,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就是罗贯中晚年隐居淇河边许家沟撰写和编成的。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起源于黑山许家沟一带。八是名人文化。鹤壁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被孔子誉为"三仁"的比干、箕子、微子,15岁即为周威烈王老师的宁越,孔子高足端木子贡,旷世奇才鬼谷子及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蔚缭,改革家商鞅,刺秦义士荆轲,蜀后主刘禅,药王孙思邈,唐代通俗诗派的先驱--白话诗人王梵志,文学巨擘罗贯中、明朝宰相王越、文学家卢楠,大理学家王守仁等历代先贤、名人等在鹤壁讲学布道,匡扶正义,种花植卉,采药炼丹,著书立说,留下闪光的足迹。九是精神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儒、兵、墨、法、纵横家等思想都在淇河流域得到传播,形成各种思想的交融,尤以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当时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到过最多的地方,曾在现浚县枋城讲过学。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长期处于统治地位。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深入人心,形成了热爱故国的爱国精神,挚爱家乡的赤子精神,广纳贤才的尚贤精神,发展贸易的重商精神,自尊自爱的自强精神,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鹤壁人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孕育和形成了知难而进、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鹤壁精神。 

  淇河文化具有重大的价值:一是团结、凝聚鹤壁人民的精神纽带。文化是民族之魂、民族之根,是人民团结的强力黏合剂。先进文化是时代的气质、风骨和灵魂,它能将共同地理区域、共同历史背景、社会心理、语言习俗的人们联结在一个共同体中,同心同德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淇河文化渊源于中华文明和中原文明,根植于鹤壁变迁、发展实践的沃土。它能够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特有的魅力强化鹤壁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又能够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个性成为鹤壁人的精神纽带,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二是鹤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是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精神形态。先进文化不仅反映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而且以巨大的反作用推动经济的发展。淇河文化对经济发展一有先导作用。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方式的选择,经济战略的提出和目标的确定等,无不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及各级决策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知识水平的影响。二有智力支持作用。经济发展的主题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生产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文化以科学、知识、信息的形式直接转化到劳动过程和物质产品中去,渗透于从设计、生产到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促进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有产业支撑作用。文化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无污染、可重复开发和不断转换的产业将成为社会经济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有消费拉动作用。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生活的质量也要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成为社会精神的消费需求点。三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依托。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保证。文化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主题。它涉及市民素质、社会风气、民俗风情、新闻传播等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文化设施。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城市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有利于社会文明之风的形成和弘扬,有利于城市美好形象的塑造和展示,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淇河文化是树立鹤壁形象、打造鹤壁品牌的重要基础。文化是城市的名片。一座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能够表现某种文化的符号和意义,城市形象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上,而且注重文化,体现特色同样重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躯体发达和强健,文化的汇聚和积累赋予城市以灵魂。环顾世界,凡是有品位的都市,都是由文化来烘托的。从发展角度看,未来城市是否有吸引力,主要看这个城市的文化。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已不再单纯看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还要看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 

  淇河文化是难得的精神财富,是鹤壁的优势,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它,开发它,利用它,弘扬它。要有战略的高度,理论的眼光,正确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统筹安排,突出重点,认真实施,务实操作。 

  加强淇河文化研究,打造淇河文化品牌。一要明确思想。坚持以继承与发展相统一、开发与利用相统一。二要建立组织。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研究的格局。三要调查资源。形成材料,汇集成册,建立淇河文化档案。四要制订规划。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五要整合开发,形成品牌。 

  强化城市文化理念,塑造鹤壁人文精神。一要强化观念。把文化放到与经济、政治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作为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完善城市的重要手段、促进发展的必要条件、提升品位的具体体现。二要学习知识。创建学习型城市,提高市民人文素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三要完善素质。推行新的健康理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造就多元化、开放型的社会结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四要规范行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五要营造氛围。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文化思想精神的教育和宣传,形成"文明光荣,愚昧可耻"的社会风气。 

  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一要有正确的理念。把文化放到对城市建设具有决定和终级意义的位置,用先进文化改造城市,建设以文化为首要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市。二要有科学的功能定位。塑造高雅的人文品格,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完善城市的文化功能。三要有具体的形象展示。城市建设要体现淇河文化的渊源和特色,"画龙点睛"地展示出这座城市独具特色的"灵气"。四要有现实的作用,体现人本思想,方便群众生活,使人们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置身于高雅的精神文化享受之中。 

  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经济。要坚持民族文化主题,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以旅游文化为基础,以产业文化为主导,以经营文化为重点,以经济文化为突破,通过继承和创新的实践,开拓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一要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依托,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二要深化文化单位改革,增强文化艺术产业活力。三要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形成系列文化产品。四要适应高新技术和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网络业、新闻报刊业、广播电视业、教育服务业、科技咨询业、卫生保健业、体育健身业、广告宣传业等,积极培育文化经济。 

  加大对外宣传交流,扩大影响,增强引力。要强化宣传意识,树立人人都是宣传主体,人人都有宣传义务的观念,宣传淇河文化,宣传鹤壁形象。要规范宣传品制作,充分发挥其作用。要瞄准主流媒体,产生广泛影响。要运用多种载体,利用各种形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型的宣传态势。要重视对外文化交流,强化开放意识,树立外向观念,以博大的胸怀和恢宏的气度海纳百川,通过旅游联谊、文化交流、体育比赛、教育合作、新闻考察、科技发展等增进友谊,促进发展。 

  (作者系鹤壁市广播电视局局长)
 
    来源:大河网 作者:靳廷学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