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一卷(2005-2006)

 

女娲神话蝶变白蛇传说(附:白蛇传发源地—济源说、相关链接)

《大河报》首席记者 于茂世

        2006年01月10日 《大河报》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tid=4861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你推波、他助澜,历千年发酵才积累而成的不朽“传言”。
  白蛇传说扑朔迷离,寻求其本源或求证其“自圆其说”的历史,都是非常困难的。
  白娘子是淇河之滨的美人蛇还是西湖之畔的美人蛇?小青是淇河里的一条青色的缠鱼还是西湖畔的一条青蛇?要回答如此这般的问题,与求证一个古老神话中到底几多真实、几多虚假没什么两样,就是学者们绕过一个个传言陷阱,其所发现的真实,还会仁智各见,众议纷起。
  但寻求真相是必要的,这是学术的驱动力,也是学者应该担当的责任。当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繁仁先生弹掉千年尘埃,洞见“白蛇传说”的原点在河南鹤壁淇水之滨的金山寺、许家沟、青岩绝时,就有人在网上大辩论中很不客气地挺身“辟谣”:杭州自古繁华,特别是到了南宋,更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乃至政治中心,且风景优美,天下无双,其衍生出凄美的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实属自然——如果硬说一个粗犷豪放的河南汉子、一个大大咧咧的河南女人,一边哼着河南梆子一边赶着羊群的这对主儿,就是许仙和白娘子,我实在无法接受……如果真能证明许仙是许家沟人,白娘子是淇水之滨金山寺的什么东东,在下倒要对许家沟的乡亲们另眼相看了……
  其实,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只是个美妙的传说,它在厚重的淇河历史文化中,轻飘飘的,并不怎么沉重要紧——就是白娘子、许仙原本淇河儿女,对眼下杭州借“白蛇传说”及另一源自中原的“梁祝传说”炒作“爱情之都”旅游品牌,也构不成什么负面影响——何况那位也许在西湖之边大发脾气的网友,其祖先说不定就是淇河之滨“一边哼着河南梆子一边赶着羊群”的人,只不过他们在北方草原民族的压力下,南迁杭州——他们也许就夹裹在岳飞的抗金队伍里,他们也许像岳飞一样期待回归中原,只是后来,他们无奈“客居”杭州,“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学术,不过是落实个名分;《厚重河南》,不过是来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尽管这种“对话”不能拉来白娘子、许仙、小青什么的当个嘉宾佐证一番,但落实个学术名分,回望一下白蛇传说的历史,还是颇见说服力量的。还想顺便告知那位网友,就是“辟谣”也不能跳出历史大背景:当商周之际,古人唱着《诗经》里“委蛇委蛇”,在桑树下、在竹林中追逐浪漫爱情时,杭州还未能“沧海桑田”形成陆地——今日杭州城,那时还是个鱼鳖世界。

  忆昔淇河浪漫事

  白娘子、小青哼着江南小调,委蛇在西湖之滨,她们的袅娜身姿被定格在杭州西湖,雷峰塔是永远的图腾。
  白娘子、小青就是白蛇、青蛇,她们摆动的线条犹如西湖边随风摇曳的垂柳,其律动感却颇具殷商甲骨刻字之遗风。如果说白蛇、青蛇的前世因缘沉淀在殷商故地安阳洹水(殷墟故都)、鹤壁淇河(朝歌行都),影响今天的甲骨审美还很高远的话,那么现代西方版的玛丽莲·梦露,今日中国版的粉红女郎“万人迷”陈好,则绝无仅有地切合了男人对物质美人的终极幻想与女人成为女人中的女人的终极追求,她们踏在高跟鞋上摇摆水蛇腰诠释的今日物质美女,不过是白蛇、青蛇的翻版,制造了一个新的白蛇、青蛇现代流行版而已。
  “《诗经》中的‘委蛇委蛇’,什么意思?”鹤壁市淇滨区旅游局局长张山保先生自问自答,“就是‘弯弯曲曲的蛇,弯弯曲曲的蛇’。当然,放在‘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音驼,丝结、丝纽的意思——原注。(tuó,古代量词,五丝为一紽——汉语大词典)};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的诗篇中,我这种解释有点望文生义的味道。”按照流行的解读,这儿的“委蛇”读作“wēiyí(逶迤)”,诗是写贵族们安闲生活的,所以就被诠释为“大摇大摆、洋洋自得”,但无论怎么解读,它还是“蛇态”表象的一种深度延伸。
  在《诗经》中,“委蛇”就从“表象”完成走向“意象”诗意过程,可见“委蛇”足够高古——这至少说明,蛇,这种动物早在《诗经》时代就被披上了文化的外衣,被先人文化化了——蛇,不只是动物界的一类长长爬虫,还是与先人和谐共处、烙有文化印痕的朋友。
  据专家考察:“委,曲也,委随也,从女,从禾。取其禾谷垂穗委曲之貌,故从禾”;“委”从“女”,乃取其柔顺之意,故“委蛇”之“委”意蕴深长,除却“委”字,别的字还难以取而代之。“委蛇”的本义,就是指随弯就弯的蛇,作名词用时,其意义不大可能有别的理解,在《联绵字典》中,“委蛇”第七个义项就是:蛇也。而作形容事物性状的“委蛇”,虽不再是虫蛇,但还是以蛇的某一特性来比喻有蛇之类似特点的某一事物性状的。蛇性好曲,故“委蛇”表示“婉转曲折貌”,引申表示“曲线摆动貌”、“曲线优美貌”等;蛇行随弯就弯,故“委蛇”可表示“邪行貌”,引申表示“从容自得貌”、“姿态优美貌”等。而“虚与委蛇”,无疑也是从“弯曲虫蛇”的特性演绎而来的。
  “山势奔腾如逸马,水流委曲似惊蛇。”巍巍太行自西而东奔腾而下,至安阳、鹤壁一线戛然而止,洹水、淇河等左突右旋,冲出太行山,逶迤在华北大平原上,河之两岸,就是青铜时代中国文化的胜地:在这广袤的大山与平原的契合点上,我们的先人一面张望大山,问山林里有没有住着神仙,一面在奠基泽被万世的青铜文明。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305篇,其中诞生于淇河两岸的有39篇,而直接歌咏淇河的,则有6篇。“淇”字在《诗经》中先后出现18次,仅次于黄河跳动的频率——“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于送我乎淇之上矣……”
  在《诗经》中,淇河既是颂君怀国的倾诉符号,更是相恋相思的爱情象征。“竹,卫物也;淇,卫地也。”在《竹书纪年》“帝辛”条中,有“冬,王游于淇”的记载,帝辛就是纣王,纣的行都就在之后卫国的朝歌,他游赏的淇水,正是《诗经·卫风》中经常讴歌的淇河。
  纣王宠爱妲己而亡商,他“游于淇”是否有美女妲己相随,不得而知,但风景秀丽的淇水,确实是卫国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这有《诗经》作证,更有郑卫之音作证——孔子视郑卫之音靡曼淫秽,乃乱世之音,朱熹注释《诗经·卫风》开口闭口就是“淫妇”、“偷情”,而到了郭沫若的笔下,还是“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林之祠,士女于此合欢”。由是观之,淇水上下是自由恋爱好场所——诗情画意的风景,淇园之竹的映衬,却能造就正统儒家学者批判的“桑中之喜”。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河虽没有黄河长江的浩荡,但却不输于西湖的浪漫婉约,记者虚与委蛇于《诗经》,不过是告诉那位一屁股坐在杭州西湖的网友:粗犷豪放的河南汉子、大大咧咧的河南女人生活着的这片土地,有白蛇传说生成的浪漫土壤。
  而西湖呢?相对于淇河,显得很没传统。“传说是需要时间发酵的。白蛇传说从文献上看形成得较晚,但在民间的发酵期却很长,能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图腾崇拜。”民俗学家马紫晨先生说。

  雷鸣震慑白娘子

  蛇“进化”为龙后,腾云驾雾飞黄腾达起来,成了天子的化身。而蛇,渐渐受到冷落,甚至“堕落”为“恶之花”——龙的对立面。
  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成者为王败者贼”的通例——看看刘邦,不就是斩白蛇而成为天子的吗?醉醺醺的刘邦斩条挡路的小虫白蛇,需要拿出的勇气与胆量似乎一点都不比小说中武松打死一条大虫老虎小,而斩断小虫后的轰动效应,却一点不比武松打虎差——斩蛇后,刘邦“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问她为什么哭,答道:“我儿子是白帝子,变成一条蛇在此游玩,被赤帝子杀了。”有人以为这老太婆睁着眼说瞎话,就想打她一顿,但转身之间,一缕烟云,老太婆不见了。刘邦醒来,“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你看,刘邦斩条小虫,比武松打死条大虫还神气。为什么?
  原因只有一个:打死只老虎,能成为盖世英雄;斩断条小蛇,能成为天下共主。
  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大家都很熟悉,而“彷徨”,就是一种蛇。“彷徨”语出《庄子·达生》“野有彷徨,泽有委蛇”——“彷徨”“其状如蛇,两头,五彩。”而小说集《彷徨》与眼下对“彷徨”一词的解读——犹豫不定、左右摇摆等,还是“蛇态”表象的一种深度延伸。
  “彷徨”在鲁迅的笔下得到升华,“委蛇”早就在庄子的笔下“成精”。
  “委蛇”是《庄子》经常出现的词儿,乃至“心之逍遥与形之委蛇”成为今天我们解读庄子哲学的一个法门。但“委蛇”什么状貌呢?
  《庄子·达生》中说,齐桓公在大泽里碰到了鬼,以致失魂诳语病而不起。皇子告敖前往拜见,桓公问:“有鬼吗?”答:“有……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桓公再问:“委蛇是什么样子的?”答:“委蛇大如轮毂,长如车辕,穿紫衣而戴朱冠。委蛇害怕雷车,听到如雷般的轰鸣声就会捧首而立,恭顺起来。人如果能见到委蛇,就可以称霸天下了。”桓公听到这儿,笑着说:“这正是寡人见到的呀。”于是,正衣冠而坐,不到一天工夫,齐桓公的病就跑到了九霄云外。
  齐桓公与皇子告敖这段对话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引导出当时中国前进的方向:皇子告敖表面上是在为桓公讲述委蛇的情状,实质上却是一次“心理疗伤”,他深知桓公的称霸野心,从而暗中奉迎,二人的微妙心理在这段普普通通的对话中表露无遗。
  到了战国至西汉初年成书的《山海经》里,委蛇有了自己的名字——延维。委蛇人头蛇身,闻雷声捧首而立,恭顺恬然,见之称霸,斩之有天下。齐桓公仅仅看到个所以然,只能称霸诸侯;刘邦斩之,就只好有天下——因此,委蛇成为有野心者期待能够看到的鬼怪。
  闻一多先生推测,委蛇延维是伏羲、女娲交尾合体形象的称呼,虽然证据还显单薄,但从《山海经》上的描述看,委蛇颇具女娲神形象。
  “在中原地区的汉画砖中,有很多人头蛇身的伏羲、女娲交尾形象。蛇、龙剥离,皇帝成龙了,人祖伏羲、女娲却没有‘进化’,还停留在蛇的状态。蛇不但成为龙的对立面,斩蛇就能一统天下,而且蛇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恶毒、不讨人喜欢。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必然产生一种情绪——维护祖先的形象。”马紫晨先生说,“你看看白娘子被塑造的,美丽、聪明、善良,活脱脱就是母亲的典范。”
  “白娘子脱胎于女娲崇拜,而河南有女娲城等,女娲庙更是到处都有,女娲传说与女娲崇拜时至今日还连绵不绝。而在别的地方,这种情况是远不如河南的,这正是白蛇传说能在淇河之滨产生的文化与民间基础。”马紫晨先生说。
  “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鹤壁古灵山相传是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这儿至今还把中华民族的这位“创世”女神称作“女娲娘娘”。而古灵山,就在白蛇传说的“暴风眼”鹤壁金山寺、许沟村、青岩绝之南约10公里的地方。如今,一座双臂举石、自然造化的巨石雕像,还立在古灵山间,相传此乃“女娲补天”。
  2005年12月22日,记者在白蛇修炼的鹤壁青岩绝白衣洞看到,当地村民在她的塑像旁写下的“注释”不是流行化的“白娘子”,而是“白衣娘娘”——在这儿,女娲神话虽然蝶变为白蛇传说,但“白衣娘娘”和“女娲娘娘”似乎还有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
  金山寺的南面,有个低低的山峰,当地人把它称作南山——雷峰塔,就在南山上。
  “20年前,还有半截子塔,后来为了方便种地,就扒掉了。”72岁的金山寺乔付信居士说。
  南山的南边,是淇河,西边是南北走向、把金山寺与许沟村隔开的鹰嘴山。淇河从许沟村自西向东冲过来,鹰嘴山一挡,折头南去才绕到金山寺的南面。
  “淇河,在古典文献里叫淇水,在老百姓的嘴里叫响河。”当地史志专家王俊智先生说,“淇河在山谷里左冲右荡,洪水时节雷鸣山间,声震数里,所以当地百姓管它叫响河。”
  淇河冲撞鹰嘴山,其声在金山寺南山雷鸣般地回荡,这也许是南山那座消失了的塔唤作雷峰塔的所在,因为这塔是金山寺的和尚用来镇压白衣娘娘的。
  白衣娘娘是条白蛇,她听到雷鸣般的响声,当然就会和委蛇一样恭顺起来。
  □首席记者于茂世文图
  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繁仁先生考证,“白蛇传说”的最初发生地在河南鹤壁淇水之滨的金山寺、许家沟、青岩绝一带。图为从鹤壁雷峰塔故址所看到的金山寺的景象。

                                      白蛇传发源地新说——济源说

    1 白蛇传发源地  
    戏曲《白蛇传》唱响了中国大地,戏剧中的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颂。小青的执侠仗义、忠心不二的性格,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忠义”思想。法海的所作所为被世人所唾骂,特别是近年来香港影视界推出的《新白娘子传奇》更是走红一阵,特别受青少年朋友的爱戴。为这一美丽的神话传说又赋予了新的活力。故事究竟源于何处,现在似乎早有定论,但经过考证,它的发源地应在河南省济源市的西湖村。 

    众所周知《白蛇传》的故事是在西湖畔边发生的,河南济源市也有一个叫“西湖”的地方。为什么叫“ 西湖”。据考证,此地古时为一湖泊,东至现在的水东村,西至东、西马头村(古为码头),北至水运,南至孟县境界。水域辽阔可行船渡舟,是济源小有河、南北漭河、珠河、龙河的汇集地,故称西湖(因在河内府之西)。从西湖流出的河称为济水(古称济渎),是与黄河、淮河、长江齐名的四渎之一。 
     
    济水上游有一个重要的河流为龙河,它的发源地在龙潭。龙潭不大,但清澈见底,泉眼如水桶,潭内数十个,长年喷涌,甚是壮观,故称龙潭。龙潭旁有佛寺一座,名曰:龙潭寺,寺内有舍利砖塔,虽现已败落,但依稀可见当年风姿。 

    西湖的上游还有一条绕城而过的外来水源,就是由山西流经济源的漭河。此水的源头在山西省,到济源城分为两股,绕城而过,当地人称南漭河和北漭河。西湖南边不远处有一座“金山寺”,始建于唐之前,多次被淹,多次重建。西湖村东边有“桥头村”,是古时断桥的桥头遗址。在距西湖不远处有一村庄,叫做许村,乃许姓人家居住的村庄,也就是许仙的故居。济源人称医生为“先生”,用方言就叫xian(先儿,音:仙),所以称姓许的医生为许先生、许先儿(与许仙同音)。法海俗姓裴,是唐相裴休之子。裴休乃唐河内济源人,一生好施向善,焚香拜佛,对佛教情有独钟,其子年幼时被送往金山寺出家,法名法海,是一位得道的高僧。裴休的墓冢和家园现分为裴村和休昌两村,此县志有载。 

    《白蛇传》故事雏形是发生在唐代后期的济源县,因法海是那一时期的济源人。当时的西湖面积很大,但却异常荒凉。湖东一桥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形成断桥。荒凉的地方多有妖魔出入,因西湖水是由珠、龙二河和南、北两条漭河汇聚而成的。民间迷信把“漭”说成是“蟒”,也就是长虫、大蛇。济源有个民俗就是在漭河桥下挂宝剑以示蟒不过剑,以剑斩蟒控制洪水不能泛滥。由此看来在济源人心目中已将漭河认作是一条大蟒。故事中所说的白蛇、青蛇实际上就是两条漭河的化身。 

    唐朝时期济源道教盛望,被誉为“天下第一洞天”,三里一庵,五里一观。佛教进入中原后发展势头大增,为抢占地盘传播佛教文化,伺机侵占“道教名山王屋山”。两教斗争相当激烈,佛教发展势头很快,在济源不大的地盘上先后建立了以大明寺为代表的商山寺、香岩寺、普救寺、盘谷寺、龙潭寺、普宁寺、弥陀寺、石榴寺等等一大批佛教寺院。使济源本来就显拥挤的道观庙堂更加林立,道观寺院、庙宇庵堂、私塾书院林林总总星罗棋布。道、佛、儒三教相互串插形成鼎立而居的局面。 

    《白蛇传》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也是两教相争的一个神话传说。说的是许村郎中(医生)许仙偶遇佛教高僧法海,说其面带妖气,必是被妖魔缠身。此妖乃是蛇妖,故事以此展开,究其原因是许仙从西湖断桥经过,遇到两名女子,雨天赠伞。法海故弄玄虚说是荒凉之地大雨滂沱 ,良家女子必定不敢出入。定是西湖之中那两条千年大蟒化做人形将其迷惑,现已妖魔缠身,必须尽快除掉,不然将命丧黄泉。(法海说的两条千年大蟒暗指两条蟒河,因道教在济源的主神是济渎神,水又是清虚大帝所主宰,法海此意旨在诋毁道教。)法海为了给许仙降妖除魔,令其五月端午之日用雄黄药酒将白蛇灌醉,让其显露真身,以示法海魔法无边、道力高强。谁知许仙生性胆小见后昏死过去。白蛇不记前嫌对其情真意切,不顾身怀有孕攀山蹬崖到王屋山中采集灵芝救其性命。许仙醒后不念旧情在法海的鼓惑之下,又到金山寺出家为僧。企图彻底割断情缘脱离红尘,使白蛇再次陷入困境之中。决意与青蛇一起和法海一决雌雄的白蛇,利用西湖之水蟹兵虾将水漫金山,逼其交出许仙再图百年之好。 
        2005-1-5 20:39    
 -------------------------------------------------------------------------------- 
        2 白蛇传发源地  
 
    神话传说中的山水景象,均与济源地理相符。包括后来法海用宝塔镇压白蛇、白蛇之子白状元祭塔救母,在济源也可找到踪迹。此故事实际上是一场佛道两家在济源的斗法过程。从故事本身来看把道教比作妖教,佛教法术高明堂而皇之的镇邪祛妖。然而,道教属本土教派,在民众心中有较高的地位。人们用其人之道还击其人之身,把捉妖祛魔功德无量的法海说成是拆散人间美好姻缘的刽子手,永受世人唾骂。 

    道佛两教在济源之争水火难容,群众有目共睹、议论纷纷各有所向。就连天灾人祸的一些自然现象,也要添枝加叶的赋予双教之争的实际含义。象“水漫金山寺”便是《白蛇传》中的重要场景,说的是白蛇利用西湖之水淹没金山寺,而法海用袈裟变做城墙阻挡洪水,真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也是这句成语的真正出处)。可实际上是由于济水汹涌西湖难容,加之金山寺在西湖附近,一遇洪水发作必定淹没无疑。就连佛教在龙潭建寺修塔,也被神化为镇济渎、锁白蛇、断风水扼制道教之举措。 

    道佛两教在济源之争的结果终因道教失宠,不被皇帝重视逐渐衰退。无奈之下和佛教联手在道教圣地“阳台宫”内种下了象征佛教的菩提树,而握手言和。 

    《白蛇传》的故事多少年来被说成是在杭州西湖发生的,因那里有西湖、断桥、雷峰塔。但“白蛇传”中的最重要场景还是“水漫金山寺”,而杭州西湖又如何能漫镇江的金山寺呢?最近杭州雷峰塔地宫的发掘也已证实没有见到白蛇的影子。从以上看来《白蛇传》的故事的确是发生在济源。除上边提到的西湖、金山寺、断桥等重要地点外,还有许仙所居住的许村、济源民间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等。故事中白蛇上山采灵芝,也是在王屋山中。因王屋山当时为天下第一洞天,各路神仙均会聚于此,白蛇乃千年修行之道家弟子,不到王屋神山天下第一洞天寻医问药,而舍近求远去仙岛蓬莱采集灵芝,也与情理不符。况且王屋灵芝甲天下,道教中的“神”要比“仙”高一筹,神山的东西总要比仙岛的珍贵一些。白蛇作为修行弟子必定明白这个道理。 
所谓镇蛇之塔舍利塔,实际上就是佛教门徒比丘法严,为存放舍利佛珠而和龙潭寺主持共同修建的一座砖塔。由于此塔正建在济水之源头,表面上起到了镇济水和羞辱道家的作用。此故事的后续《白状元祭塔》实际上也是道教门人希望推倒舍利塔以洗羞辱之心的美好想法。然而想法归想法,舍利宝塔现在仍存。它建于1034年,塔中有一地宫,上盖石板一块。据民间流传,穿白衣的人不能进去,进去塔必会塌。单从这一点看,和白状元祭塔有关,很有可能就是民间传说的镇白蛇的砖塔。 

    以上种种,看到了道佛两教争夺王屋山的激烈,皇家道观的衰退,道教的无奈和忍让,民众对本地教派的热爱和对外来佛教的抵制。故事归故事,传说归传说,以上之考足以说明《白蛇传》的出处,究竟如何定断,读者自己加以判断。我做为一个济源人,对济源的一山一水感到无比的亲切,它所蕴藏的文化内函和历史底蕴深深的吸引着我。这些散发出历史光芒的神话传说、动人故事必将流传千古。做为济源人我建议南北漭河的沿河路应改成白蛇南路、白蛇北路、青蛇南路、青蛇北路,沿河公园要雕塑白蛇、青蛇、许仙造型雕像,充实内容,美化环境,提高文化品位,创建“白蛇传游园”以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005-1-5    
-------------------------------------------------------------------------------- 
 发表: 2004-09-23 21:46:01 人气:2635 楼主  木叶下

[转帖]《白蛇传》故事新探源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著名学者傅惜华先生认为:《白蛇传》故事起源于“距今八百余年前的南宋时期”。但据笔者考察,《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与冯梦龙整理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相比,“白蛇闹许仙”故事更有以下真实、合理之处:“许家沟”因许姓世代居住而得名,至今村里人还把“许”姓称为“老户”。牧童许仙是出身于许家沟的“许”姓少年,人物出处和姓名来历,都比《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的“许仙”更切合生活真实;故事中的“白蛇仙女”是为报答许家祖先的救命之恩,而与牧童许仙成婚,这种“知恩必报”的方式符合中国民众的传统道德,而冯梦龙所写白娘子因向许仙借伞就一见钟情而许身,则显得轻率鲁莽,不符合中国古代民众的生活逻辑;故事中的“法海和尚”,是与许家沟村近在咫尺的“金山寺”寺僧,他与“白蛇仙女”结有前世夙怨,又因“白娘子”施药、看病,导致“金山寺”香火衰微,双方产生了直接的利害冲突,才引起他对许仙婚姻的干预。 

    这比起镇江“金山寺”的法海禅师凭空“遥感”到远在五六百里以外的杭州人许仙“中妖”,进而对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许仙、白娘子婚姻进行干预、破坏,更显得符合逻辑。此外,“白蛇闹许仙”故事发生的黑山一带,有许家沟村、淇河、青岩绝、“白蛇洞”、“金山寺”、雷峰塔等等,具备了《白蛇传》故事的各项构成因素,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统一整体。 

    如白娘子“盗仙草”所去的山东“蓬莱仙岛”,距离不出千里,有“往返自如”之便。而冯梦龙故事则只好“舍近求远”,让“白娘子”和“小青”跑到数千里以外的四川“峨眉山”辛苦奔波一趟;又如“青岩绝”与“金山寺”仅距几里,杭州西湖一带却只有“灵隐寺”而没有“金山寺”,这就使“法海禅师”的出处失去依托,只好从数百里以外、长江岸边的江苏镇江“借庙”敷衍;又据关于杭州“雷峰塔”地宫的挖掘报道:“雷峰塔”原名“黄妃塔”、“王妃塔”,创建于公元975年,乃是吴越国王钱俶为庆贺爱妃黄氏得子所建。与《白蛇传》故事根本无关。可见其“雷峰塔”之名,也是由黑山金山寺的“雷峰塔”移植而来,“冯梦龙本”处处显露出“移花接木”、“东拼西凑”、“人为雕琢”的痕迹。 

  据载:“金山嘉祐禅寺”创建于北宋·嘉祐(1056—1063)年间,以寺院所在的地名和创建年代而得名。在这一带民间流传的“白蛇闹许仙”故事,当成型于北宋后期。而“白蛇闹许仙”故事向江南一带的播迁,则与金人南侵、宋室南迁有关。宋高宗晚年禅位后,驻跸临安(今浙江杭州)德寿宫中。“喜阅话本”,“命内当日进一帙。当意,则以金钱厚酬”。出于“怀旧”情结,在他“龙兴”之地相州一带民间流传的“白蛇闹许仙”故事色彩奇幻、情节曲折,应是他喜欢聆听的故事之一。这就成为宋、元时期“白蛇传”故事在杭州一带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 

  光阴似箭,倏忽千年,黑山的“金山嘉祐禅寺”目前尚有部分留存。南山头的“雷峰塔”却已坍塌为废墟,而当年白娘子在“青岩绝”修行的“白衣仙洞”至今香火旺盛。
 
 
        3 回复:白蛇传发源地  
        啊,这个说法好新鲜 
        又似乎有理    
 作者: lymslive  2005-1-22  

                                                   白蛇传起源新考 
                                    许相公吧----http://post.baidu.com/f?kz=11590262
     据考证:《白蛇传》故事中的白娘娘、许仙确有其“真人真事”。历史悠久的“白蛇”民间传说,原出于镇江和杭州二源,两者融合为一的痕迹,在久已定型的传奇小说、戏剧、故事中都很清楚。尽管《白蛇传》是一个神话故事,其镇江一源里的人物和某些情节,也不是毫无真实的“影子”的。 

    据有关资料说,在明初,镇江确实有个名叫许仙(宣)的青年,本在当时的商业闹市区五条街磨盘巷太和生药店学徒,因干活不合刻薄、奸诈的店主的心意,常受老板的打骂虐待。于是许仙发誓自立门户,要开一座济世利民的药店。为此他就跑到杭州投奔姑母,得到姑母的同情、支持。有一天,许仙在西湖游玩时,意外地遇到原镇江白守备的独生女儿白素贞,两人都非常高兴。随即白素贞便邀他同乘一条小船游湖、揽胜。游玩途中忽然遭雨,许仙就叫船家把船划到就近的姑母家门口,独自进屋拿了把雨伞,借给白主婢二人回去。隔日,白素贞来还伞,恰巧许仙一人在家,她就询问许仙来杭的缘由,许就把往事详细说明。白素贞看中许仙为人朴诚、可靠,赞同他开业“济民”的志向,立即表示愿将全部家财资助他开一座大药店。同时,两人也就订下了终身大事。许仙得到姑母和白素贞的合力支持,当即重返镇江,在太和生药店附近开了座“保和堂”药店,经售道地药材,货真价廉,加上接待生意热心、和善,服务态度很好,故而营业十分兴隆。那座太和生老药店生意则日益清淡到衰败不振。原店主气极了,就去金山寺祈祷菩萨保佑,并将此事歪曲真相地告诉了方丈法海。于是法海就亲自出面,请许仙上金山,面劝许仙“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然而许仙却拒绝了法海的“规劝”,坚定地和白素贞完成了婚事。
 
                                                                     白蛇传说再辩论
                    http://www.jade.cc/Forum/a/a2.asp?B=128&ID=69680&RootID=69400&TopicSortID=71330
     
    2004-09-24 jhgsjc引述 piggy0941的观点

   《列仙传》:犊子,邺人,在黑山,常牵一黄犊来过邺城沽酒,阳都女见悦之,遂留相奉,阳都女生而连眉,即此者也
   《魏都赋》:“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
    (唐)李善:犊子者,邺人也,时壮时老,时好时丑,乃知其仙人也。阳都女者,生而连眉,耳细而长,众以为异,俗皆言此天人也。会犊子来过都女,都女悦之,遂留相奉待。出门,共牵犊耳而走,莫能追之。
    一、犊子是邺人,即今河北省临漳县人,而非河南鹤壁市许家沟村人。(临漳县政府网站介绍:临漳,史称邺,曾为六朝古都);
    二、犊子是仙而连眉是凡,与《白蛇传》恰恰相反;
    三、许家沟的那座山现叫黑山,又叫金山,但在古代是否叫黑山不得而知,否则其古寺也不会叫“金山嘉佑禅寺了”。另外,叫黑山的山太多,不一定是在许家沟;
    四、“犊子套黄牛,游息黑山中”,请问各位仁兄仁妹,谁在《白蛇传》看到过这头牛牛了,从头到尾,在下连只小猫小狗都没看见啊,楼主。如果有人说“连眉配犊子”是牛郎织女的原形,也许更有理,毕竟有头牛嘛。又或者说吴君如演的《一眉道姑》和连眉女有渊源也说不定:)
    五、《魏都赋》、《列仙传》均未说犊子姓甚名谁,没任何证据说明许仙是许家沟人,我们浙江许姓的村庄很多啊,一个普通的姓氏而已。
    [ 这个贴子最后由jhgsjc在2004-9-24 16:34:53编辑过 ] 

     2004-09-28木叶下 piggy0941

        二、杭州的“雷峰塔”原名“黄妃塔”、“王妃塔”来认定“雷峰塔”之名是由黑山金山寺的“雷峰塔”移植而来之说错误。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的名稱最早見于北宋詩人林逋的《中峰(雷峰)》詩:“中峰一徑分,盤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見,秋濤隔岸聞。長松標古翠,疏竹動微薰。自愛蘇門嘯,懷賢事不群。”后來南宋宮廷畫院陳清波畫了雷峰塔山水畫,題款 “雷峰落照”。  清康熙三十八年,聖祖南巡至杭,御書“雷峰西照”。可见,北宋时,“黄妃塔”(“王妃塔”)已经更名为中峰塔,同时可以确认南宋时已经称为“雷峰塔”,至今为变。试想一下,堂堂一座首都名塔,有可能因为一个外地传说而更名吗?所以,“雷峰塔”的命名与传说无关。相反,小山沟里的无名小塔则不然。

    看了你这段话我第一反应是羡慕:你引用了繁体的资料,而我的电脑一上繁体网站就要出问题,根本无法正常浏览。有资料显示,林和靖《中峰》诗据说是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的由来。我以为“据说”两个字用得好。细究你引的“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名稱最早見于北宋詩人林逋的《中峰(雷峰)》”,也很准确,或者应该说中峰、夕照两词同时见于文牍的,目前可考的最早就是这首《中峰》诗了。

    关于雷峰和雷峰塔名称的来历:据《临安府志》记载,从前有名雷就者在此筑庵隐居,因而称作雷峰。雷峰塔,因位于雷峰之上而得名。塔建于公元975年,为当时的吴越王钱弘俶因庆贺其宠妃黄氏得子而建。因塔在当时城市的西关外,又有“西关砖塔”之名。你因为林和靖的一首《中峰诗》就得出“可见,北宋时,“黄妃塔”(“王妃塔”)已经更名为中峰塔。”纯属臆断,雷峰塔曾被命名为“中峰塔”查无实据, 实际上“雷峰塔”本身也一直是俗称而并非正式称谓。

    我这里倒找到一篇俞平伯的《雷峰塔考略》(http://www.cj888.com/book/xian/lu/yu-pingbo/36.htm)篇幅稍长,不过论述精当,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看一看。下面你又继续阐发:

    “试想一下,堂堂一座首都名塔,有可能因为一个外地传说而更名吗?所以,“雷峰塔”的命名与传说无关。相反,小山沟里的无名小塔则不然。” 你大概把塔的正式命名和民间俗称搞混了,《红楼梦》五十五回里有“二人议定:每日早晨皆到园门口南边的三间小花厅上去会齐办事,……厅上也有一匾, 题着"辅仁谕德"四字,家下俗呼皆只叫‘议事厅’儿。” 我“试想了一下”,“堂堂一座首都名塔”其俗称是有可能会受到一个外地传说的影响的,“小山沟里的无名小塔则不然。”

    虽然淇河流域历史上也算是广义上的京辅之地,但“时不与兮岁不留,一叶落兮天地秋”,实在令让人黯然神伤。[ 这个贴子最后由piggy0941在2006-1-20 14:23:29编辑过 ] 

        2004-09-28木叶下piggy0941
        3,所谓“杭州西湖一带却只有“灵隐寺”而没有“金山寺”,这就使“法海禅师”的出处失去依托,只好从数百里以外、长江岸边的江苏镇江“借庙”敷衍”之说也过于牵强。如果传说真是从外地移植来的,并且因此而更改塔名,为什么不一起连寺名也一起移植过来?此改彼不改,岂不欲盖弥彰?盖因法海禅师乃得道高僧,能够腾云驾雾,区区几百里来区自如,简直小CASE。别忘了白素贞和小青还可以“咻”的一下飞到南极仙翁那里呢?相比之下,硬把“金山嘉佑禅寺”称为“金山寺”才显的牵强,要知道,在信仰佛教的古代,寺名和塔名都是很神圣并且神秘的,岂可乱叫。再者,“金山嘉佑禅寺”和许家沟那么近,几大高手带着天兵天将和妖魔鬼怪斗法,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那个挤啊。”
     “杭州西湖一带却只有“灵隐寺”而没有“金山寺”,这就使“法海禅师”的出处失去依托,只好从数百里以外、长江岸边的江苏镇江“借庙”敷衍”, 我认为这个解释可以接受,何况镇江“金山寺”场面更大,完全符合你关于“几大高手带着天兵天将和妖魔鬼怪斗法”所需要的场地要求。至于“如果传说真是从外地移植来的,并且因此而更改塔名,为什么不一起连寺名也一起移植过来?此改彼不改,岂不欲盖弥彰?”, 寺名不改,其实你已经回答了“要知道,在信仰佛教的古代,寺名和塔名都是很神圣并且神秘的,岂可乱叫。”塔名可以改,因为前面说了,雷峰塔这个名字本来就是俗称,既不“神圣”也不“神秘”。“金山嘉佑禅寺”称为“金山寺” 完全可以理解为简称,并不是“乱叫”。
    另外在这一段,你又开始承袭上面的辩论风格了。原文里提到许家沟村距离“金山寺” 近在咫尺,又说“青岩绝”与“金山寺”仅距几里,但并没提及原型里有“几大高手带着天兵天将和妖魔鬼怪斗法”的细节,显然又是你老弟的演绎,只是说“法海和尚……是“金山寺”寺僧,他与“白蛇仙女”结有前世夙怨,又因“白娘子”施药、看病,导致“金山寺”香火衰微,双方产生了直接的利害冲突,才引起他对许仙婚姻的干预。”,细玩倒是隐隐透出佛道相争的味道来。斗争场面似乎并不需要太大,况且原作者也并没有说是在许家沟和金山寺之间的某个地方发生了冲突,即便假定主战场在金山寺和青岩绝展开,几里地也够了,怎么就成了“螺蛳壳里做道场”了呢? 
    其实这里确实出现了一个疑点,只不过不是你那种反驳法。
    原作说“可见其“雷峰塔”之名,也是由黑山金山寺的“雷峰塔”移植而来”,按我上面引的《临安府志》,雷峰是因为一位叫雷就的人筑庵隐居才得名的,另“雷峰得名,远在塔先,以山名塔,通乎古今”(俞平伯语),可见雷峰塔这个俗称似乎和传说搭不上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有两个途经:一,面询原作者,他的这个结论从何得来;二,查《临安府志》关于此条的解释是否有误,雷就究竟是何人?怎么会因为他的存在影响到居住地的命名? 此节存疑。
    另外有没有这种可能,有两处雷峰塔,在许家沟的那座已经反映在许白的故事情节里,待“白蛇闹许仙”故事向江南一带播迁时,因为临安也有一座雷峰塔,久而久之后人就误认为这才是故事的发源地,原型反倒甄没无闻了。[ 这个贴子最后由piggy0941在2004-9-29 11:10:39编辑过 ] 
 
        2004-09-28木叶下piggy0941

        4,“  关于“只要证明许家沟的“金山寺”和雷峰塔是在《白蛇传》成形之前就存在,作者的观点也就成立了”,我想说的是镇江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和西湖雷峰塔哪个的年纪比不上许家沟的东东啊。至于青岩绝、“白蛇洞”之类的简直不值一提,充其量不过一块岩石加一个小洞洞。君不见,在旅游点里哪块石头哪个洞洞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生世啊,所谓:欲加之名,何患无辞。镇江金山寺中不也有法海、白蛇两洞嘛。”
      终于正面交锋了,“只要证明许家沟的“金山寺”和雷峰塔是在《白蛇传》成形之前就存在,作者的观点也就成立了”是我自己的观点。你不同意,你“想说的是镇江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和西湖雷峰塔哪个的年纪比不上许家沟的东东啊。” 请问有确凿证据吗?
   “至于青岩绝、“白蛇洞”之类的简直不值一提,充其量不过一块岩石加一个小洞洞。”,你为什么会认为“简直不值一提”?照你这么说考古工作者对于出土的每一块残片、学者们对于典籍里每一条记载的研究和整理都是“吃饱了撑的”?
   “充其量不过一块岩石加一个小洞洞。”你实地踏勘过?“君不见,在旅游点里哪块石头哪个洞洞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生世啊”感叹发得好!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据我所知在旅游点也不是一石一洞皆有来历,何况许家村好象并不是旅游点。相反杭州和镇江倒是闻名于世的旅游地,“欲加之名,何患无辞”。你不是也说“镇江金山寺中不也有法海、白蛇两洞嘛” 。
    原作者关于“这比起镇江“金山寺”的法海禅师凭空“遥感”到远在五六百里以外的杭州人许仙“中妖”,进而对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许仙、白娘子婚姻进行干预、破坏,更显得符合逻辑。此外,“白蛇闹许仙”故事发生的黑山一带,有许家沟村、淇河、青岩绝、“白蛇洞”、“金山寺”、雷峰塔等等,具备了《白蛇传》故事的各项构成因素,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统一整体。 ”的论述,是很有说服力的。另外原文第三段关于许家沟版“白蛇闹许仙”言之凿凿,且内容质朴古拙,必有所本。难以轻易否定之。
    还是那句话“只要证明许家沟的“金山寺”和雷峰塔是在《白蛇传》成形之前就存在,作者的观点也就成立了”。 [ 这个贴子最后由piggy0941在2004-9-29 10:57:39编辑过 ] 

        2004-09-29头衔:木叶下piggy0941

        很高兴和J老弟有这一场辩论,篇幅颇长,这恐怕是本版开埠乃至论坛创建以来头一遭。论坛里不少网友或谙于中庸之道、怯于露面,或故示高深、神秘莫测,难以交流。难得老弟这般坦诚,已将论述中口不择言处粗改一遍,言词间恐仍有不及斟酌处,请多见谅。
    唯一的遗憾是未能在网上找到原作者提及的傅惜华有关白蛇传的论述,我这次的资料除了平时积累的一点外大多来自网络,相信你也是,可惜很多东西网上是见不到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我是比较肤浅的,徒逞口舌之能,勿怪。如果有可能我会将这次你我发现的两个疑点反馈给原作者,看他会怎么说^^。

         2006-01-18 piggy0941,6,2006-01-18

         是篇老帖了。

         原本是网上一点小小的辩论,纯粹好玩而已,这个《大河报》的“首席记者”于茂世还真看得起这些玩意儿。该文虽然旁征博引,论述稍显拖沓,行文不够简练。

    不过我还是比较怀念这位曾经和我辩论过的网友——辩论就是辩论,分庭抗礼即可,并不意气相争,更不会辩论不利就心存芥蒂,此人颇具古风。
 
         2006-01-20 10:28:00 人气:22   

         白蛇传说再辩论baishuo,22,2006-01-20
         辩论就该旁征博引,不能只跟着感觉走。考察历史是必要的方法,走访专家、深入民间调查是必须的。大河报的首席记者于茂世,给我们奉献了一个很好的标本,所以就贴上了,希望大家在此基础上再辩论一次,把白蛇传说搞个清楚明白,如何?哈…………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