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一卷(2005-2006)

 

淇竹兴衰记(附:竹文化资料、图片)

李建平(上峪乡宣传干事)

     淇河中段有一个小村叫“竹园”,但寻遍淇河两岸也包括竹园在内,已无竹子的倩影,竹园之名何来?莫非竹子这种令世人喜爱的植物君子以前也曾安家于淇河之畔?
       《诗经·淇奥》大约是公元前821年的卫人所作,其诗云: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
        “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绿竹如箦”,这些诗句说明在两三千年前的淇河两岸不仅有竹子,而且分布很广,郁郁葱葱,非常茂盛。这首诗取之《卫风》,是卫人用来歌颂他们的国君卫武公修康叔之道,治理卫国“政通人和,百姓安康”。采用的是《诗经》惯用的比兴手法。后人因竹有节、虚心,凌寒不凋,把它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与人的品德相提并论,是否最早出自本诗,还尚待有识之士考证。
  那么,淇河竹林又是什么时候走向衰落以至到今天完全消失的?
        史载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春,河决顿丘,夏,复决濮阳瓠子,泛滥十六郡,长达二十三年,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命汲仁、郭昌率十几万人堵瓠子河决口,武帝亲临指挥伐淇园之竹以为楗,堵住决口。这是史载对淇河沿岸竹林的第一次大砍伐。淇竹被用来治理黄河水患。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河内太守寇恂伐淇园之竹,造箭百万,支援刘秀北征燕代,这是历史记载中对沿淇河两岸竹林的第二次大砍伐。这两次砍伐都未曾损伤淇竹的元气。因为在晋泰始年间(约公元274年),名士孙登曾在五岩山隐居,稽(应为“嵇”jí)康、阮籍等也相继来此,号称“竹林七贤”,可见包括五岩山在内淇河两岸当时竹林还相当繁盛,成为仁人隐士遁世避俗,修生(身)养性的绝好场所。
        时光又过了一千多年,到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南侵,灭亡北宋,史称“靖康之变”。金军占领中原以后,在太行山一带滥伐林木烧炭,对淇河两岸林木进行毁灭性砍伐(今天到白龙庙、许家沟等地仍可发现多处炭窑遗址)。淇河竹林遭此重创后,衰败凋零,但仍有零星成片分布。到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许家沟村立的《重修玉帝庙碑》中记载:许家沟村翠柏苍天,遥映淇泉之茅竹,邑之胜境也。经过百年风雨的磨洗,碑文已残缺,但是足可证明光绪年间淇河边仍有竹林存活。世人并不知珍惜,继续破坏,曾在此生长至少三千多年的茅竹就这样绝迹了。
        淇竹史载繁盛到灭绝绵延数千年,其生命力不能说不强。今日太行山区荒岭随处可见,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淇滨区上峪乡借退耕还林之东风,大搞植树造林,这项工作若长期坚持下去,聆听泉水叮咚,卧看竹林摇曳,将指日可待。等竹园名副其实时,(那里)必将成为淇河旅游开发的—个亮点。 2003-8-21 《鹤壁日报》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竹意象与中国文化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时间:2006-08-28
                                                http://www.singtaonet.com/arts/t20060828_310055.html
                    竹林七贤图
      竹,以神恣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又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的情操相契合,故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之名言。这又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相吻合,自然而然地被引入社会伦理范畴,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竹,“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风采和品质, 成了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 故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将竹人格化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诗经 卫风 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赋予竹以人的精神、道德、情操。 正因为竹如此引人,古代不少文人名士远离人欲横流的红尘凡间, 隐居深山僻壤,满野竹林成为理想的解脱之地。他们以竹为伴,视竹为友,追求超脱凡俗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生活。晋代的阮籍、稽康、刘伶等竹林七贤;唐代孔巢父、李白等竹溪六逸……文人们托身浪于广袤的竹林,朝夕沐浴在修竹篁韵之中, 枝疏叶柔清丽俊秀典雅的婵娟风姿, 挺拔凌云坚贞不阿刚直有节的操守和特质,令风流名士如痴如醉,沉溺其中, 赋竹吟竹赞竹为竹作谱,成了文人墨客的时尚。王徽之仰天高吟, 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晋代王羲之在兰亭修禊,称“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神来之笔描绘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胜景。戴凯之爱竹研究竹,著了一部描述70多种竹子性状的《竹谱》,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以四字韵文形式写的一部植物学专著。 
      历代的士人君子之所以醉心竹林,流连忘返,并非仅仅为了逃避现实社会,而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寄托。人具有两重性,一是社会的人,肩负着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一是作为个别的人、具体的人,他要确认自我价值,体验人的自由创本质,这种精神需求不是社会单方面能够给予的。克服这种社会与个人矛盾,到大自然中去纵情山水,是弥补心理缺陷的一种方法, 可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而绿竹猗猗静谧幽雅的环境,成为理想的去处。唐代诗人王维历经“安史之乱”, 饱尝尘嚣烦恼之苦后,抛弃功名利禄之念,隐居蓝田乡下建竹里馆,潜心修行, 彻悟佛法,静习禅定,使心境归于淡泊自然,“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此时是何等的自由、愉悦、超脱!比王维稍晚的大诗人白居易,也是仕途几经挫折,晚年退居洛阳,在“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 有竹千竿”的家园中,诗人在读佛书习禅定之余,“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在小桥头。”处于修竹篁韵怀抱中的诗人,心宁神静,体验到较多的自我价值,生命之光得到升华。他还在《养竹记》中将竹比作“贤人君子”,高度赞美竹子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品格和情操。 
      枝叶柔柔,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清秀俊逸的修竹之美,不知倾倒了多少丹青大师,为之挥毫泼墨。唐宋以来,以竹为题材的画竹名家辈出,幅幅竹画各以神姿仙态光照人寰。 唐代画竹名家萧锐将所画十五竿竹赠与白居易后,诗人读竹感其意,作《画竹歌》:“植物之中最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笔下独逼真,丹青以来第一人。人画竹身肥臃肿, 萧画茎瘦节节疏;不根而生随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爱竹成癖的苏东坡向画竹大家文与可学画墨竹, 他对文与可的“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推崇倍至。诗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在中国美学中,“淡”是一个极高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集古今画竹之大成,达到如此高境界者,首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他对画竹技法和理论的发展、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竹林这一通身流溢着恬淡虚无幽幽灵光的伊甸圣土,孕育出竹子文明给人以感染和力量,使人去品味人生顿悟人生。 爱竹咏竹画竹,实是爱人咏人画人。苏东坡的“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郑板桥的“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秀竹,秋风江上作鱼竿。”以诗言志,借竹的形象抒发自已不媚权贵,格守淡泊正直的人格和情操。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情操的写照,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深深浸透竹的印痕之原因。

                                                                    中国竹文化概述

                                  一、竹子与中国历史    二、竹子与精神文化    三、竹子与中国诗画    
                                  四、竹子与中国园林    五、竹子与人民生活
 
  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从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竹子与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中不难看出,中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
  一、 竹子与中国历史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
  研究证明,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有时用木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和木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利用竹子的另一项伟大成果是造纸。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1000年。当然竹纸的大发展还是此以后。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用竹造纸,标志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实际上在竹纸出现以前,制纸工具也离不开竹子。从竹简开始到竹纸出现,竹子在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化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我国古代竹子的利用还有许多方面,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制造了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原始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时期的抛石机、宋代的火药箭和竹管火枪等都是古代竹制武器。
  从汉字中竹部文字的情况来分析,也可看出中国竹子利用的古老历史,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之为竹。从形态上认识开始,把竹子进行加工,制成物品,又以“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随着人类对竹子的认识不断提高,竹类利用日益广泛。而竹部文字也必然随之增加。我国辞海(1979年版)中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笔、籍、簿、简、篇、筷、笼、笛、笙等等。历代各类字典收录的就更为可观。而诸如“竹报平安”、“衰丝豪竹”、“青梅竹马”、“日上三竿”一类的成语也都包含着与竹子有关的有趣典故。这些竹部文字和成语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反映了竹子日益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反映了竹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在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 竹子与精神文化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其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它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当人们有闲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和遐意便会油然而生,难怪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此,公园里,村寨旁,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能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
  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反财富奉献给人民。
  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的确,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
  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学、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竹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题材,从《诗经》时代开始,历代皆有咏竹赋竹的诗文佳作,创作了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独树一帜,异彩缤纷。
  工艺美术是美学和生活的结合,是科学和艺术的产品,竹是工艺美术品的重要材料,数千年来,中国先人们用竹子编织和雕刻各种赏心悦目的工艺美术作品,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考古资料证实,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用竹编织器物,春秋战国时期竹编艺术已达到了很高的境地,尤以楚国最为发达,品种极为丰富,以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于世。商周时期就已形成了雕刻工艺,汉代有竹雕刻艺术品存世,六朝时期文献中有竹雕刻艺术品的记载。唐代以后,竹刻名家辈出。宋代出现詹成,明代出现了嘉定朱松邻祖孙三代为代表的嘉定竹刻派,金陵(今南京)则出现李文甫等竹刻家。清代中期形成了湖南邵阳、四川江安和浙江黄岩等地的翻簧竹雕,并成为竹雕刻艺术的主流,民国初期出现北京张志渔开创的北派竹刻。竹还是工艺美术中表现题材,寄寓着福、禄、寿、喜、财、发顺、吉等吉祥内容的图案,数千年来一直在民间装饰美术中流行,被广泛应用于雕刻、织绣、印染、陶瓷、编织、剪纸等各种工艺品的创作中。
  竹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竹是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基本上是用竹制造的。竹子,对中国音律的起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自周朝以后,历代使用竹定音律,故此,晋代就有以“丝竹”为音乐的名称,有“丝不如竹”之说,唐代把演奏乐器的艺人称为“竹人”。可见竹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
  竹对中国的宗教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先民奉竹图腾,视其为图腾崇拜物,把竹作为祭祀的工具和祭品。道教和佛教出于教义崇奉竹子,追求竹子所构筑的环境。
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联系着口承文艺和游乐活动以及信仰习俗;进入了人类的仪礼制度之中,在祭祀、婚丧、交际、节日、朝规等社群文化中构成了民间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三、 竹子与中国诗画
  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诗,直接提及的有5首,出现7次;间接提及的有几十首之多。如《诗•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历史上对《诗经》中上述有关竹的记载有不同看法,但事实上指竹子是确凿无疑的。《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此后各朝代各种典籍中都有竹诗画记载。
  在叙竹诗画时,我们不可不提到几个动人的爱竹故事。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子猷)(王羲之子)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他平生爱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宋代苏东坡对竹子的评价也很高,他在一首《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清代杰出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也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独领风骚。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高度赞扬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在中国革命史中,先辈们以竹题诗作画也颇多,其中以方志敏烈士最为典型,他自撰对联挂于卧室以自勉:“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甚至自己的儿女也以松、竹、梅、兰命名,足见竹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在革命的艰难关头写下了气贯长虹的史诗:“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
  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自古就重视画竹,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而且也成为艺术家推崇的楷模。
  画竹艺术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的地位,中唐时期,竹已形成专门的绘画题材;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世人尊为墨竹绘画的鼻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瓒,明代的王绂、夏昶、徐谓,清代的石涛、郑板桥、蒲华、吴昌硕,都是树一代画竹新风的画竹大量,促进了画竹艺术的发展,对画竹技法和理论的发展以及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时至今日,中国的画竹艺术仍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当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唐代画竹已经盛行,国画中的墨竹就是唐代创始的。宋代以后画竹更具成就。画竹名家层出不穷。大诗人苏东坡是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的次子苏过是画竹名手,他的至友文与可也是画竹的大家,在画竹方面有高超的技艺。苏东坡关于“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为千古墨竹画家所趋尚,传统绘画创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称为奇作的《墨竹图》,能得“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的绰约风姿。他的著名文章《文与可画赏笛谷偃竹记》是一篇传颂千古的佳作,文章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各朝代画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他们画竹都十分传神而逼真,  因此白居易曾在《画笔歌》中称赞“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清朝画竹也相当兴盛,“扬州八怪”的异军突起又为画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我国绘画的传统要求是真实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观形态,郑板桥画竹则不但表现了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而且表现了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他不仅留有许多绝妙的翠竹图,还留下了《题画竹六十九则》,他赞美“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
  四、 竹子与中国园林
  竹子是我国古典风格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造园史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开始,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据《尚书•禹贡》“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说明古人懂得欣赏秀丽的竹林风光更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见《拾遗记》“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这是竹子用于造园的最早记载。当时的种竹、建竹园大多只限于营建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竹子造园还处于萌芽状态。
  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国园林从萌芽期进入了发展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受政治动乱和宗教处世思想影响,崇尚玄淡,寄情山水,游访名山大川成了一时之风尚,讴歌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的诗文及刚萌芽的山水画,刺激了园林,产生了有别于皇家宫苑的“自然山水园”,竹子随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的皇家林和官宦私家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发展。《水经注》介绍北魏著名御苑“华林园”称:“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洛阳伽蓝记》记录了洛阳显宦贵族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由唐代文人王维规划的“辋川别业”中有“斤竹岭”、“竹里馆”等竹景;“寿山艮狱”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亲自参与规划的,从宋徽宗本人所写《艮狱记》中可知是北宋山水宫苑以竹造景的典型。南宋定杭州为行都,改称临安,贵族、官僚、富商聚居江南,皇家宫苑、私家园林之盛不言而喻,为后来发展的江南园林起了推动作用。竹子在唐宋两代运用较为广泛。北宋李格非所写《洛阳名园记》共评述了19座私园,对其中的归仁园、董氏西园、富郑公园、苗帅园等10座宅园作了专门的竹子景观描述。从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也可了解到吴兴的宅园“园园有竹”。竹子造园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明清园林继承了唐宋传统,且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沧浪亭、狮子林等苏州六大名园及扬州个园、惠州逍遥堂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造园手法仍为今人造园所采用。明清时期刊行多册造园技术理论书籍,有王象晋《群芳谱》、屠隆《山斋清闲供笺》、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等,最有影响的要数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都对竹子造园作了详尽、精辟的论述,为后人推崇、仿效。明清园林,特别是竹子园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随着诗、书、画及造园艺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庭院造景,于是,就产生了能在屋宇内随时欣赏、掌玩的自然风景缩影——盆景。中国盆景的出现,据考证是在唐代,以竹子为材料制作的盆景从宋代的诸多名人画卷上可以见到,到明清年间,“岁寒三友”类盆景广为流传。《考盘余录》、《群芳谱》等都对竹子盆景的制作、欣赏进行了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馆还珍藏着一座用翡翠制作的竹子盆景,这是乾隆皇帝弘历的八旬寿节上群臣贡献的一件珍宝。竹子盆景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精品,如周瘦鹃先生的《竹林七贤》、《竹趣图》等,还有扬州的《潇湘流水》、《翠野图》、《竹林逸隐》、《东坡遗风》等一大批竹子盆景代表作。
  中国盆景一直被称作“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倍受东西方人民的喜爱。
  五、 竹子与人民生活
  竹子生长快,适应性强,同时又具有广泛的用途。竹子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竹子的利用涉及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竹子用于建筑的历史久远,在远古时代,人类从巢居和穴居向地面房居演进的过程,竹子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吴县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草鞋山遗址发现有用竹作建筑的材料,汉代的甘泉宫竹宫、宋代的黄冈竹楼,皆是取竹建造并负有盛名。
  从服饰方面看,竹对中国人的衣饰起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秦汉时期就出现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用品的竹鞋、竹斗笠、竹伞,一直沿用至今。竹布在唐代曾是岭南地区一些州县的重要贡品之一,竹还是古代人装饰的材料,说明竹对人类服饰文化的贡献。
  从食用方面看,竹笋和竹荪是极受人们喜爱的美味山珍,竹实是历代救荒的重要作物原料。先秦文献中记载,3000多年前的竹笋就是席上珍馔。竹笋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烹饪数千种美味佳食。竹还具有特别的医用价值,在中国最早的医书典籍中,就有用竹治病的历史记载。竹的全身都是宝,叶、实、根及茎秆加工制成的竹茹、竹沥,都是疗疾效果显著的药用材料,竹黄、竹荪也是治病的良药。
  交通工具和设施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文明的标志之一,竹在交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交通运行工具和设施的起源与发展,均与竹子有极密切的关系,古代人取竹制造竹车、竹筏和船以及桥梁工程,创造了世界交通史上许多第一例,对世界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考古资料证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代先民们就已开始用竹制造竹器。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发掘的陶器底部有竹编织物的印痕,南方良渚文化遗址发掘了大量的竹器纹饰的印纹陶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发掘有200余件的竹器实物。随着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竹器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到春秋战国时代,竹器制作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竹器手工业,竹器制品已在当时广大民众生活中,成为“养生送死”不可缺少的物品。汉代有竹器生活物品60余种,晋代有100多种,唐宋时近200种,到明清时期达250余种。例如炊具的箪、笾、簋、碗、箸、勺、盘、厄、蒸笼等,盛放物品的筐、篮、笥、箱,家具有床、榻、席、椅、枕、几、屏风、桌、橱、柜,算具有算筹、算盘,量具有竹尺、竹筒,照明用具有灯笼、烛炬,卫生用具有帚、熏笼,装饰用具有帘、花瓶,把玩用具有扇子、手杖,赌博用具有筹、葬用具有竹棺材,均是用竹为材料制成的。
  从人类的生活环境看,竹子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古代先民很早就发现了竹子的特殊防护作用,注重发挥竹子的防护城池和居宅安全的屏障作用,历代取竹子做围篱墙垣,防御盗寇,保护城池和居宅安全。竹林因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音、净化空气、防止风害的作用,备受人们的青睐,古今人们都不得取之以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由上可见,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中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展示了竹文明的风采。因此,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参考文献: 辉朝茂,杜凡,杨宇明.竹类培育与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文学与松竹

    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可见在人们心目中,这三种植物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孔夫子赞扬松柏的节操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陶渊明不但爱东篱的菊花,也爱东园的青松:“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饮酒二十首》)。这与孔子的观点相同。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情怀投射于某一具体的客观事物,并加以升华,于是这一客观事物就有了人所景仰的优秀品质。“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大概不会有人怀疑这是李白的我表白。“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苏轼的壮语无非是寻求某种寄托,他当然不会去“种万松”,即使种了,也等不到“舞霜风”的那一天了。晋代的左思以“郁郁涧底松”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控诉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经•淇奥》),古人认为竹子虚心劲节,有君子谦谦之风,因而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被歌颂的植物。晋朝的王徽之借别人的空宅暂住,也要令人种竹,并对人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见《世说新语•枉诞》)但若让他自己去种,恐怕就无此雅兴了。琅玕本是玉石,也可用来代竹,苏过“十亩琅玕寒照坐”(《从范信中觅竹》),其环境之清幽实在令人心向往之。
    清代的郑板桥不但是画竹的高手,也是咏竹的能人,他题画竹的诗:“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很见精神。然而最见其性格的还是他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松竹合咏,始见于《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这是赞扬贵族建筑宫室的诗。清朝的奸佞和珅筑室新成,纪晓岚送他“竹苞”一匾庆贺,和珅很得意。但不久却被乾隆皇帝看出了“机关”,“竹苞”乃“个个是草包”之意。这当然是传说,认不得真。杜甫《将赴成都草堂》:“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诗圣似乎对竹子深有恶感,其实那是一时有感而发,对竹子他还是一往情深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空谷佳人有了竹子的衬托,更觉冷艳坚贞了。《苦竹》是杜甫颂扬竹子的诗,当然也含自喻的成分:“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剪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松和竹——志节之士性格的象征。(赵伯陶)

                                                         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到华北无竹
 
                                                    《中国科技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 作者:乔新显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宝库中,不乏竹子的身影,更形成了竹子的特有内涵。从龙山文化遗址灰坑中发现的炭化了的竹节,《诗经》中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到唐宋八大家笔下的生活情趣十足的“竹外桃花三两支”,再到清朝八大山人郑板桥手下挥洒的“墨竹”。“咬定青山不放松”表现的是一位君子的高尚情操和“任尔东南西北风”的风骨;“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传达的是兰亭四周的清雅与王右军的超凡气质;“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更将超师院的远离尘世,轻灵飘渺的特点渲染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竹已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竹之劲节,木之君子也。 
        现在,从京杭道上,我们可以看出:从南京到溧阳很少有竹子,一过宜兴便满山遍野尽是竹林了--华北无竹!(只有一些散生竹。)而从古文献中得到的信息则表明:华北以前曾“绿竹猗猗”。那么,竹子为何从华北消失了呢? 
        一、竹资源锐减与华北由暖变冷有关? 
        竺可桢先生在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提及该问题。他认为:竹是亚热带植物,因为华北变冷所以竹子北限南移了3度左右,从而使广大地区不适合竹的生长,故竹资源锐减乃至消失。此说仍有令人难以信服之处。 
        比如说淇园。淇园,相传是古卫国的苑囿,位于太行山东麓淇县西北35里处,是历史上著名的北方产竹基地,竺先生《五千年气候》中还有关于汉武帝关于大量使用淇竹的例子:“公元前110年,黄河在瓠子决口,为了封堵口子,斩伐了河南淇园的竹子,编成容器以盛石子,来堵塞黄河的决口。”可见那时河南淇园这一带竹子是很繁茂的。进而论证西周与西汉气候温暖,后来便逐渐冷了下来。 
        但在《五千年气候》中列出的寒冷期中,并无淇县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竹类有遭遇寒冷气候而毁灭的证据。相反,大量证据表明黄河流域历史时期仍有大量竹子。如记录以洛阳为中心的农事活动的《四民月令》中详细记录了竹子栽培和采集利用。在《齐民要术》中,竹更被视为黄河流域普通植物,并谈到了人工营造竹林的经验。在《北游录》中记录“卫辉、淇县多竹,摄政王剪竹沥,除课民剪,每巨竹可沥十斤。公元1670年增修《河南通志》物产卷中,记载淇县一带竹品种有:“今其地有紫茎竹,斑竹,凤尾竹,淡竹数种,又河内、洛阳、益阳、永宁、阌乡亦产此。”且在1959年,山东省有计划引种毛竹,经3-5年驯化,竟蔚然成林。至1981年,竹林面积在鲁东、鲁东南沿海和鲁中南山区发展到数万亩。《五千年气候》曾指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竹类分布在黄河流域直至东部沿海地区•••而现代气候仍具备恢复这些地区竹资源的条件。 
        由上可知,竹类因遭寒冷气候而在华北消失,令人难以信服。 
        二、竹资源锐减与华北由潮湿变干燥有关? 
        在历史文献中,有一类异常物候,那就是竹子开花与竹子结实。如江西浮梁地区,“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山竹生实如米。”(注1)再如,安徽太平县:“嘉靖元年(1522年)大旱,饥。黄山竹生米。”(注2) 
由于在历史文献中经常把竹子开花,结实与干旱并列记载,人们容易认为华北由潮湿变干燥,会引起竹子开花、结实、败园(成片竹林开花后全部死亡),从而导致华北竹资源的衰退。 
        在竺先生《华北干旱及其前因后果》一文中,提及华北干旱有四大原因: 
        1、自华南至华北,其间低气层风暴发生次数逐渐减少。 
        2、自长江口北上,黑潮与中国海岸之距离,愈北愈远。 
        3、秦岭山脉之阻碍。 
        4、冬季半年中西伯利亚高气压猛烈之影响。 
        其中以3、4为主。根据贝布勒和波特对欧洲天气型研究中的西伯利亚型知,近五千年来,西伯利亚高气压略有波动,且年平均气压略有下降。且秦岭自白垩纪以来并无太大变化。这一点可从唐诗中得到考证。柳宗元的“谁料方为岭外行”中的“岭”就是秦岭。且秦岭与华北地区的地形一直比较稳定,并无剧烈变动。该文得出结论:故中国华北之苦于干旱也,自古然矣。但在其《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一文中作出结论:从三国到唐初比较干旱,南宋和元朝(十二世纪和十四世纪)比较潮湿。到现代,又变干旱。与上述证据有很大出入。因该论点是建立在各地方关于水、旱灾的记录上的,其可靠性要打一些折扣。况且《五千年气候》一文中并未就华北地区原来如同长江中下游般温暖潮湿加以论证,其它文章中亦含混不清,令人难以信服。 
        况且,竹子开花的原因比较复杂。竹子同其它植物一样,一生也要经历萌发、生长、开花结实等发育过程,只不过开花周期较长罢了。如毛竹,刚竹为50-60年,金竹、紫竹为40-50年。在竹林大批开花以前常常出现零星的开花现象。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均可引起竹子开花提早或延迟。即便严重干旱,土壤长期缺水,一般也只会导致发育成熟的竹子开花。由此可见,干旱并不是竹子开花的主要原因。 
        由上可知,干旱并不是竹类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 
        三、竹类资源萎退实因采伐过度 
        作为中国古文明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很早就将竹子制成各种生活用品。下周朝时的官方文件铭于青铜,后转向竹简。中国许多字用会意象形来表示,在当时已经初具雏形。在古代文献中,诸如衣服、帽子、器皿、书籍、家具、运动器械、建筑部分以及乐器等名称,都以竹字为头,表示这些东西都是竹子做的。可以想象竹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曾起了如何显著的作用。 
        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竹类破坏的能力也与日俱增。 
        公元初。有一位名叫寇恂的官员担承河内(今河南武陟太守),派人到淇园去伐取大量竹子,做成箭矢百万余支,用来演兵备武。(注3) 
        再如元朝竹监司的停止。《元史》记载:“若竹木之产,所在有之,不可以所言也。”元初,元政府每年都要砍下大量竹子进行官民贸易。1267年,颁发怀孟(今河南沁阳)等路官竹贸易证书;1285年,罢司竹监,采取官民两便的自卖纳税制度;1286年,在黄河北岸的卫州(今河南汲县)增设竹课提举司,统筹河南、湖北区域竹货贸易,复由陕西抽调官员前往协助办课;到1292年,黄河流域的竹资源渐告枯竭。时丞相完泽上奏:“怀孟竹课,频年砍伐已损,课无所出,科民以输,宣罢其课,长养数年。”迫于现实,忽必烈遂下令停止沁阳一带竹课。 
竹木资源萎退虽可归结为采伐过度一句话,而细究历史原因同样复杂。 
        公元前109年,为堵黄河决口,“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草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注4)这是出于水利工程的需要;关中平原在西汉有“渭川千亩竹”之称,隋大业13年(617年),李渊率军攻打长安,蜂拥而至的士兵把长安郊区的竹木同时也歼灭无遗(注5)。这是战争到来的摧残。特别是进200年来,自清近中业以后,人口繁衍日众,继之而来的垦伐浪潮,使林业资源损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有人估计1700-1900年间,中国植被萎退要大大超过古代5000年。(注6)又如苏北有座云台山,处连云港市东,原为海中小岛,自康熙年间淤成陆地以后,一直植被良好。高鹤年先生1906年、1918年两次游历该山,写道:“孔雀沟,昔日丛林竹翠碧参天,夏日纳凉,令人忘暑,今成荒沟矣。”“竹涧,昔日丛林遍山,今为樵伐,渐成荒涧,理当禁止滥伐。”可见,这些竹林的彻底毁灭,仅仅发生在短短12年间。(注7)另外,一些落后的生产方法,更造成大片植被荡尽,如清末秦岭山民盛行烧山耕种,每年冬季“沿烧千百里外,天赤地红,洵奇观也。”此情景曾令当时目击者于时隔50年之后,犹为之痛惜。(注7) 
        崇祯《历乘》所述:“况梅之孤芳,竹之劲节,亦皆木中之君子。故王者斧斤以时,独惜。后世人多用繁,斧斤也。而继以牛羊,无怪乎牛山之日濯濯矣。”加之黄河流域的干旱寒冷,植物再生能力较弱。故很快衰退。 
        由此可见,人类对竹林的破坏是极为严重的。实际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已成为近代环境变迁中最明显的变化。而那种把历史上北方竹资源衰退归咎于气候变迁或许是一种危险的说法,会由此掩盖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阻止我们从中汲取应有的教训。 
        [1] 《瑞州府志》,同治12年,黄延全修 
        [2] 《太平县志》,嘉庆14年,黄梦鹤,玲份修 
        [3]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卷十六•寇恂传,中华书局,1965年 
        [4] 《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1959年 
        [5] 《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上海古籍,1983,卷二 
        [6] 《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中国农史》,凌大熹 
        [7] 《名山游访记》,高鹤年,1986,三十七、二十篇


                                                              从春秋到两汉我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摘录)
                                                                ——兼论《管子•轻重》著作的年代
 
                                                                              陈良佐
  
                                                                           一、引    言
 
        近代科学家研究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有多种途径,例如冰川与雪线的进退,孢粉,年轮指数,考古学家发现在同一地点出土的喜暖、喜湿热与耐寒的动物骨骼的变化等等。然而这些方法,在时间上都属于大尺度,不能严格地反映出气候变化的年代。例如在同一地点上下两个地层出现针叶与阔叶林的花粉量的变动,足以显示该地气候曾经历由暖变冷或由冷变暖的过程。然而阔叶林与针叶林之间的消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花粉、孢子更是如此。因此利用孢粉研究和碳14的断代得到的结论,与古时气候变化,实际上有很大的差距。
在近代气象学还未产生以前,物候是研究历史上气候变迁最佳的途径。所谓物候,就是人类观察一年之中动植物、霜、冰等等随着气候变化所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例如何时降霜、雪,结冰,开冻,植物抽芽、发枝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等。[1]物候的早晚可以具体地反映气候是温暖或是寒冷。竺可桢先生在1972年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2]其中他利用了文献中物候资料来研究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中国气候的变化。这篇文章受到了世人的瞩目。竺氏虽然称此文为初步研究,然而学者们对其中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按物候学(phenology)是研究动植物生活周期的现象与气候的闯系,特别是与季节变化的关系的一门科学。本文所谓之物候含义较广,包括了霜期与冰期等,如初霜期与终霜期,结冰期与冰融期等。
    [2]  《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页15~58。
 
点似乎视之为定论,不断地引用。竺氏认为春秋时期到公元初(前770~公元23)是我国历史时期第二个温暖期,到了“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3]此说除了一两位学者以外,直到现在(1988),众人皆从之。[4]
        西汉是气候温暖期。竺氏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江陵有橘,陈、夏有漆,渭川有竹。又《史记•河渠书》,“淇园之竹”。淇,今河南淇县。[5]竺氏云,“橘、漆、竹皆为副热带植物”,“可知司马迁时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推向北方”。[6]
        按,春秋战国是一个温暖期,当无疑问。然而西汉时代是否也是一个温暖期,不无疑问。竺氏引《史记•货殖列传》一些副热带作物,是汉武帝时代,抑或武帝以前的时代,实在难以遽下断言。至于河南淇县产竹,仍然不能作为温暖气候的唯一指标。因为从汉代到现在,黄河中下游竹子并未完全绝迹。东汉桓帝洛阳有竹园。[7]现在河南陕县、辉县的百泉,山西平陆县还是产竹。[8]山东从战国到现在一直都有竹子,[9]作者(山东福山)家庙园中有竹,寒冬雪下,竹叶依旧青翠不凋。汉代的淇县,春秋时的卫地。根据《诗经•卫风》,春秋时淇水(今之淇河)两岸的竹子比之西汉似乎更普遍。[10]而《史记•河渠书》淇地的竹是政府在卫地之“苑也”。[11]这是说明黄河流域在武帝时,产竹区只限于某些特定的地方。黄河流域产竹地区的萎缩,其原因并不能完全归于气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同前注,页20~21。
    [4]  柳又春、唐其煌《气候变迁》,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年,页21~22、27。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页216~217。《气候变化与朝代的兴衰》,见《地理知识》1987年第8期,页24。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编《西安市地理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123~124。以上数据皆从竺氏。而提出一些修正意见,作者只见到一篇文章中二小段文字说明。见龚高法、张丕远《气候寒暖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页199~200。
    [5]  钱穆《史记地名考》,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页544。
    [6]  竺氏,页21。
    [7]  见《后汉书•桓帝纪》。
    [8]  《河南陕县志》卷一三,1935年,页4a:“竹:有青竹、黄竹、斑竹、苦竹各种。”
又石璋如先生见告。
    [9]  《史记•乐毅列传》云:“蓟丘之植植于汶篁。”《索隐》:“蓟丘,燕所都之地也。言燕之蓟丘所植,皆植齐王汶上之竹也。”(见《史记》卷八○,页2431~2432)又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张存武先生见告,他家乡临朐直到现在仍生长一种巨竹。
    [10]  《诗经•卫风》中《淇奥》、《竹竿》均提及竹子。
    [11]  《史记•河渠书》:“下淇园之竹以为楗”,《集解》引晋灼曰:“卫之苑也,多竹筱。”
 
竺氏又云:“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气候有趋于寒冷趋势,有几次冬天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冻死了不少穷苦人民。”[12]竺氏根据甚么文献,作者不得其详。就作者发现的资料,除了刘盆子的士卒在北地、安定有冻死者,东汉初期洛阳并未发生冻死人的低温
        来源: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7756

                                                             淇园绿竹白猗猗 
                            http://www.lvhua.com/chinese/info/infodetail.asp?articleno=A00000001098 
                                              《园林》杂志 [作者] 王大钧 [日期] 2003-7-31 
 
        《诗经》中“卫风”部分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其中有两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说在淇水两岸,生长着又多又好的竹子。殷商时代(公元前14~11世纪),在甘肃东南、陕南、豫、鲁一带有不少大面积的竹林存在,当时流传的《神农本草经》中竹叶和竹根都可以入药外,还可制成竹沥、竹茹药用。在河岸因洪水冲溃决口时,竹材可以代木头打桩堵口救急。正如《史记》中记载的“下淇园之竹以为楗。”楗就是桩木。
        根据宋朝著名的朱文公(单名熹)在《诗集传》一书中记载“淇上多竹,汉世尤然”。现在黄河流域还有一些刚竹属的竹子生长良好,足以佐证古代记载的真实可靠。
        古代竹子用途多样,功能重要。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竹子可以做箭杆,竹简可以记事和书写,细竹管可以做乐器如箫笛,竹子搭的房屋,筍箨古人用以做头巾,竹浆可制优等纸。竹制的家用器具几榻橱箱。至于竹片削尖可以代针,竹枝做扫帚之类,不胜枚举。
        早在《尚书·禹贡》中有句“篠簜即敷”,依据作为注释的《传》中指出“篠,竹箭;簜,大竹;在大洪水退去后已恢复生长。书中又提到“楛”,是一种制作箭杆的好竹,出产在南方的云梦泽。同书中又有“东南有扬州,其利金、锡、竹箭。”当时首要武器材料箭杆的生产主要在长江流域。
        竹简和竹箭是文事武功的重要依靠,可见竹子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壮大有着特殊的贡献。难怪历代的文人墨客对竹子作出大量的诗文和图画来赞美。
        竹子还常被诗人加以人格化。这里举两个例子。与晋朝书圣王羲之有关。当他在浙江永嘉郡做郡守的时候,有一位名士张  ,家园中有苦竹数十顷,还在竹林里筑屋居住。当王羲之慕名而来拜访他,他避到竹林不与他见面。当时人称他是竹中高士。王羲之有一位儿子名徽之,特别喜欢竹子,有一句名言“不可一日无此君”。意思是不能有一天不见到竹子。晋朝还有著名七位高人,号称“竹林七贤”。带头的是嵇康,参加的有当时享有盛誉的阮藉、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再加上嵇康的侄儿嵇咸。
        爱好竹子的风气,一代代的传下来,成了中国文化中的精粹之一。现在几乎每一个园林,只要气候条件许可,都会大批或少量栽培一些竹子以供观赏,常见的如凤尾竹、小琴丝竹、孝顺竹、人面竹、斑竹、花毛竹等有特色的竹种。南方尤以佛肚竹受人重视,常作盆栽爱玩。
                                                        
                                                                 竹深留人 三教共赏 
                                                                       曹林娣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gdyl/578352.htm

        竹为儒佛道“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文化意韵。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年轻;春天(春山)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郎咏竹》)。淡泊、清高、正直,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元杨载《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 
        竹既有美的意象,又与士大夫文人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契合。因此,自魏晋以来,竹就成为风流名士的理想的人格化身,敬竹、崇竹、引竹自况,蔚为风气。王徽之“不可一日无此君”,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诗云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明张风题《竹林高士图轴》:“一竿二竿修竹,五月六月清风。何必徜徉世外,只须啸咏林中。”竹篱茅舍也是隐士居地的象征,竹,成为隐者名士的代名词、名士风雅的标志,所谓“修竹三竿诗人家”,竹,可使日出有清阴,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露凝有清光,雪停有清气。令人神骨俱清,逸致横生。所以,居必有竹,以陶情励志,爽清气息。 
        竹为春天的象征,扬州“个园”,以颂竹为主题。苏州春在楼廊间柱子全为竹竿式样,以符“春在”主题。 
        苏州沧浪亭有各类竹子20多种,微风乍起,万竿摇空,如细雨沙沙轻落,日光掠过竹枝,疏影斜洒,如烟似雾。曲尺形的小屋“翠玲珑”,前后皆竹,绿意萦绕,取园主苏舜钦“日光穿竹翠玲珑”诗句意,“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翠玲珑北面竹丛前是五百名贤祠,颇有借竹称颂之深意。 
        怡园有“四时潇洒亭”、“玉延亭”,“玉延亭”行书跋文中曰:“主人友竹不俗,竹庇主人不孤。万竿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以竹为友,静坐竹畔,聆听那风摇绿竹的戛玉之声,延来洒然清风,感到身心俱适。 
        竹和松一样,象征子孙兴旺。“竹报平安”,出自唐时爱竹的典故:北地少竹,只有童子寺有竹窠,主持僧极为珍视,相传每月都派僧徒探视,通报竹子平安无事。后以“竹报平安”喻平安的家书。又因竹与祝谐音,“爆”与“报”谐音,人们用竹子做成爆竹,在喜庆的节日燃放,驱邪恶祈祷平安,“报竹平安”等寓意。 
        竹子还是佛教教义的象征,所谓“青青翠竹,尽为法身”。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都记载了古印度两个最早的寺庙之一的“竹林精舍”在中印度的迦兰陀村,据说是释迦牟尼在王舍城宣传佛教时,迦兰陀长者归佛以后,将他的竹园献出,摩揭陀的国王频毗婆罗在园地上建立精舍,请释迦牟尼居住,释迦牟尼在此宣传佛教的时间比较长。因为竹子节与节之间的空心,是佛教概念“空”和“心无”的形象体现。据说,观音菩萨在往昔之时,现身于南海普陀山的紫竹林中,听潮起潮落,悟苦空无我,修成耳根圆通,能“寻声救苦,大慈大悲”。竹子就与佛教教义结缘。唐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写《养竹记》云:“似贤何哉,惟直以立身,心空以修道。”寺庙中都植竹,狮子林南部小阁,周围密植竹林,题名“修竹阁”,就是仿效的洛阳古寺,以重名声。留园“亦不二亭”、“伫云庵”、“参禅处”,原为园主参禅学道之处,也植竹子一片,精心养护,那里氤氲着佛教气氛,感受异于别处。印心石屋为一石洞,一丈见方,取意“方丈室”,源于《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菩萨所居之方丈石室,其室虽小,但能容无量大众,听其讲经说法。石屋前假山草书摩崖“圆灵证盟”,地如雪凝,天如水镜,佛教徒对佛理之印证。“指月”犹如“拈花微笑”,其意境只有传法者与受法者方知。石屋之上建有看山楼,取意禅宗“日里看山”、“山上看山”的公案。看山楼周围都是竹子,竹心空空,正为佛教教义“空”、“无”作图解。 
        六朝的“七贤”、唐之“六逸”因为都与禅有关,故都冠以“竹”名,分别称为“竹林七贤”和“竹溪六逸”。陈寅恪在《寒柳堂集》指出:“(以)外来之故事名词,比附于本国人物事实。如袁宏《竹林名士传》、戴逵《竹林七贤论》、孙盛《魏氏春秋》等所载嵇康等士人,固皆支那历史上之人物也。独七贤所游之‘竹林’,则为假托佛教名词,即‘velu’或‘velu鄄vana’之译语,乃释迦牟尼说法处,历代所译经典皆有记载。” 
        辋川的“竹里馆”,正是王维禅思的地方,他的《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蕴涵很深的禅意,在一个远离俗尘的萧瑟静寂、冷洁但又身心自由的小天地里,观照般若实相,心净土净,体会维摩诘菩萨的“身在家,心出家”的真谛。清末朴学大师俞樾筑曲园,也置“小竹里馆”,植彭玉麟所送方竹,同样含有王维“竹里馆”的禅意。 
        竹子与道教也有缘分。上清派道教领袖陶宏景,本是儒佛道三教兼修的人物。《南史?陶宏景传》载其临终遗令:“既没不须沐浴,不须施床,止两重席于地,因所著旧衣上加生裓裙及臂衣,冠巾法服,左肘录铃,右肘药铃,佩符络左腋下,绕腰穿环,结于前,钗符于髻上,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明器有车马。”他仿照佛经的格式编纂道经,他全面承袭佛教的科仪、咒术、梵呗等宗教形式,系统地改造了道教,如仿《佛说四十二章经》造出旨在规范道教戒律的《真诰》。他曾经在句容茅山佛道双修,姚思廉《梁书》说他“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壮容。深慕张良之为人,云‘古贤莫比’,曾梦佛授其菩提记,名为胜力菩萨。乃诣?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谈到,陶宏景认为在园内北宇植竹可使子嗣兴旺,并据五行之术解释道:“竹者为北机上精,受气于玄轩之宿也。所以圆虚内鲜,重阴含素。亦皆植根敷实,结繁众多矣。公(简文帝为相王时)试可种竹于内北宇之外,使美者游其下焉。尔乃无感机神,大致继嗣,孕既保全,诞亦寿考。”东晋的王谢两世族大家都是天师道世家,南下后在会稽周围开山辟田,深得“正始”以来名士风范,《世说新语?任诞》尝载王子猷(徽之)“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苏州日报》 
                                                                   东坡与竹 
 
        文人爱竹,自古而然,而苏东坡尤甚。其咏竹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知之者众,称颂者也不少。其小品《记承天夜游》所记者惟竹与月;其赞赏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先对竹进行观察)亦然。    
        少为人知者为其《记岭南行》:“岭南人,当有愧于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晋书·王徽之传》记王尝居空屋中,便令种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东坡则赞竹之为用大矣。又其《墨君堂记》赞竹云:“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瘦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写竹亦以自况。(憩儿作于2001年10月15日)
                                                                竹 子 精 神

                                                                   张兴旺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 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漫谈“竹文化”

                                                                      仁文

  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科技史后认为,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 
  我国养竹、用竹的历史悠久,早在人类蒙昧时期,《弹歌》就曾高唱“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证明7000多年前,我国先民们便将竹用之于书写、衣著和娱乐。《诗经·小雅·斯干》亦云:“上莞下簟,乃安斯寝。”宋代苏轼曾云:“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可见,竹进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在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字、科技、文艺、日常生活。早在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陶器上的符号和其后的甲骨文中,已有象形的 “竹”字及和竹有关的字。而中国文字最早见于陶器上的象形符号,其后为甲骨文、金文。从战国到魏、晋,约800年间皆在竹筒上刻字或写字,从而使中国的以象形表意为特征的方块汉字固定下来,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竹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殷周时代,我国已使用竹钻。在两千多年前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已大量使用竹子。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来水管便是用竹制作的,当时称为“”。在盛产竹的四川,最晚在汉代已利用竹制成竹缆绳用于打井。由于竹缆的抗拉强度达每平方寸4000公斤,与钢缆的抗拉强度相似,故早在汉代便打出了深度达4800尺的盐井。这种用竹缆打井的技术,19世纪才传入欧洲。1859年,美国人用这种方法在宾夕法尼亚钻出第一口石油井。随着火药的发明,在南宋已出现用竹管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元代有人用四支竹筒内装火药绑在椅子的四条腿上,利用火药喷射的反作用力,使坐在椅子上的人升空。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载人火箭”。明代已出现一种用竹筒制作的二级火箭,名叫“火龙出水”。 
  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更比比皆是,与衣食住行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竹具有坚、韧、柔、直、抗压、抗拉、抗腐等多方面的特性,是很理想的建筑材料。在南方产竹的地方, 许多少数民族的住房皆用竹制。至今傣族人民还住这种楼,其家具如桌、椅、床、箱、笼、筐等多为竹制。中国人至少在3000年前已使用竹筷,至今仍是我国广大人民的主要餐具。竹在交通上的用途更大,可以用于造船、造车、造桥,此外,晋代戴凯之所撰《竹谱》,以四季韵文,记载了70余种竹的性能。当时就发明了用竹造纸。竹笋有丰富营养,味鲜可口,早在唐以前就视为食中珍品。竹还可制酒,古代有竹 酒,如庾信诗云:“三杯竹叶酒,一曲鸡鸣。”中国的音乐 与竹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古称音乐为”丝竹“,有“丝不如 竹”之说。乐器演奏者为“竹人”。竹更是中国绘画、书法和诗文的重要题材。从《诗经》开始,咏竹的诗文历代皆有佳 作。文人画竹,唐代已趋成熟。清代的郑板桥,集古今画竹之大成。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外尚虚心”。竹,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中国人对竹有特殊的感情,中国文化深 深浸透了竹的印痕。 
                                                                郑板桥与竹

                                                                   黄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是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著名的咏竹诗。历 代文人画士之中,爱竹的大有人在,竹诗竹画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无论数量之多,还是格调之高,都莫过于郑板桥。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激县知县,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郑板桥的咏竹之诗,写竹之画,许多与他的从政经历有关。他为官清正,关心人民疾苦。做官时,“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罢官时,不恋  荣华,一身正气。“乌 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视功名如粪土,以清白为自豪。弃官后,“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定居杨州卖画,自食其力。 
  郑板桥的竹诗竹画,无一不是他那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人格的写照。对于恶势力,他以竹自况,大义凛然。“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千磨万击”之中,“咬定青山”,毫不动摇;于霜欺雪压之际,守常有节,“挺直又婆娑”。他自甘淡泊,从不攀附权贵,象竹那样“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雨晴风定亭亭立,一种清光是羽仪。” 真可谓人竹相辉,肝胆相照。 

  郑板桥不但以竹自况,还以“竹”待人。对于后学,他乐于奖掖,尽力扶持,言传身教,寄予厚望。他曾写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竹,十丈龙孙绕凤池。”他又写道:“且让青山出一头,”, 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他一生笔耕不辍,诗、书、画被时人称为“三绝”。其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也与竹大有关系。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一是“眼中有竹要仔细观察,反复临摹。他年青时画竹竞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年老时曾无限感喟地说:“我为这竹君,不知磨秃了多少毫锋,消损了多少精神啊!”二是“胸有存竹”,即在创作前对要画的竹了然在胸。“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三是“胸无存竹”,即在挥写的过程中,又不为胸中之竹所束缚,只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形象,他曾用诗总结自己画竹的经历:“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竹之于郑板桥,真可谓相得益彰,人竹合一。 

  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痴竹迷竹,指竹作诗,写竹入画, 咏竹言志,画竹传情。是郑板桥画出了竹的人格又是竹成就了郑板桥的声名,常言道“竹毁节存”,板桥虽死,其“竹魂”犹在。

                                                                                                                                     湘妃竹的由来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睛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睛,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湘妃

        秦代以前就已有湘妃祠,祠里供奉湘妃--虞帝二妃。传说二妃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距今4000多年前)的人物,皇帝尧的二个女儿,当时社会实行禅让制,尧帝觉着舜很有才能,想传位给舜,为对舜进行三年考察,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舜在娥皇、女英的帮助下,顺利度过了考察期,继尧之后登上帝位,成为我国上古时期最有作为的五帝之一。鉴于舜的两个妃子的功德,汉代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推为第一○二妃。死后,成为湘水神,又称渊德侯。人们为了纪念她们,便在君山建祠。
         历史上,湘妃祠多次被毁,多次又被重修。今祠1986年复建,三进庭院风格,面积1003.8平方米。祠前立有"遐迩德馨"牌坊。一进内挂有清两江总督张之洞书写的湘妃祠联,长达400字。二进两侧站有两尊武将,中悬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书写的李白诗"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三进内奉湘妃立像,祠内香烟缭绕,十分庄严肃穆。
         娥皇女英,美丽善良。闻君客死苍梧,招魂无处,扶竹凝望,肝断寸肠,凄然流紫,染得碧竹泪迹斑斑,而后又愤然投江。于是乎便有了“君山二妃斑竹泪”的不朽传奇。
         九疑山  九疑山九峰耸立,山势雄浑,龙蟠虎踞,控三湘,临北粤,连峰接岫,竞秀争高。九疑山名人诗赋题刻多不胜举。舜陵、舜庙、玉琯岩等古迹是游览重点,游人至此,不免发思古之幽情。 
         舜源峰下有舜陵,历代相传舜陵在九疑山,君王祭祀之,文人墨客长歌短赋赞颂之,于是九疑山盛名远扬。今舜庙一侧的山麓岩壁中嵌有“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附近还有许多块不同时代祭祀舜陵的石碑。这些碑石因风雨侵蚀,文字多已漫衍,无法辨认,足见其年代之久远。 舜庙前方有娥皇、女英两峰相峙,其山四壁如削,林木青翠,俨如一对轻歌漫舞的少女,罗衣彩带随风飘曳。斑竹岩在娥皇、女英二峰南侧,相传舜死在苍梧,娥皇、女英二妃闻讯,昼夜兼程赶来九疑,哀哭不止,洒泪于竹,遂使满山竹留下点点斑纹。 
         这里的杜鹃花也不一般,颜色有红、黄、白三种。九疑山有珠丘,相传舜死苍梧,常有鸟从海滨衔来珠砂,日积月累,年年增益,遂成小阜,人称珠丘。珠细如尘,又有珠尘之名。 
        九疑山还有天灯之说,相传舜死以后,陵前古老的十五株杉树,每株高约百来米,每当月夜,树梢晶晶闪亮,人不知故,取名天灯
        帝舜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他的两个妃子,帝尧的女儿娥皇、女英闻讯,便去奔丧,亦死于湘江。帝舜死后,天帝封其为湘水之神,号湘君,封二妃为湘水女神,号湘夫人。在楚人心目中,他们是一对配偶神。

                                                                  斑竹点点湘妃泪
                        --------------------------------------------------------------------------------
                                             http://www.mypcera.com/book/ji/p/z/zgld1/001.htm

    在高雷泽不远的地方,有两条小河,一条南流,名叫沩水;一条北流,名叫汭水,舜就住在这里。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抖散了头发,在那里栉沐,但觉两道眉毛也渐渐地长起来,竟长得和头发一样齐,拖在地上。醒来后想到:“人的百体,发居最上,仿佛是国家的最高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毛,它的位置也不低。现在我梦眉与发齐,不要是天子听了人的荐举,竟来叫我,使我代行天子的职权,和天子一样么?”但终于还是觉得异想天开,是白日做梦,狠狠地打了自己一耳光,披了袯襫到田间去劳作。然而,正在田间劳作的时候,忽见有一辆车子来到田边,车上立着一个官员,方面大耳,正笏垂绅,气象尊严,慢慢地跳下车来。那随从的人,早提起嗓子喊道:“哪一位是虞仲华先生?”舜还没有答应,那官员便不顾脚下的烂泥,忙走过去拱手作礼,连说:“久仰!久仰!”等舜在溪中洗去脚上泥巴,草草地问过舜的生辰八字。那官员的话便直奔主题,说是当今天子尧帝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娥皇,年二十;小的叫女英,年十八,愿一齐嫁给舜为妻。又说道圣天子持躬以俭,齐家以礼,两位女儿秉承庭训,熏陶涵育,性质纯良。更兼婀娜灵秀,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一般。意思是要舜非娶不可。
    舜生在平阳西南数百里一个小小村落的农家中,他的体形有非常奇异的地方,他眼内瞳子都有两个,他的掌心纹路象个“褒”字,他脑球突出,眉骨隆起,头大而圆,面黑而方,口大可以容拳,龙颜面目角,取名叫舜,舜是一种花卉,他的号就叫华,排行老二,就叫仲华(与今天的“中华”谐音)。可惜不久他母亲去世,他后母性情悍戾,尤其是他的弟弟象出生后,就更没有好日子过了。舜在家中常只能看着后母所生的三个儿女喝饱吃足,他只能枵腹而寝。然而不管后母如何待他,他总是笑脸相迎、谦谦如也。有一年冬天,气候大寒,舜身上还只穿两件单衣,瑟缩不堪,邻里秦老汉实在看不过去,出面干涉,并希望虞家能送舜去读书,但家中却坚持要舜放牛,好在教书先生善良,在秦老汉的帮助下,舜一边放牛一边学习,他从先生那里知道:一个人虽有聪明睿智之质,经天纬地之才,仁圣忠和之德,但是“学问”二字终究是不可少的。要求学问,必须读书,要能读书,必先识字。他也悟出为人要诚实,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这年过了残冬,舜已经十六岁了,生得高大,俨如成人,从此开始艰辛的耕作,后母规定他一天到晚都必须劳作,连中餐也不准回去吃,有人问他,他答道:“农家以节俭为本,一日两餐足矣,何必三餐?”他渐渐得到当地人的敬重和称誉,但舜无缘无故被三次逐出家门。这其中日子虽然清苦,但舜却加紧学习,包括师事八岁的儿童蒲衣子。他从蒲衣子那里学到许多运动的道理,包括足的容宜重,手的容宜恭,目的容宜端,口的容宜止,声的容宜静,头的容宜,直,气的容宜肃,立的容宜德,不偏不倚,无懈无情。
    舜的道德修养越来越高,他多次耕作的历山地方人越聚越多,已由一个荒僻的地方,成了个大都会,但他却仍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一日田间劳作时,他以鸟为例,信口而歌:

    “涉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思父母兮历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将安归?”

    歌罢,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这年舜已经三十岁了,也就在这时尧帝已深知舜的为人,终于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出嫁前尧帝嘱咐两个女儿:“大凡为妻为妇之道,总以‘柔顺’二字为最重要。男子气性,刚强的多;女子气性,假使也刚起来,那就不好,夫妇之间不可能事事都能同心协力,遇到这种情况,为妻的总要见机退让。”完婚之后,舜带着两个妻子回见父母,想不到遭到父母的拒绝,而他那后母生的弟弟象见到两位嫂子的绝色姿容,竟起了不轨的心思。
    娥皇、女英嫁给舜之后,过起了艰苦的生活。
    象念着两位嫂子的美貌,常乘舜不在家的时候找嫂子闲谈,希望用吊膀子的方法来勾引嫂子,娥皇、女英是聪明人,但不敢得罪他,怕他在父母面前说舜的坏话,越是如此象便越是有心,竟觉得只有杀死舜,才可将嫂子抢到手。象通过母亲叫舜去修房子,去疏通井,然后放火烧屋,用泥土封井,妄图把舜烧死,把舜封在井中闷死。每次娥皇、女英都通力合作把舜救了出来,舜总是不记前嫌。
    在这一系列的事情中,尧对舜更加欣赏,终于尧把舜召到京城,开始委舜重任,舜大举推荐人才,舜于是“宾于四门,纳于大麓,烈火风雷不迷,虎狼腹蛇不害。”于是尧死后,舜即位为天子,定都于蒲阪。
    舜勤政爱民,为加强中央与各地的联系,他规定各部落君长每五年前来蒲阪朝见天子一次,而每五年天子也照例前往全国各地巡狩一次,每次除了大臣随扈以外,蛾皇与女英都随行照顾他的起居,三人同行,恩爱非常,舜左右逢源,二女雨露均沾。这年盛夏来到洞庭湖,因天气太热,娥皇、女英就留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舜继续南巡。
    这晚,女英忽然梦到了舜帝,不象个天子模样,坐着一辆瑶车,有霓施、羽盖拥护着,自天空降下来,对她说,自己已经不在人世,大家不要悲伤,人生在世,总有一日分散的,并说自己在天上是“上理紫微,下镇衡岳。”女英醒来,非常焦灼,惦念舜帝,急急告诉娥皇,娥皇口中虽说“妖梦是不足为凭,只怕你平日挂念极了,做的是心记梦,你放心吧。”但内心也十分焦灼。不久,果然传来了舜死在苍梧山的消息,还带来了舜帝给娥皇、女英的遗嘱:
    “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听到噩耗,觉得一切希望都已不存在了,那么多年的艰苦奋斗,那么多年的恩爱相亲,都一去不复返了。娥皇、女英浑身哆嗦,哭了好几回,身心受着火一般的煎熬。娥皇、女英一天比一天悲伤,健康也受了损害,眼泪渐渐地哭干了,一滴一滴的鲜血从眼中流出来。这晚浓雾渐渐地把整个君山罩住,天空中闪电一道急过一道,云越积越厚,天空好象要倒扣下来,突然间狂风卷着暴雨呼啸而来,洞庭湖掀起层层巨浪,都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倒。娥皇、女英一片至诚的思念、悲痛终于感动了上天,天神将她们流出的眼泪,流出的血泪都一点点收集起来,现在都把它们洒在洞庭湖君山的翠竹上。在这狂风暴雨中,蛾皇与女英突然间头脑是那样地清醒。突然间明白好象舜正在召唤着她们,两人都好好地修饰打扮了一番,就象是迎接远行归来的舜一样,携手投入洞庭湖中。顿时风停雨住,波澜不惊,君山上那丛丛翠竹都浸染上斑斑点点的泪迹,成了二妃对舜帝一片至情的象征。半个月之后,娥皇、女英的尸体浮出水面,当地人怀着敬畏的心情将她们葬在君山,并立湘夫人庙来纪念她们。至今君山上还有二妃墓,墓旁斑竹丛生,青翠欲滴,令人暇想不已。李淑曾的斑竹怨诗写道: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间;
    有泪洒湘竹,至今湘竹斑。
    云深九疑庙,日落苍梧山;
    余恨在湘水,滔滔去不还。

    毛泽东在吊唁他的爱妻杨开慧时写道:

    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群;
    班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九疑山就是舜死的地方苍梧山,在今天湖南宁远县。水经注载:“九疑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若九峰,各导一溪,蛐壑纵横,异岭同势,游者异焉,故曰九疑山。山南有舜庙。山共有九座峰头,即舜源、朱明、石城、娥皇、女英、萧韶、桂林,其中舜源又叫华盖,最高。”
    据湘中友人说,一般乡人不太了解蛾皇与女英的来历,甚至讹传为天帝的二女,因犯过失而嫡降尘寰成为“湘水之神”。舟人拜她们可保航行安全;仕女拜她的,可增美艳与聪颖。就象闽浙一带居民膜拜圣女妈祖一样历历大爽。
    据传,秦始皇南游洞庭,遇大风,有人告诉始皇,这是湘夫人发怒所至,始皇问湘夫人是何方神圣,侍臣答称是舜的二妃。秦始皇也是个不可一世的人物,他就因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历史上的三皇五帝,而把“皇帝”合起来做自己的称号。他一怒之下,下令伐完君山上的山树班竹,然而三年后这里又是一片苍翠蓊郁。
    已经是四千二百多年的事了,蛾皇、女英贤淑、英慧、痴情的形象,仍然活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湘女美艳、多情、贞烈与聪慧,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受到了蛾皇、女英的影响。

    帝子降今北进,目渺渺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凤凰与竹
  
                                                                        庞进
 
        凤凰和龙一样,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标志和精神符号。作为一种"多元集合"而来的神物,人们将许多美好的品性寄托、投注到了凤凰的身上,比如说它"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等等。 那么,凤凰为何"非竹实不食"呢? 
        作为多年生的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竹有修长、挺直、空心、有节、经冬不凋、枝条畅、叶蘩披等自然品性。这些自然品性和人们向往追求的,理想的人格精神、道德操守、生活状态相吻合。于是,自然品性被人文的精神之光关照,竹就有了内容丰富的象征意味。修长,是美好的姿态;挺直,是立身的榜样;空心,意味着谦虚不狷;有节,是贞操的标志;经冬不凋,是意志坚定、毅力顽强的表征;枝条畅和叶蘩披,呈显的是潇洒的风度和旺盛的生命力。另外,竹还有"刚柔忠义"之说:"劲本节坚,不受雪霜",体现了一个"刚"字;"绿叶萋萋,翠筠浮浮",体现了一个"柔"字;"虚心而直,无所隐蔽",体现了一个"忠"字;"不孤根以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体现了一个"义"字。竹有如此这般的品性,难怪它能与松、梅一起,成为人们推崇的"岁寒三友"。又能与梅、兰、菊一起,成为绘画作品中的"四贵"。历代文才俊彦,也多爱竹、植竹、赏竹、画竹、赞竹。魏晋时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喜欢作"竹林之游",因此被世人誉为"竹林七贤"。宋代大学士苏东坡也特别恋竹,留下了"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 
        竹有如此美好的象征意味,身为"羽族之美"的凤凰是不可能不喜欢、不眷顾的。山青了水就秀,山穷了水就恶,好马吃好草,好鸟恋好木,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理解自然现象、崇拜自然力量、创造自然神话的规律。这样的规律,也反映在古人的诗句里。所谓"来风韵晚迳,集凤动春枝";"凌雪劲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有名的"王子晋吹笙引凤画像葵花镜"上,就有竹子两棵。 
        再说竹实呢,有两解,一是指竹子开花后所结的果实,状如小麦,又名竹米。一是指生在竹根节上的菌类,一般若弹丸大小,又名竹肉、竹蓐、竹菰、竹蕈。不知我们的"百鸟之王"吃的是哪种竹实,也可能两者都吃吧。不过,前一种竹实是不易得的,因为,据说竹子是六十年一易根,易根之前才开花结实,实落土再生根。竹子开花的情形不常见,--一旦开花,就意味着死亡,所结之实就更少见了。 
        如此看来,"非竹实不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说明凤凰超越了一般凡鸟,具有崇高尚洁的品性。当然了,凤凰这个神物是人创造出来的,凤凰爱竹是人间爱竹的升华版,凤凰的品性正是人间所向往、所追求的理想品性。








































 




































































































































































































 

























































                                                                        竹考

                                                                        梅子

                                                                      2006-3-19  
    
㈠古籍 天壤间,似木非木,似草非草者,竹与芝是也。兹特冠竹、芝于藤蔓之首者,因其秀雅灵奇,而尊之也。至若遐方异品,亦间附于后,志怪也。
㈡棕竹   竹①乃植物也,随在有之。但质与草木异,其形色大小不同。竹根曰菊,旁引曰鞭。鞭上挺生者名笋,笋外包者名箨。遇母则箨解名竿,竿之节名药。初发梢叶名篁,梢叶开尽名 ,竿上之肤名筠。古人取义独详。按竹之妙,虚心密节,性体坚刚,值霜雪而不调,历四时而常茂,颇无天艳,雅俗共赏。故戴凯之有竹纪六十一品,今复详载于后。其性喜向东南,移种须向西北角,方能满林。语云:“种竹无时,遇雨便移,多留宿土,记取南枝。”又五月十三日为竹醉日②, 是日种者易活。移时必须连根鞭埋下,覆土后勿以脚踏,只用槌击数下,壅以马粪砻糠,次年便年出笋。竹初出时,看根下第一节,生单枝者是雄竹,宜去;生双枝者是雌竹,善生笋。最忌火日移栽.每至冬月,当以田泥或河泥壅根。若痤以死猫,能引他人之竹过墙;如不欲其过墙,须掘一沟便止。长至四、五年者,即宜伐去,庶不碍新笋。如笋生花,结实似稗,谓之竹米,不久满林皆枯。治法:在初花时,择一、二大竿截去,止留下三尺,打通其节,以粪填实之,则花自止,竹亦不败矣③。种竹有四字诀:“疏、密、浅、深”,则尽之矣。疏者,谓三、四尺方种一棵㈤,欲其土虚易于行鞭也。密者,大其根盘,每棵须三、四竿一堆,使其根密,自相维持也。浅者,入土不甚深也。深者,种时虽浅,每用河泥厚壅之,则深也。又移须多带宿土,勿踏以足,则易活。一云:八月初八,及每月二十,若遇雨,皆可移。又竹满六十年一易根,必结实枯死,其实落地复生,六年遂成町矣。 
㈢竹类三十九种
     十二时竹 产蕲州,绕节凸生子、丑、寅、卯等十二字。安福周俊叔家得此种,亦造物之奇也。  
   (思劳:二上为竹字头,)竹 出新州,一枝百叶,皮利可为砺甲,,用久微滑, 以酸浆渍过宿,复快利如初,多作弩箭。 
  人面竹 出郯山,竹径几寸,近本逮二尺,节促四面参差,竹皮有如鱼鳞,面凸颇似人之面。 
  棕竹⑤ 有三种:上曰筋头,梗短叶垂,可以书几;次日短栖,可列庭药 ;再次朴竹,节稀叶梗,但可削作扇骨,细微之用。其干似竹非竹,黑色有皮,心实;肉内有白鬃纹。 
  桃丝竹 叶如棕,身如竹,密节而实心,厚理瘦骨,天然柱杖,出巴渝间。产豫者细纹,一节四尺。 
  四季竹 四季生笋,杆节长而圆,取为乐器,声中管 , 若生由石者,音更清亮可人。 
  湘妃竹 产于古辣,其杆光润,上有黄黑斑点纹。旋转而细,如珠泪痕状,竹之最贵重者。 
  金镶碧 竹 产自成都,近日浙杭亦有,与常竹无异;但杆上每节两青两黄相间。 
  孝顺竹 杆细而长,作大丛,夏则笋从中发,源让母竹;冬则笋从外护,母竹内包,故称慈孝。 
  方竹 产于澄州、桃源、杭州,今江南俱有。体方有如削成,而劲挺堪为柱杖,亦异品也。 
  凤尾竹 紫杆,高不过二、三尺,叶细小而猗那,类凰毛。盆种可作清玩。 
  猫竹 一作毛竹。浙、闽最多,杆大而厚,叶细而小,异于他竹。人取编牌作舟,或造屋皆可。 
  蕲竹 出楚君蕲州,土人取其色之莹润者为簟,节疏者为萧笛。 
  双竹 生浙之武林西山,其妙在修篁嫩条,对抽并乱,色最可爱。 
  龙公竹 产自罗浮山,其径大七尺许,节长丈二,叶若芭蕉。 
  紫竹 出南海普陀山,其杆细而色深紫,段之可为萧管,今浙中皆有。 
  弓竹 产于东方,本长百寻,其曲如藤状,必得大木,乃倚而上,质有文理。 
  柯亭竹 产在云梦之南,其杆俟其年之后,划为乐器,音最清亮。 
  桂竹 出自南康府,杆高四、五丈,围约一尺许,状似甘草皮而赤色。 
  思摩竹 奇在笋自节生,竹成竿之后,其节中复又生笋, 出海外。 
  月竹 产于江南嘉定,每月抽笋,其形轻短而丛生,有如箭杆。 
      梅绿竹 其杆似湘妃而细,反无旋纹,色亦暗,而大不如,人多取为扇骨。 
      斑竹 产于吴越诸山,其斑纹虽不及古辣湘妃,然作器具,所用最广。 
  墨竹 其状如古藤,长有一丈八、九尺,而色理之黑如铁。 
  大夫竹 以其修长,杆直凌云,围有三尺,故得是名。出 延。 
  龙须竹 生辰州及浙三山谷间,高不盈尺,而校杆细仅如针,可作盆玩;但遇冬不可见霜雪。 
  临贺竹 其杆之大,至有十抱,较之龙公竹更奇。出临贺。 
  慈竹 共杆内实而节疏,性弱而形紧,其细筋可代藤用。 
  龟文竹 产于宝陀岩,昔年仅一本,以之制扇甚奇,今不可得矣。 
  相思竹 出自广东,似双竹而差大,皆两两相对而生。 
  疏节竹 其杆最高,每一节差一寸许,出自黎母山阳。 
  丹青竹 出自熊耳山,其叶有三色,黄、青、丹相间而生。 
  通节竹 芒于溱州,其杆直上无节,而中心空洞无隔,亦异种也。 
  凝波竹 其枝叶皆似常竹,但有红花,开似安石榴,亦奇种也。 
  沛竹 昔传是竹长百丈,出自南荒之域,附此以志异耳。 
  扁竹 其杆极扁,出匡卢山。 
  船竹 出员丘,其大如澡盆。 
  邛竹 汉武帝遣人开,致邛竹杖。 
  径尺竹 产湖湘,可为甑用。 
  观音竹 出占城国。

 2006-3-19 22:26  梅子资料(续)

㈣竹缘
竹林七贤 魏晋年间七个文人名士的总称。《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贤。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开花谓岁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岁三友图赋》。
  竹山词 词集名。宋未蒋捷(号竹山)作。
      竹坡词 词集名。宋周紫芝作.紫芝字少隐,号竹坡居士,曾媚事秦桧,时论簿之。
  竹枝词 乐府《近代曲》名。又称为《竹枝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有时词曲合称《竹枝》。原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此后各代诗人写《竹枝词》的很多,也多咏当地风俗和男女爱情。
  竹坞听琴 全名《秦攸然竹坞听琴》。杂剧剧本。元石子章作。写道姑郑彩鸾在竹坞弹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两人互相爱慕而结合的故事。
  竹书纪年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竹简而得名。
  竹林精舍 梵文意译。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兰陀村。
  竹沟事件 即“确山惨案”。
  竹溪六逸 据《新唐书·李白传》,唐诗人李白客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文、韩淮(旧唐书作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共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竹叶亭杂记 书名。清姚元之撰。所记有清代掌故、清宫仪制、科场典事、东北西北地区风土习俗、名人轶事等。并反映了兵制、盐政、吏治等腐败的情况。
  竹香斋象戏谱 清张乔栋辑。与《百局象棋谱》同一类型。
  竹本义太夫 日本说唱艺人。开设专演木偶戏的竹本座(剧场)。
  竹打中空 即两条伤痕,中间有长条形空隙。
  丝竹管弦 泛指音乐。也作“管弦丝竹”。是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斛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竹头木屑 也作“木屑竹头”,比喻可以利用的废物。《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宋·陈亮《祭妹夫周英伯》:“时节尚存问,缓急相周致,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
  竹报平安 竹:竹简。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样稳固,枝叶象松树那样繁茂。用作视长寿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彦《磨忠记》:“祝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的感情。唐·李白《长千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晋·王羲之《兰序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势如破竹 形势如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下面就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金石丝竹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类乐器。也指各种乐音。《庄子·骄拇》:“多于聪者,乱五声,谣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也。”
  品竹弹丝 品:吹乐器。泛指吹奏乐器。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哀丝豪竹 形容音乐悲壮动人。哀丝:悲哀的弦声。豪竹:巨大的竹管。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衷丝动豪竹。”宋·陆游《长歌行》诗:“哀丝豪竹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
  破竹之势 见“势如破竹”
  钻鱼上竹 钻音(年),鱼名,身滑元鳞。钻鱼粘滑,难于上行。旧比喻求进艰难。宋·殴阳修《归田录》:“(梅圣俞)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钻鱼上竹竿耶!’”。
  芒鞋竹杖 芒鞋:一种草鞋。竹杖:手杖。比喻随身使用的东西。宋·陈师道《绝句四首》:“芒鞋竹杖最关身。”
  成竹在胸 与“胸有成竹”同。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原指画竹子之前,因反复观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画起来才得心应手。比喻临事有定见或事前已有全面考虑安排,因而显得清静而有把握。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告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宋·晃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肉竹嘈杂 肉:指从口出的歌声。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主》:“旱雷聒耳,肉竹嘈杂,不复可闻言笑。”
  罄竹难书 罄:用尽。竹:古代用竹制成竹筒,用以写字。书:动词,写。用尽所有的竹子也难于写完。原喻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完。也指事实很多,难以写尽。《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枯竹空言 竹:竹简。指毫无实用价值的陈旧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匈奴安边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
  抱鸡养竹 旧比喻宫僚坐地盘剥,不择手段。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载,唐新昌县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种竹子,自己坐受其利。
斑竹一枝千滴泪 湘水出口处的洞庭湖君山出产一种竹子,竹子上面有斑斑点点紫晕的玟痕,传说为二妃的血泪所化而成。人们将这种竹子起名“斑竹”,又名“湘妃竹”。毛主席的诗词中“斑竹一枝千滴泪”,就是说的这个故事。
㈤竹诗(选):
1.《咏雪竹》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朱元璋
2.《新笋》 绿竹畦中笋数竿,穿丛一日几回看。呼童早起浇新水,待听风声送雨寒。――――王世祯
3.《竹》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吾暑,能豁吾胸。君子之德,大王之雄。――――郑燮
4.《雪竹》 吾庐独破撑风雨,修竹连山当友朋。 有郫筒数升酒,不然今夕坐愁冰。――――吴昌硕
5.《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刘禹锡
6.《桃花园诗》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陶渊明
7.《咏竹》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杨万里 
8.《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9.《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裴迪 
10.《新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元稹
11.《酬人雨后玩竹》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薛涛
12.《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李商隐 
13.《种竹斋》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司马光
14.《咏春笋》: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唐.杜甫
15.《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唐.杜甫
16.《风竹》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明.徐渭
17.《竹醉日》苒苒渭滨族,萧萧尘外婆。如能乐封殖,何必醉中移。――――宋.晏殊
18.《竹子》(哲理诗)
泥土里,
收集拼搏的语言。
憋不住,
给大地开一个眼。
冒尖了,
既虚心又委婉。
做一次总结,
继续向上伸展。
一朵绿色的云,
和太阳把理想畅谈。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