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一卷(2005-2006)

 

浚县泥塑

新华网河南频道

2006-06-08 http://www.ha.xinhuanet.com/yincang/2006-06/08/content_7214489.htm
     豫北的浚县,古称黎阳,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随着战争矿烟的消失,这里的人民在昔日的古战场七安居乐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是这里传统的奶奶庙会别小看了浚县大使山、浮丘山的古庙会,它可是当地群众的重人活动。每到会期,浚县车水马龙,香客云集。本县的、外县的、赶车的、步行的,熙熙攘攘,煞是热闹。有的是烧香拜祖,有的是游乐玩耍,有的是祈福求子,有的是买卖交易。所以,浚县古庙会声势之浩大,气氛之热烈,在河南是远近闻名的。 
    到浚县庙会来进行买卖交易的人很多,大大小小的摊点从城一直延伸到郊外的古庙前。在这些摊点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造型古朴、色彩艳丽的泥塑。泥塑的品种主要是动物,有鸡、狗、马、猴、狮、燕等,因浚县的泥塑都要涂上色彩,所以又叫泥彩塑。来赶庙会的人一般都要买上几个回去给孩子当玩具,故而当地人也称它为。泥玩”具”。艺人在制作泥玩具时,习惯在泥玩具的不同部位礼上通孔,孩子们玩耍的时候还可以当哨子吹,“咕咕咕的哨声伴着孩子们的笑声响遍村庄和田野,这种悦耳动听的音响效果,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所以,孩子们亲切地称它为“泥咕咕”或“咕咕哨儿” 
    浚县泥塑的原料就是俯拾皆是的黄胶泥。人们将黄泥晒干,碾碎过筛,加上棉花或纸浆,再掺水和匀,用木头捶打数通,使胶泥变得柔软细腻。然后,经过搓、拉、捏、掐小小的一块黄泥,玩笑之间就变成了一个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刚刚捏好的泥玩具容易变形,人们把它放在锅台上,待供热冒烟时,赶忙用黑或棕色颜料打底。之后,再在晾干的泥玩具上涂上各种鲜艳的色彩,使它与动物的造型协调一致。经过彩绘的泥塑,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煞是好看。红绿黄蓝等色彩把胶泥的本色完全覆盖了,不知道底细的人,还真不知道这栩栩如生的玩具竞取材于泥土。 
    浚县捏泥玩泥的习俗相当悠久。据当地人说,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曾率领瓦岗军在此与请军大战,终于夺取了设在这里的朝廷大粮仓,并在此屯兵屯粮。当时,许多将士战死在沙场。将士和当地老百姓掩埋将士的遗体,并捏些泥人泥马作为陪葬物。后来,每当想起这次大战,想起在战斗中阵亡的起义军,人们不由自主地捏一些骑马打仗的兵将,来寄托自己的哀思。时间一久,捏泥人成了浚县的传统,泥人的题材也不再局限于战争。在农家小院里,老人捏,孩子捏,男人捏,女人也提。在继承传统模式的前提下,大家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即兴创作。形成了老人稳、孩子稚、男人刚、女人柔的特点。捏来捏去,平平常常的泥巴变成了古朴典雅的艺术品。特别是临近正月、七月庙会的时候,各村各家的泥塑艺人便早早地忙碌起来,买卖泥玩具成了浚县庙会的主要内容。各地的泥塑商贾也云集浚县,趁庙会期间钱买贵卖,远销外省各地。 
    浚县泥塑的狮子,个头大,模样凶,它威武雄壮的体魄,使一切邪恶都不敢抬头。所以人们买它
去朝拜神灵,祭奠祖宗。妇女婚后不孕,赶会时买上一篮泥玩具,回家的路上遇到小孩就给一个,图个吉利。孩子们看见赶会归来的妇女,就前簇后拥地尾随在后,一边嬉闹,一边吟唱:给个泥咕咕,回家抱孙孙。给个咕咕鸡儿,生子又生孙。 
    中原民间有一种崇尚童贞的心理,认为孩子嘴里说实话,当求子或求孙的妇女们听了孩子的话,心里十分高兴,她们会毫不吝惜地把大把大把的泥玩具撒给孩子。 
    说起浚县的泥塑艺人,那真是数不胜数。别看这些整天和泥巴打交道的农夫识字不多,他们却在电视里留处影,电台里留过声,报纸上留过名。那个以捏泥猴出名,曾漂洋过海到美国讲学并进行泥塑表演的张希和,在当地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都叫他“泥猴张”。 
    “泥猴张”生长在浚县农村,自小就受到民间艺人的艺术熏陶。小时候和大人一块儿赶庙会,见了泥猴就痴迷得迈不动步子。买些泥猴回家比着捏,开始时怎么捏也不像。后来,他虚心向老艺人学习,并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泥塑技艺,创作出具有个性特点、妙趣横生的泥猴系列作品。“泥猴张”捏的泥猴多是素色泥猴,具有夸张变形拟人化的特点。像“喜猴”、“怒猴”、“撒尿猴”、“抽烟”猴”、“踢球猴”、“舞蹈猴”等,以猴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以猴来表现人的思维活动。他的泥猴头大身子小,注重表现猴子的面部表情。 
        泥猴张”捏泥猴有四个特点,一是“快”,一小块黄泥,一分钟的时间,就变成了。只灵巧可爱的猴子。二是“不瞧”,闭上眼或是用布蒙住眼,照样可以捏出姿态各异的猴子。双手背在身后,捏出的猴子神形皆备。四是“造型无穷”,面对众多的观众,他胸有成竹,不论人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他都能“手到猴来”。凡见过“泥猴张”捏泥猴的人,无不为他炉火纯青的技术发出啧啧的称赞。 
        来 源:阳光民间工艺网(除第一幅图片外,其他图片分别来自浚县泥塑网和鹤壁电视台)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