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汇 (一卷)      

忆荆轲1:慷慨悲歌入梦来
说古论今 - 忆荆轲1:慷慨悲歌入梦来
忆荆轲1:慷慨悲歌入梦来
摘自《河北日报》
作者:易水秋天  加入时间:2011-7-15 17:40:39

 

  易州镇,今易县县城所在地。易州,明代曾设东、西集贸大市,民国时更盛,可见其经济发达。其主要文物古迹有燕侯台、唐代道德经幢、城西的荆轲塔和城东南6公里处举世闻名的燕下都。这里曾是燕国的重要门户和军事重镇。

 

  写燕赵古镇的风采,寻燕赵的文化源起,不得不提易州镇,而说易州古镇又不得不寻访燕下都和荆轲塔。

 

  乐毅祠倾春草舍,

 

  剧辛台在野花飘。

 

  世间万物同归尽,

 

  柳外群将共寂寥。

 

  几头牛羊悠闲地在燕下都的遗址草地上吃草,俨然一幅北方小镇的风情画,丝毫不见当年古代都市的繁华。

 

  “请注意,我们现在正行进在两千多年前燕国的都城上。”同伴提醒道,于是大家屏住呼吸,从心底油然升起一种对祖先的膜拜与敬重。此时,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正在我们的脚下延展。“雄伟的古城中有五条河流,南北是中易水和北易水,另有三条人工河流淌在燕下都的城市里。他们用河水来运粮,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遍布都城的水网,使人们出行、生活都十分方便。”讲解员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威尼斯”的画卷。燕昭王敏于改革、锐意进取的治国方针,决定了“郭隗变法”后燕国的强盛,而燕下都的复原图更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出了当年繁华而浩大的古都城景象。

 

  武阳台的高大和巍峨,在复原图上是无法重现了,观众尽可以展开自己的想像。但说实话,尽管我发挥了最大的想像力,当我站在那个大土台下时,还是瞠目结舌了。经过两千多年的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留在原址上的武阳台的台基还保留着300多米的周长,约二十多米的高度。我爬上遗址,清晰可见由大而小依次而上的圆形三层城基,足见当时武阳台是何等的宏伟壮观。这座实心的建筑,是利用回廊技术搭建起来的集办公室和居住为一体的巨大宫殿。县文保所的同志说,除了以上两个功能外,它还兼有“了望”的功能。

 

  在燕昭王时期,高筑“黄金台”是燕国步入“战国七雄”之列的关键一招,不可不提。燕昭王礼贤下士,“为郭隗筑宫而师之”。当年,高达十几米的黄金台里,郭隗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人才”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它就像一块招贤纳士的招牌,引来了一大批智者能人。“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共甘苦。”燕昭王以勾践栖会稽的精神鼓舞自己,决心报复齐国。经过二十八年的准备,励精图治,爱惜民力,不违农时,燕国民殷国富,终于成为一个较强大的诸侯国。

 

  如果说燕昭王纳贤成为千古美谈的话,那么燕国太子丹送荆轲刺秦王之举,则成为燕赵精神的主脉之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河畔,一曲慷慨悲歌,卫国人荆轲成了千古义士。荆轲塔,这座18层的实心古塔为辽代所建。当时辽为外族,但还是感动于荆轲的侠义之举,为之修造了这座纪念塔。据县文保所的同志介绍,荆轲曾受封于此,在他死后,这里的人自发为他修建了衣冠冢,后来人们认为这里是纪念荆轲的地方,演绎出许多故事,附会了许多传说,荆轲便在民间艺术中以英雄的身份存活下来,并传唱大江南北。

 

  然而在荆轲塔的不远处,有一座清代官员为荆轲立的碑,碑上面的碑文依稀可见,其文约略为:荆轲刺秦长久以来被传为美谈,然而本人却认为不然……可见,关于对荆轲的评价早就有不同的声音,什么荆轲刺秦导致燕亡论、什么荆轲刺秦有恐怖主义倾向等等。但客观地分析,我们还是愿意承认荆轲的精神作为古燕赵精神的源泉之一,当然除慷慨悲歌之外,应该加入现代的意义,为新的愤发有为、生机勃勃的燕赵精神提供动力。



返回主页 发表评论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