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讲述天下名碑——扯淡碑

      河南省《朝歌文汇第一卷》 今天是:
    朝歌文汇 (一卷) 2009-2021    
说古论今 - 爷爷讲述天下名碑——扯淡碑
爷爷讲述天下名碑——扯淡碑
 
作者:宋建江  加入时间:2011-11-3 11:14:25

爷爷讲述天下名碑——扯淡碑(一)

文/同野

(前排左二燕昭安、左三郑厚德、左四岳武佐)

    春节期间,淇县之窗网站站长老郑请客,一帮子栏目主持人齐聚一堂,沟通、交流,互相认识,互相打气。座中,无一不是笔杆子好手,虽然官职、主业各不相同,但县政协燕昭安主席提议:这里只讲文化、文学、文章,不讲官衔。一下子把大家的心气拉近了许多,个个畅所欲言,相谈甚欢。

    郑老将大家逐一介绍,除了十年前出版有《淇园随笔》的作家,原旅游局长、现政协燕主席,学者岳武佐的名头最震动我的耳膜。郑老介绍,他是研究扯淡碑的权威。这尤其提起了我的兴趣,我回忆起当年爷爷对扯淡碑的讲述,岳老侧耳倾听,像个小学生那样谦恭。郑老家宴结束,照了合影像,岳老要我再讲一遍我爷爷当年的说法,他要整理成文。我们一路步行,从郑老家出来,一直跟到我家胡同口,握着我的手恋恋不舍。我深深感动于岳老做学问的执着,邀请他到家作客,他由于酒力不堪,婉言谢绝了。

    第二天,岳老给我打了手机,再三说由我执笔,把我爷爷对扯淡碑的说法写出来,别人写,终究不顺畅。我当时就答应了,但对于这通天下名碑,怎么写呢?我真的犯难,一直停了这么久,今夜才正式动笔。

    这么多天,我心里一直想着,要对扯淡碑好好考证一番。今夜搜索百度,发现对于扯淡碑的研究,已经很有几篇雄文了。我于是打消了考证的念头,准备把当年爷爷的讲述原汁原味写出来。

 

    关于扯淡碑的古老传说,由于老辈人纷纷入土和“立四新”以来对旧文化的漠视,几乎就要湮没在时间长河了。我爷爷宋振声,也属于入土的老辈人之一,过世已经23年之久,活到现在的话,也该102岁了。由于他是旧社会戏班的头牌生角,常年走动江湖,对于来自方方面面关于朝歌的历史掌故了然于胸。加之他的出生之地及归天之所就在扯淡碑矗立之处,旧时关于扯淡碑的种种传言,自然也是无所不知。今天人们很想揭开扯淡碑的神秘面纱,但由于记载扯淡碑的文字已经不复存在,了解扯淡碑传说的老人也不复存在,现今的研究只能凭借碑文进行推断。我在这里如实记录一下爷爷当年的讲述,或许对于研究扯淡碑会有一定的帮助。前面简单介绍爷爷的情况,也是为了说明实有其人,实有其说。

    爷爷讲,在他的记忆中,京城来淇看扯淡碑的人,解放前是年年都有,由于扯淡碑主人原来居住的八角楼两相不远,京城来的往往住在八角楼过夜。看守八角楼的是白胡子老人。

    扯淡碑的传说众多,爷爷最相信它就是明朝崇祯皇帝的墓碑。碑上横书“再不来了”、“扯淡”,下面的碑文起首就是“翁,燕人,水木氏”。水木氏到底是谁?水木二字合起来就是沐,故事就从水木氏——沐氏开始。

    事情得从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前后说起。明朝后期,宦官当权,黑白颠倒,天下龌龊。崇祯皇帝即位之后,改革弊政,剪除阉党。尤其是灭掉了魏忠贤,天下称颂。历史记载,崇祯皇帝的确是一位难得的明君。然而,由于魏忠贤遗党尚有很多执掌朝政或地方政权,隐患尚未完全肃清。正在整肃弊政之际,陕北米脂等县遭遇了连年大旱,而地方执政的奸党依然按照以往税负征缴,不交者施以重典惩处,迅速激起民变。加之关外的清人已经立国,对明王朝虎视耽耽,民变一起,他们趁火打劫,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因此,明朝数代皇帝及其宦官铸就的痼疾,凭他三头六臂,也无力回天了。

    在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崇祯帝毕竟英明了得,忠心相事者不乏其人。其中一个叫沐怀古的大臣急中生智,他不但与崇祯帝面貌相像,而且年龄相仿,于是劝帝离京,以求东山再起,自己替崇祯自刎。崇祯不忍,无奈争执不过,与沐怀古互换衣冠,逃出京城。由于战火混乱,沐怀古带领皇帝随身宦官,按照崇祯的安排,为了不让妃子、女儿落入李自成之手,逐一杀死,然后自缢万寿山。这就是李自成搜到的自杀的崇祯帝,实则是李代桃僵,崇祯帝已然金蝉脱壳,跑了。

    崇祯帝冒着沐怀古的名头,一路南下逃命。朝歌城自古以来就处于北京南下的官道上,官道入北关到南关,一直到十三里堡、常屯往南,通向南方。崇祯帝到了朝歌城的北关,连日来水米未进,饥又饥、渴又渴,饥渴难耐,四肢无力,再也走不动了。正在此时,一个小孩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坐在街门口吃着,崇祯帝不看则已,一看这吃相,越发难忍饥渴,一时头晕目眩,站立不住,咕咚一声,一头栽倒官道之上,有命无命谁人知晓。

   崇祯帝冒着沐怀古的名头,从北京一路南逃八百多里,到了朝歌城。其实“沐怀古”这个名字是崇祯杜撰的。为什么呢?崇祯帝与那位大臣换衣之后,南逃路上,一直有李自成的军丁盘问,他为了让那位替他自尽的大臣一家不遭到抄家灭门的惨祸,决定不用那个大臣的真名实姓,但更不能用自己的真名实姓,于是自己琢磨了“沐怀古”这么个名字。具体代表什么意思,你只好去问崇祯了。

    到了朝歌城北关城门里,饥渴难耐的他忽然看到一个孩子端着面条吃,顿时昏死过去。小孩儿急忙大喊,家里的大人出来,一看倒在地上的这个人,虽然蓬头垢面,但气度非凡,立即将他扶起,抬入家中。经过一番急救,崇祯帝苏醒过来,主人问及情由,他只好口称沐怀古,说是京城被李自成攻陷,为了躲避兵灾,匆匆南下至此,要去南京找亲戚。主人家赶忙给他先端上面汤,等他喝了,肚里舒服了,才又给他下了一大碗捞面条,崇祯帝就这么活了下来。

    这家人姓康,是巩义康百万的本门。那时候,康百万趁着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于是大量购置田产,已经发展得很大了,河南、陕西等省到处都有他的田产。发展到清末,慈禧、光绪西逃西安的时候,巩义康家很短时间就盖好了行宫,并奉以锦衣玉食,大量资费,足见康家如何了得。这朝歌城北关很多耕地至今还叫康家园,就是这么回事。康家救了沐怀古之后,由于此时的河南等中原数省都是李自成的地盘,劝他留下来,暂时不要往南京了,等局势平稳了再说。沐怀古也只好听从主人的挽留,从此一住数十年。这户姓康的人家至今还有后裔住在北关,由于文革的制裁以及老人去世,这些典故,康家后裔概莫能知。但提起他们家在旧社会的康家园,还是知道的。

    沐怀古看到这康家人为人礼数周全,四邻和睦,仁义素著,又了解到京城有人怀疑崇祯没死,到处画影图形予以捉拿,只能安心待下去。

    一天,康家人忽然发觉悬赏捉拿的崇祯画像,怎么像来家逃难的沐怀古呢?于是回家面谈。沐怀古知道这家人不在乎那几个赏钱,也不是那种见利忘义之徒,只好斗胆讲了实情。康家人一听,这是皇上驾到,又惊又喜,个个跪倒,三呼万岁。他们素知崇祯帝乃一代明君,而李自成军队嗜杀成性,虽难民投军甚多,而有地庄户人家极少真心臣服。于是将这一消息迅速禀报了巩义大庄家,大庄家也是欣喜万分,急忙命人给沐怀古专门划定一处园子,盖了一处特殊庄院以及八角楼,归属沐怀古专有。这八角楼一直到文革后期才被推翻,夷为平地。朝歌城外到处都是康家园的地,只有这一处单单叫八角楼,独立于所有康家园土地而存在着,原由就是为了沐怀古的。

    沐怀古从此留下长长须髯,与康家配给的一户佃农相依为命,晨钟暮鼓,一面读书修行,一面探听自己的子侄。他的子侄有好几个逃到了南方,自立为王,都有旧臣拥戴,抗击清军。他很想前往统一各部,苦于从朝歌城一直到长江沿岸都是别人的天下,先是李自成,后是清人,加上自己当初从京城逃出,赤身与替死大臣换衣,没有一件信物,难以暗中传信。手书了几封密诏,托康家人送往南方,却如泥牛入海,没有回音。大概像宋朝徽宗、钦宗那样,那些已经称王称帝的子侄是断然不会迎接自己这位真皇帝的。但他还盼着哪位大臣能够知道真相,来辅佐自己,统一各部势力,于是静静等候。

    沐怀古就这么等下去,一直活到一百四十岁,眼看着清人把自己在南方的子侄和臣子一个个灭掉,而且修明政治,渐渐成为盛世,自己再也不能有所作为。后来,连臣子们的后代也都鲜有音讯了,沐怀古一声浩叹,这人世怎如此无奈啊,“再不来了”。想到大明江山,想到世事变幻,想到处心积虑,最后,以致于恩公康家的后人也只知道他仅仅是沐怀古,不知他是崇祯,“扯淡”啊!

    沐怀古越想越没了活着的意义,真的准备死去了。但毕竟不甘心默默而去,自己死后,后人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于是为自己做一通石碑,写下碑文,请人刻字。为了不致于牵连恩公,碑文几经修改,几经打磨、重刻,文字隐晦,甚难猜测。刻好碑文之后,沐怀古将它放在距离八角楼住处不远的地方,捧着写有“扯淡”二字的石碑,坐地大哭,直哭得天昏地暗,鬼神发愁,好多人解劝也无济于事。哭到最后,沐怀古站起,端定三尺白须,泰然自若,口呼“扯淡”,望石碑猛可撞去,登时亡命。人们再看那石碑,已然裂为数片,恰好盖在沐怀古头上。

    上面就是爷爷讲述的一切。

    现在,收藏在淇县摘心台的扯淡碑,有一个简单介绍的牌子,说是石头因年久风化而裂为数片,后经粘贴,才恢复了原状。其实不然,那是崇祯撞断的。我认为,如果属于风化断裂,那么,字迹也早该风化了。而数百年过去,字迹依旧清晰,足见石材不是轻易就风化的上等石材,爷爷所讲,看来值得参考。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