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汇 (一卷)      

刘拐庄的浪漫往事与悲壮历史
风物民俗 - 刘拐庄的浪漫往事与悲壮历史
刘拐庄的浪漫往事与悲壮历史
 
作者:陈志付  加入时间:2009-4-14 11:54:38  淇滨晚报  

                刘拐庄的浪漫往事与悲壮历史

                  晚报记者 陈志付 文/图

     ( 当年刘璋的上马石 )

     

                    小村庄出了个大都堂

  

    在淇县一带,一提起明朝的都堂刘璋,人们自然会想到当年这位封疆大吏的故里──刘拐庄。11月6日,记者来到淇县西岗乡刘拐庄村,村口的马路边立着“刘璋故里碑”。这通石碑的碑文由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王革勋撰写,碑上所刻的《刘拐庄考》中说:“淇园西庄,史越千年。明成化末,刘拐改元。进士刘璋,夜宿稻香。知高密县,监察鲁闽。副使入川,七升三品。河南都司,军政全兼。山西布政,三晋齐欢。钦差巡抚,辖甘宁青。重农倡牧,办学育英。文武两品,造福四方。纪念都堂,教育兴邦。”简短的碑文将我们带回到了50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之中。

  刘璋在淇县至今被人们称为刘都堂,是明朝中期的一名文武兼备的将军,更是以清廉著称的封疆大吏。随行采访的文史专家、中国古都学会理事、省社科联委员王革勋在“刘璋故里碑”前向记者介绍,都堂原指省级衙门的厅堂,到明朝时泛指在省级衙门主政的长官。刘璋曾先后任监察御史、都指挥使、布政司和巡抚等职,所以家乡人一直称他为刘都堂。

  王革勋说,史料中对刘璋的研究和介绍都很少,为此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和考证刘璋的历史。刘璋于明朝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生于河南卫辉府淇县留店社在坊里西庄(即今淇县西岗乡刘拐庄村)。当时的在坊里西庄是个不到百口人的小村庄,村庄虽小,但是却在1466年这一年培养出了年仅20岁的进士刘璋。刘璋中得进士6年后的1472年,才被任命为山东高密县知县。不久,刘璋到福建任监察御史,作为中央派出的正七品官员对福建全省文武官吏行使监察权力。由于政绩显著,刘璋后来被朝廷破格提拔,官阶从正七品一跃升至正三品,由福建调山东任按察司佥事,继而调任四川副史,再升任河南都指挥使、山西按察使、布政司(正二品),直至任甘肃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掌控着今天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东部广大地区(当时均为甘肃辖区),成了声名显赫的封疆大吏。

  刘璋为官历经成化、弘治两朝,时间长达32年,他由一个农家子弟中得进士,进而由县官升至都堂,“始终廉明仁恕,全力治事,能军善政,施惠于民”,每到一地都受到人民的拥戴。他在地域辽阔的西北地区广设草场发展畜牧业,兴办学堂教书育人,并“筑老幼寨”收养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孤儿,一时传为佳话。

  公元1504年,刘璋因积劳成疾病死在大西北的岗位上。朝廷念刘璋功绩卓著,恩准将其灵柩归葬原籍,墓地建在当时的卫辉府(今卫辉市)城西北隅,即现在当地人所称的刘都堂坟。

  记者在刘拐庄村了解到,刘璋的故居因年久失修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被拆除,其遗址上现为几处民宅。村民们介绍,刘璋的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尚存一座高大的门楼,门楼雕梁画栋,人们称之为花门楼。门楼上挂着“四字匾”,门前立一对大石狮子,让人一看便知这里原来住着大户人家。

  在刘璋故居遗址旁,一户村民家的大门两边放着一个上马石和一个下马石,其上雕刻着多种花草和动物的图案,造型精美逼真。上马石和下马石大小一致,长1.2米、宽0.5米、高1米。记者观看上马石和下马石的时候,这户人家年迈的老太太正坐在左边的上马石上晒太阳。“现在除了上马石和下马石之外,再也找不到刘都堂留下来的其他东西了。”刘拐庄村党支部书记王载喜对记者说。

   

                        自主成婚使村庄改名

  

  刘拐庄原名西庄,自刘璋早年从外面带回来个姑娘成家以后,村庄便更名为刘拐庄,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刘拐庄村的西边有条路名为花路,路名与村名均缘起于当年刘璋的婚事。

  在刘拐庄村问起村名的来历时,大家都能说上一段“刘都堂拐媳妇”的故事。当年,村里有个青年刘璋即后来的刘都堂,他从小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在18岁这年就中得举人。当时淇县归河南卫辉府管辖,刘璋到卫辉府应试科举后返乡途经汲县稻香村(今属卫辉市顿坊乡)时见天色已晚,这里离他家西庄还有30公里。于是,刘璋走进稻香村寻得一户人家借宿。这户人家有个眉清目秀、娇柔可爱的姑娘,她见家里来了个相貌堂堂、举止文雅的书生,立刻有了爱慕之意。姑娘乘端茶之时又近距离地瞅了刘璋一眼,两人的目光正好碰到一起。刘璋也被眼前的姑娘打动了心。于是,一见钟情的这对青年男女在夜深人静的午夜走到一起互诉衷肠,谈吐间姑娘仰慕刘璋的才华,遂与其私订终身。刘璋为防姑娘家人从中作梗,便带着姑娘悄悄地离开了稻香村,连夜赶往30公里外的西庄。

  两人来到西庄的村口时停了下来,刘璋让姑娘在村外等着,他先回去找花轿过来抬着她进村。姑娘等了不多时,果真见到刘璋带着人吹吹打打抬着花轿过来了。姑娘坐着花轿到了家,毫无准备的刘璋家人草草地操持一番后就让一对新人入了洞房。

  刘璋的做法在今天不会有人大惊小怪,可是在那个年代他这样大胆和前卫的行为简直是大逆不道,没有十足的勇气和决心是万万做不到的。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即为私奔。一时间,刘璋拐了个黄花姑娘的消息在淇县传得沸沸扬扬,闹得满城风雨。十里八村的人不提西庄则罢,只要一提到西庄就会说:“是刘璋拐回来个黄花姑娘的那个庄。”渐渐地,西庄这个地名被人们叫成了刘拐庄。

  刘拐庄村西头的那条路是刘璋领着姑娘回来时走的路,从那时起人们便给这条路起名为花路。

  说刘璋“拐”也好,说刘璋“花”也罢,大胆追求爱情、争取婚姻自主的刘璋夫妇并未因沸沸扬扬的议论影响到他们的恩爱。而且,胸怀大志的刘璋婚后更加刻苦攻读,贤惠的妻子则缝洗补浆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两年后刘璋如愿以偿考中了进士。后来,刘璋官至都堂,举家迁到了卫辉府,他的“艳史”却在淇县一直流传至今。

  

                  红枪会大战“黑兵”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里的“二十四烈士祠”。烈士祠内供奉着当年刘拐庄村农民自卫组织红枪会24名阵亡壮士的灵位和石像。在问及烈士祠的来历时,刘拐庄村支部书记王载喜介绍,上世纪初豫北地区土匪活动猖獗,盗贼肆意横行。到民国初年,仅淇县境内就有大大小小34股土匪,有千余名匪徒,他们日劫夜抢,祸害百姓,无恶不作,闹得淇县尤其是刘拐庄村所在的西岗乡一带路断人稀、民不聊生。刘拐庄村的村民被迫联合周边村庄的群众成立红枪会奋起还击,最终将1000多名匪徒赶出了淇县,战斗中24名红枪会会员壮烈牺牲。1928年,当地群众为纪念在保卫家乡的战斗中阵亡的24名壮士,自发地捐资修建了“二十四烈士祠”。

  王载喜说,红枪会是用大刀和红缨枪武装起来的,所以称之为红枪会。红枪会打着药王孙思邈的旗号组织起来,因而当时又叫“孙真会”。而那些土匪在活动时都身穿黑衣、头扎皂巾,当地群众叫他们“黑兵”。

  红枪会成立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这一年,人口仅有三四百人的刘拐庄村接连遭到“黑兵”的3次洗劫,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于是,刘拐庄村的孙同德、王海滨、牛同芳等村民经反复商议,决定以孙真人(孙思邈)的名义把大伙组织起来成立农民自卫武装孙真会(即红枪会)。他们分头到周边村庄宣传发动,说孙真人显灵了,让大家加入孙真会来替他完成消灭“黑兵”的使命,凡加入孙真会的人将刀枪不入。群众一听说要联合起来打“黑兵”便纷纷响应,孙真会很快发展了1400余名会员,大家一致推举孙同德为会长,总会设在刘拐庄村,其他各村设分会,一个分会有一面会旗,一切行动由总会指挥。孙真会会员每人自备一支红缨枪或一把大刀,农忙时种田,农闲时练武,寒冬腊月大家还脱光了上衣在练武。

  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以马恒谷为首的1000多名“黑兵”杀气腾腾地从安阳来到淇县,攻占了县城,城内乱作一团,许多人家逃进山里避难。孙真会得到消息后通知各分会加强岗哨,昼夜巡逻,准备迎战。当年4月27日,“黑兵”向西岗乡一带进发,孙真会立即吹响了集合号,会员们携带红缨枪和大刀涌向刘拐庄集合。会长孙同德宣誓:“我们是孙真人的弟子,是保护老百姓的队伍。现在‘黑兵’已经杀到了我们家门口,我们决一死战,孙真人保佑我们一定能打败‘黑兵’。”

  此时,“黑兵”正在西岗乡南大李庄村洗劫,义愤填膺的孙真会会员在会长一声号令之下向手持洋枪的“黑兵”杀去。双方一阵激烈厮杀后,“黑兵”溃逃到南大李庄村内,于是孙真会会员追到村内与“黑兵”展开巷战。战斗从上午9时一直打到下午6时,最终将恶贯满盈的“黑兵”赶出了淇县。这场战斗中,刘金魁、张信栋、冯清淇、王保先等24名孙真会的壮士献出了生命。

  “我的爷爷王保先就是二十四烈士之一。”刘拐庄村支部书记告诉记者,他的爷爷王保先也参加了红枪会,召集会员打“黑兵”时王保先正在田里干活。战斗中王保先的头被“黑兵”砍掉了,当时他还不到30岁。“黑兵”非常残忍,他们十几个人把红枪会会员张致安包围在一个打谷场上,在打断了张致安的腿后又用两个石磙把他活活挤死。24名壮士牺牲时几乎都没有留下囫囵尸体。

  战斗结束的第三天,红枪会在刘拐庄村为牺牲的24名壮士召开追悼大会,会场两侧挂起巨幅挽联:“扫烟尘淇水左右方清静,除盗匪行山前后得太平。”同年5月,淇县新任县令就职后来到刘拐庄村凭吊在抗击“黑兵”的战斗中阵亡的壮士,并以县政府的名义追认24名阵亡壮士为烈士。 

                   浪漫往事

  明朝中期,淇县留店社在坊里西庄(今淇县西岗乡刘拐庄村)上演了一幕大胆追求爱情、争取婚姻自主的动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即后来在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考中进士、曾任河南都指挥使、山西布政司、甘肃巡抚等职的刘璋。年轻时的刘璋未经明媒正娶而成婚,这一“大逆不道”的举动在当时的淇县闹得满城风雨,以至于一提到西庄,都说是刘璋拐回来个黄花姑娘的那个村庄。于是,西庄这个地名被“刘拐庄”取而代之。

  当年,淇县“黑兵”活动猖獗,民不聊生,刘拐庄村的农民自卫组织“红枪会”奋起还击,在一次战斗中有24名壮士阵亡。1928年,村民自发修建了“二十四烈士祠”,祠内供奉着24名阵亡壮士的灵位和石像,祠前的楹联曰:“惟大英雄方能舍生取义,非真好汉不至杀身成仁。” 此后,每年到了农历三月二十五(红枪会壮士阵亡日)这天,刘拐庄及周边各村庄的百姓就会纷纷来到“二十四烈士祠”举行祭祀活动。

  

  



返回主页 发表评论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