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汇 (一卷)      

女娲峰下话女娲
朝歌漫话 - 女娲峰下话女娲
女娲峰下话女娲
 
作者:石同勋  加入时间:2008-9-9 17:12:46

        女娲峰下话女娲

           石同勋

淇县灵山寺虎山西侧的峭壁上矗立着一个70余米的山峰,极目遥望,恰似一躯慈善的母亲贴山而立。头挽螺髻,面目慈祥,身着舒袖褒衣,双臂曲于胸前,庄重肃穆,回眸大地,宛如在观察人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又若为纭纭众生点津祈祷。人们称之女娲峰,真乃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堪称华夏一绝,天下奇观。

女娲缘何在此仙栖?相传,当年女娲在冀方炼五彩石补天,折螯足支撑四极,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十分欣慰。一日,他到灵山游玩,看到这里山泉旖旎,满山林木翠黛,瑶草奇花馨香四溢,于是她登临虎山之巅,极目北辰广袤,心窝惜民宏愿,看到天下黔黎,和睦相处,亲亲善善,同此凉热,共度颐年,心愿既遂,复盐梅入梦,逍弱化成仙,化作一座山峰永驻人间。被人尊为女娲峰。千百年来饱享人间香火,世代受人尊崇。时至今日,前来瞻仰膜拜者络绎不绝,日以千计。

人们为纪念女娲,还在女娲峰的对面,灵山脚下创建女娲宫。据《淇县志》记载,女娲宫在灵山脚下,创建年代不详。但三千多年前殷辛王曾率文武百官到此朝拜降香。

现在的女娲宫是近几年修复的。面阔三楹,为重檐歇山仿古砖木建筑。琉瓦飞檐,斗拱剔透,雕梁画栋,匠心独运,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内奉彩塑女娲巨像,端庄肃穆,雍容尔雅,面播慈爱,目洒善光,令人起敬。室内还陈列着女娲当年补天时遗留下的一块五彩石,光泽闪烁,剔透玲珑,让人叹为观止。宫前的楹联,高度概括了女娲的功业。“乞黄帝,请上骈,邀桑林,持黄土造人;折鳌足,戮黑龙,积芦灰,炼彩石补天。”

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话中人类的始祖。据传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据《吕氏纲鉴演义》(精编六十六史)记载:女娲氏与伏羲氏是一母同胞。她生下来就神奇灵异;与众不同,身高一丈,容貌秀丽,唇红齿白,面如傅粉,光彩照人。伏羲死后,大臣们公推女娲为主,号称女皇。女娲氏经云为姓,定都中皇山。

关于女娲造人,《淮南子·说林训》记云:“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身目,桑林生臂手。昆女娲所以七十化也。”高诱注:“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上骈、桑林皆神名。”化,化音,化生之意……当女娲造人之际,诸神咸来助之:有助其生阴阳者,有助其生耳目者,有助其生臂手者。此乃女娲与诸神共同造人之说。除此而外,又有女娲持黄土造人之说。《太平御览》卷七八部《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持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行于泥中,举以为人。”故被世人称为创世祖、始祖师、保护神,历代颇受人们的尊崇和敬仰。

关于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记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固载,火焱而不灭,



返回主页 发表评论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