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斐诗话》 作者:秋雨

 

 

 

歌诗经雅韵,

唱竹斐淇东。

品故乡文化,

听千古卫风。

 

 

 
 

 

第八十八回 陈桥兵变阴谋得逞 花蕊凋零离恨魂归

 
 

 

    第八十八回  陈桥兵变阴谋得逞  花蕊凋零离恨魂归     

    “方一夔读书的房子,已去世的堂兄在时,南面曾经挂着书写绿猗的匾额,已经二十余年,感叹生死,就写成这长篇。方一夔先从去世的堂兄写起。绿猗,典出《诗经·淇奥》绿竹猗猗句。方一夔引用屈原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说明读书堂的高雅,用关龙逢和比干敢于犯颜直谏、伯夷、叔齐不食周黍的历史典故,书屋藏书万卷,主人洁清如玉。吾诗试评品,千古配淇澳,表明主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如此的学习条件和个人素养,怎么会屡试不第?是个人愚钝,还是考场舞弊、社会黑暗?我联想起了李太白进长安应试的情景,那时间唐朝朝政紊乱,要想及第就要行贿,李白只想着凭真本事应试,结果被南省试官贵妃长兄杨国忠,还有大尉高力士奚落侮辱了一番,杨国忠说是李白只配磨墨,高力士言道只可与他脱靴。恰巧番使来朝递交国书,满朝竟无人识得,南省试官杨国忠双目只会上看,只会对上摇尾巴,对下如狂犬恶狗一般龇牙咧嘴,那里识得番文。陛下盛怒,痛骂朝中无能之辈,并传旨遍寻识得番文之人。李白应召入朝,飘飘神仙一般,醉酒朗声宣读番书,番使大骇。之后又令杨国忠侍立一侧为李白磨墨,高力士侍奉一侧给李白脱靴,李太白挥笔代天起草吓蛮书,算是让杨国忠、高力士自食其言。常云梦聊发感慨,然后吟诵了几句:

    谪仙应试遭羞辱,败类收钱哪认才?大浪淘沙埋不住,时机关键现出来。平常总是庸才好,恨到急需却痛哀。朝朝佞祸皆当道,贤能怨愤气空怀。  

    “请大家举杯,咱们一醉方休。公元1693年,也就是清康熙三十二年,扬州兴化县出生了一个人,姓郑名燮,字克柔,号板桥。郑板桥幼年家贫,早年的生活十分贫寒,便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他自己说,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后得友人程羽宸资助,有了游历和读书的机会,应科举历经三代,成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郑板桥49岁才出任山东范县七品县官,五年后调任潍县七品知县,历时十二年。常云梦举杯一饮而尽后说。

    “在任期间,他对百姓关怀备至,有一年山东遭受严重自然灾荒,他据理为民请命,在潍县开仓捐廉,救济灾民,深得百姓的感戴。他擅自开仓赈济,得罪上司,遭到土豪劣绅的不满,他们便串通一气诬告其借救灾之机贪污舞弊。周颂鹤插言。

    “十二年的官场生活,目睹腐朽和黑暗,促使郑板桥61岁时愤而罢官。郑燮石刻拓本《难得糊涂》中说: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擅长画竹、兰、石、松、菊。尤其兰、竹成就最为突出。他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所作《竹石图轴》题诗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竹、咏竹,一生以竹为楷模,那种一枝复一枝,一叶复一叶,凌云仍虚心,那种难得糊涂,也许就是板桥前辈的精神支柱吧。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品格和情操,犹如人间君子,人要像竹子那样虚怀抱节。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一点精神地活着,无非一个行尸走肉。常云梦说。

    “宋代谢翱的《宋骑吹曲回銮曲第二》应该是赵匡胤亲自北征的记录。赵匡胤曾经假借出兵北方,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其实就是这样,天下有德者居之。叶嫦娥吟诵:

    建隆亲征回銮二之一:  徂暑黎阳车驾归,扫清氛翳兵更衣。江都朔云车驾出,凯歌消冰供尚食。都人引领望翠华,征人一月俱还家。  

    “从唐朝安史之乱到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历经了二百零五年,这二百多年里中原战争不断,朝代更替频繁,国家不能统一,中原经济崩溃,民不聊生。赵匡胤取得天下之后,他把地方的军权、用人权、财权都收归朝廷,由他亲自掌握,进一步加强了朝廷集权。至于后来的靖康之耻,那是后来者不知如何继业,不懂得创业艰难,继业更难。常云梦聊发感慨:

    假借兵发黎阳,却又退回陈桥。兵变风云起,建了新宋朝。谁知南国昨春睡梦里,不问夜来江山改朱颜。什么花好月圆,尽贪欢,哪知道无情风雨?感叹一江春水向东流,还问君有什么几多愁?李煜泪,孟昶呼,花蕊夫人蜀道哭,命死身亡爱妃换丈夫。

    只道创业流血,忘了艰难继业。春梦惊醒后,淫声笑未绝,徽钦二帝好悲切,中华历史被染黑!正思灯红如何醉,哪知北宋朝已灭。心悲伤,凤阁龙楼成他乡。自发狂,玉树琼枝全死光。悔春去已晚,恨流水不再,痛昨日所为,哭杏花飞扬。乱哄哄北宋作古南宋替,偏安一隅甚荒唐。知多少,封建王朝到头来都是多凄凉。  

    酒桌上喝了酒,说话没有一个主题,云天雾地,什么都说,原本在说郑板桥,却突然变了话题。常云梦说:我在陈桥驿看到一通石碑,记得百泉也有,一模一样,上面是两竿竹,但竹叶组成的却是一首诗,据说诗为关云长所作,还说竹石为关云长所画,关云长是否擅长丹青,我不得而知,只记下了竹诗。常云梦朗诵: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陈桥在后周时是通往大名府的小驿站,位于河南省封丘县东南陈桥镇,距东京汴梁开封40多公里。宋代时陈桥处在黄河的南边,不知道为什么,如今却位于黄河的北边,河的对面就是官渡。吴承恩困惑地说。

    “因为黄河改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总是向着右侧偏移,因此黄河每次改道总是东移南压。最近我路经陈桥,亲眼看到了当年赵匡胤在陈桥的拴马树、士兵们饮水的浅井,及当年驻军陈桥的遗迹。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世宗柴荣病亡,恭帝七岁继位,一时政治不稳。次年正月初一,传来消息说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茫然不知所措,求救于宰相范质。范质认为只有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谁知赵匡胤却说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赵匡胤被授予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常云梦聊谈起来。

    “赵匡胤率大军出了东京城汴梁开封,行军至陈桥。大军出城,京城谣传四起,说赵匡胤将做天子,京城慌作一团。赵匡胤对京城内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这也是他的精心杰作。周世宗在位时,赵匡胤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这次故技重施,就是为了造成朝中慌乱,以使军队只有听命于他外别无选择。周颂鹤接着聊谈。

    “就在陈桥,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宋王朝。从安史之乱到陈桥兵变的205年之间,中原战争不断,朝代更替频繁,国家不能统一,中原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国家统一,发展生产,安居乐业,已成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后周赵匡胤英勇善战、军功卓著,深受世宗器重和将士拥戴,他发动了陈桥兵变,做了大宋的开国皇帝,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赵燕淇说。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从此中原由乱到治,由分裂到统一,历史意义重大。大宋建立后,制定了长治久安的治国方针,稳定了局势,平定了李筠、李重进的反叛,征服了南唐,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混战局面,百姓过上了安定生活。付伾岚接话说。

    “公元961年和969年,为了避免晚唐五代灭亡的覆辙,赵匡胤两次设宴请石守信等大将和王颜超等节度使,劝谕他们释去兵权,罢镇改官,多买良田,终养天年。从而消除了禁军首领发动兵变和藩镇割据的隐患,统一集权,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堵塞了历史上外戚、后妃、藩镇、大臣、宦官的专权、夺权漏洞。赵匡胤为了巩固政权,把地方的军权、用人权、财权都收归中央朝廷,由皇帝亲自掌握,进一步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大宋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使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但国防力量被大大削弱,为北国的入侵埋下了祸根。常云梦继续。

    “赵匡胤本人和宋代的史书里再三说他是糊里糊涂当了皇帝,实际上谁心里都明白,这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本来就是由赵匡胤本人和他的忠实策划者们一手导演的。陈桥兵变基本上是一次和平兵变,表面上没有流血宫门,没有尸横遍野,更没有烽烟四起,兵祸连年,几乎是和平地取得了改朝换代的成功。和平取得成功,是兵权与实力威慑的结果,暗地里是否进行了杀戮镇压谁也不知道。这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决策者的谋划水平和政治见识,能够将大事化于无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本身就充分地体现了赵匡胤的政治手段。周颂鹤接续。

    “兵变过程中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赢得了民心。与五代时期某些兵变相比,赵匡胤无疑表现出一种政治见识。事实上,严格军纪,争取民心,这是一般的政治常识,五代时的其他兵变者未必不会想不到这一点。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怎样的筹划和运作。从所谓传言四起,到莫名其妙地出现又消失的北汉和契丹军队,包括之后的行动,都应当是赵匡胤长期准备、预谋多时的严密而成功的政治行为。兵变的结局是完美的。赵匡胤篡位显得名正言顺、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后周朝廷措手不及,朝廷大臣和京城百姓们也没有受到太多惊扰和伤害。赵匡胤精心策划的兵变表面上波澜不惊,这场兵变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成功。赵燕淇又接着说。

    “说到赵匡胤就会想到花蕊夫人,她与卓文君、薛涛和黄娥原来是蜀中四大才女。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孟昶即位后,十年不见烽火,不闻干戈,五谷丰登,宫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妓,词臣狎客。公元964年,赵匡胤的六万宋兵进攻后蜀,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竟不战而溃,孟昶自缚出城请降,从宋军起兵到后蜀灭亡才六十六天时间。赵匡胤把祸事归罪于花蕊夫人,说女人是祸水。花蕊夫人变了脸色,很是气愤,对着赵匡胤吟了一首诗。常云梦朗诵: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

    “看来赵匡胤是个色鬼!赵燕淇愤恨地说。

    “赵匡胤见花蕊夫人美色,心津遥遥,最后他起了歹心,把孟昶毒死,将花蕊夫人占为己有。花蕊夫人只能任人摆布,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不得主。唉!初离蜀道时花蕊夫人已感到祸事不远,离恨绵绵,悲伤心碎,马上时时闻杜鹃。花蕊夫人诗句中说,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花蕊夫人先是被赵匡胤玩弄,接着又被赵光义欺凌,最后被赵光义弄死。花蕊夫人的心中在滴血!每当想到这些,我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酒后写上几句《临江仙·蜀中花》。常云梦吟诵:

     染醉锦官花解语,青城艳蕊歌声。奢靡孟昶蜀都中。宋军来灭蜀,转瞬降出城。

     蜀道别离心欲碎,尤闻杜宇悲鸣。三千宫女梦魂惊。途中哭血泪,十四万啥兵?  

    “南唐也已灭亡,李煜已被押在汴京,南唐的一切也都归赵匡胤所有了。李煜比孟昶幸运,赵匡胤没有那么快对他下毒手,他开始写起来亡国诗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最终也是被赵光义鸠杀。魏淇滨接话。

    “南唐后主李煜是爱情圣手词学宗师,赵匡胤的政治,李煜根本不懂。对中国历史来说,李煜个人的悲剧,却是中国历史的喜剧,历史的推进总是以许多人的牺牲为代价。李煜虽然没有当好皇帝,但他的词却留给了后人。常云梦继续。

    “后蜀后主孟昶和李煜,有许多相似之处。都作了亡国之君,都是文化名人。可孟昶没有太多有影响的个人作品传世,而李煜的亡国诗词则非常打动人心。孟昶到开封后很快被毒死,历史没有给孟昶时间去创作亡国诗篇,而李煜则在开封活了几年,有充裕的创作时间。赵燕淇接续。

    “孟昶有花蕊夫人,李煜有大周后、小周后,都留下了佳话。假如不亡国,他们与女人的故事就不会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剧,而只能给人谈资的话题。亡国的悲剧成就了他们二人,但李煜说到底只是个文人而已,孟昶则首制文人词曲集、首开画院、大规模勒石刻经和保留下南管音乐,孟昶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更显赫的位置。付伾岚说。

    “北宋征服了南唐和后蜀,玩弄了南唐后主李煜和后蜀后主孟昶,北宋的历史与南唐和后蜀是何曾相似。北宋的历史是汉族的一部屈辱史,徽宗赵佶、钦宗赵桓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中国历史上汉族皇帝对少数民族最屈辱的一幕,就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而扮演屈辱角色的正是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常云梦接着吟诵:

    兵变陈桥,建宋朝一世功劳。气昂昂头戴金冠,光灿灿身裹龙袍;威赫赫龙庭高坐,心颤颤江南命保。凤阁龙楼转眼倾倒,再休提梦里逍遥。只管尽贪欢,落荒迁,改南朝把山河舍掉。靖康耻,中华历史遭讽嘲,被虏略北国坐囚牢。问苟且偷生可安好?有多少滥事儿留与后人耻笑。  

    北宋军事软弱的问题,有识之士早在北宋初期就意识到了。王安石变法,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但王安石并不敢改变赵匡胤制定下来的根本制度,因为改变制度,将动摇皇权。王安石只能是在财经上做文章,所以他的变法,只是隔靴搔痒,最终解决不了军事软弱的问题,失败就在所难免。周颂鹤接话说。

    “徽宗被虏,在北上途中看到杏花而作的《宴山亭》词,被后人誉为血书,相思极苦,哀情哽咽。我看了这段历史,也写了几句,以慰藉几位伤心皇帝的在天不散之魂,也想使后人能感悟点什么。常云梦说。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