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志》都搞不清黎阳仓在哪儿,这个浚县人是怎么确定了它的位置的 《浚县志》都搞不清黎阳仓在哪儿,这个浚县人是怎么确定了它的位置的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古今名人 - 当代名人 - 《浚县志》都搞不清黎阳仓在哪儿,这个浚县人是怎么确定了它的位置的
《浚县志》都搞不清黎阳仓在哪儿,这个浚县人是怎么确定了它的位置的
 
作者:浚县广播电视台  加入时间:2018-1-18 23:39:28

浚县广播电视台2018-01-17

 

先了解一下黎阳仓

黎阳仓位于大伾山北麓,为国家性的官仓,入选201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黎阳仓对佐证浚县隋唐大运河历史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起到了重大作用。

黎阳仓仓城东西约260米,南北约280米,已探明粮仓中心区仓窖84座,占仓城面积的五分之四。限于实际条件和民房所压,还有未勘探区域,实际仓窖数量可能会超过这个数量。以84个仓窖平均容积计算,总储粮约3360万斤,可供8万人吃1年。

总体上看仓窖排列规整有序,大小不一,小的直径8米左右,大的14米左右,最常见的10米左右,现距地表最浅4.5米左右,最深7米左右。仓窖口一般处于大型夯土台基之下,仓体皆成圆形,口大底小。

黎阳仓在隋朝建立,主要是隋唐时期使用。至于唐代中晚期黎阳仓因何而废,尚无科学依据。到北宋时期,隋唐黎阳仓仓窖之上,又曾建造了地上粮仓,地上粮仓约废弃于北宋末年。

仓窖示意图

黎阳仓到底在哪里

现在,黎阳仓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2003年以前,还真确定不了黎阳仓埋在哪里。因为年代久远,有关黎阳仓的史料文字很少,而且一句半句地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而且所说位置不一。

那么,黎阳仓究竟在哪里?一位有心的浚县人,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大海捞针,确定了黎阳仓的位置。这个人就是刘会喜。

下面是刘会喜讲述的有关研究黎阳仓位置的经过——

讲 述

黎阳仓遗址

一次,与马金章等朋友闲聊,说起黎阳仓话题,一朋友说:“刘会喜对黎阳仓的发现有很大贡献,没有刘会喜的研究,考古队还不知道应该在大伾山勘探还是在同山勘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时马金章正准备编第八集浚县文史资料,觉得这个事儿很有意义,当场要我写写对黎阳仓关注、研究的情况。其后两次打电话催问,推辞不得,只好简述经过。

用圆形的绿植造型展示84座仓窖的轮廓

我最早关注黎阳仓是1985年,当时县志办编辑分工,由我负责浚县志辨讹篇编撰。辨讹就是对一些有争议的、错误的观点认识进行考证,还原历史真相。当时所列的题目有子贡籍贯、顿丘城位置、黄河故道位置等十几个,其中就有黎阳仓位置的考证。这些都是对浚县来说很重要历史上又有很大争议的问题,黎阳仓的位置就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浚县西南三十里同山南麓,或者说在浚县西南。如《辞海·地理分册》《古今地名大辞典》等。一种说法在浚县大伾山北麓,如《通鉴纲目质实》记载:“黎阳仓在大名府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麓,乃隋文帝所置。”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是这个观点。这个问题,外地人搞不清,浚县人也搞不清,历代《浚县志》,也多将史书所记罗列,不作分析评定。同山与大伾山虽同属浚县,但前者在小河镇,后者紧临县城,二者相距17公里,很有必要考证其正误。

铺设的栈道

我查阅浚县旧志、地名词条、二十四史、水经注、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很多资料,这些多数都是繁体字文言文,有的甚至没有标点。当时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硬是借助工具书,反复研读,尽量把这些资料弄懂吃透。正史的记载太过简单,地方史料相互矛盾,甄别分析、梳理思路相当困难,经过半年多时间总算将黎阳仓等十几个问题分别撰写一文,完成辨讹一篇。但是受时间和条件制约,这些考证文章多数论据不够充分。县志定稿时,辨讹一篇被去掉了。浚县志记述黎阳仓位置时也仍然把大伾山和同山两种观点并列。

1990年县志出版后,县志办人员重新分工,成立年鉴组和专题研究组,我任专题组组长。当时郑永立主任布置的研究题目是子贡和顿丘两个问题,我认为黎阳仓位置的研究很重要,隋文帝设立的国家粮仓,通过黄河向京都长安运送粮食,隋炀帝开挖大运河之后,又成为运河沿岸漕运重地,而且作为国家粮仓一直沿用到宋代,特别是隋末唐初,多次战斗都是因黎阳仓而起。因此我私下没有放弃黎阳仓位置的研究,见到相关资料收集研读,重新对黎阳仓位置考证一文进行了梳理。这时我已坚定认为在大伾山北麓,不在同山,但仍感证据不够充分,特别是对徐世绩放弃黎阳城“西保仓城”和为了黎阳仓争夺却在同山打了一仗两个问题没能做出合理解释。论文稿又被我放到了抽斗里,这一放放了十来年。

展示厅外

再次研究黎阳仓,我已经到旅游局工作了。头两年搞过宣传,当过办公室主任,工作非常忙。2003年工作调整,我到了一个轻松的岗位。浚县旅游宣传花费很大,但效果甚微,我感觉景点本身不够亮,如果有一个景点很出彩,大家都知道,只要一点题就能被观众记住,能引来游客就好了。我想到了黎阳仓。有时间了,何不把黎阳仓位置搞清楚,说不定能给大伾山增加一个景点。于是又开始了黎阳仓的研究。

就在这时,旅游局要出一本大伾山文化研究的论文集,请来河南、河北等地文物专家考察,撰写论文,由我负责编纂。就在这些专家的论文中,我得到一条有关黎阳仓的资料线索,《资治通鉴》载:后晋开运二年春正月,“张从恩等议曰:以相州粮少,不若引军就黎阳仓,南依大河以拒之,可以万全”。大伾山南依黄河,此所说黎阳仓应该就在大伾山。温玉成的论文是考证大石佛的,文中引用了元代王恽的《游东山记》中的资料。这里的东山就是大伾山,我们觉得这篇文章很好,要收进论文集,我跑到河南省图书馆查到并复印过来。没想到的是,这篇游记也提到了黎阳仓,“遥经北麓,穿苍(仓)城,按观隋唐廪lǐn制”。廪制是指粮食仓储制度,到仓城中看隋唐时的粮食储存制度,这仓城肯定是黎阳仓。王恽是汲县人,留心乡邦文献,还撰写了《汲郡图志》,汲县距黎阳不足百里,王恽对黎阳的历史风物应当是熟悉的。他游大伾山时,距黎阳仓废止时间不过百余年。他的记述,不仅证明了黎阳仓在大伾山,而且限定在大伾山北麓。

漕运码头展示厅外的青瓦铺设的河道轮廓

增加了这两条资料,我的论据更充分了。再通过仔细研究,又解决了徐世绩西保仓城和李密与宇文化及在同山大战的疑问。就这样我的论文《隋唐黎阳仓在浚县大伾山北麓》完成了。论文5000多字,以大量的文献论据和严密的分析推理,既论证了黎阳仓不在同山,又论证了黎阳仓在大伾山,同时找出了黎阳仓在同山这一错误说法形成的原因。

论文完成后,分别寄给郑州大学温玉成教授和南开大学朱彦民教授,两位老师看后都回信给予充分肯定,并建议抓紧发表。我寄给《中州今古》杂志社,2003年第四期予以刊发,并被中国唐史学会收入《2003年隋唐五代史论文索引》。2004年李红军记者采访了我,在《大河报》厚重河南栏目用一整版的篇幅介绍我和我的这篇论文。2006年该论文获河南省社科三等奖。随着这篇论文被媒体和网络广泛传播,黎阳仓在大伾山北麓的说法得到公认,在同山的说法渐渐地销声匿迹。

展示厅内的仓窖遗址

2007年,国家启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浚县黎阳仓作为大运河浚县段重要遗产点被提上重要位置。

2011年8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制定的《鹤壁市大运河保护规划》将黎阳仓遗址列入保护规划,并对其价值作了充分肯定:黎阳仓是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最大的官仓,是隋代漕运的历史见证;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对于研究我国隋唐时期官仓管理制度、漕运情况、农业经济及田赋制度、大型仓城建筑的特点、粮窖结构、储粮方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仓窖遗址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大运河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黎阳仓对大运河申遗着重大的意义,国家投入资金要对黎阳仓进行勘探和发掘。

11月,河南考古队进驻浚县,开始在大伾山北麓钻探黎阳仓,经过半年多钻探发掘,发现仓窖80多座,最大的口径达14米左右,在仓底发现粮食长期深埋形成的碳化物。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地方史志工作者,居然为国家大项目做出了贡献。





 

 
     
《浚县志》都搞不清黎阳仓在哪儿,这个浚县人是怎么确定了它的位置的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金章  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