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兴衰黎阳仓 阅尽兴衰黎阳仓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阅尽兴衰黎阳仓
阅尽兴衰黎阳仓
 
作者:河南日报记者 赵慎珠  加入时间:2017-3-10 20:08:05

 2016-08-12 

黎阳仓,一个史籍中屡屡提及,却又着墨不多的隋代官仓,5年前随着考古挖掘才展现在了世人面前。那鳞次栉比的近百个地下粮仓,勾勒出了它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记录下古人的匠心独具巧捷万端。

2014年,黎阳仓遗址作为隋代运河漕运的历史见证,被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遗址发掘区域俯瞰    文/本报记者 赵慎珠

战略重地 兵火不断

黎阳仓遗址位于鹤壁市东南的浚县城关镇东关村,它东临黄河故道,西距卫河约1.5公里。而其东北1公里处,便是古黎阳城遗址。

7月26日正午,烈日炙烤大地,脚下暑气蒸腾。遗址安宁祥和,一片静寂。然而1300多年前的隋末,因为这个官仓,这里曾一次次燃起战火,隋王朝的命运由此出现了拐点。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汹涌的黄河水泛滥成灾,河南、山东两地哀鸿遍野,每天都有数万人饿毙。村落、陌头、道边,随处可见饿得皮包骨头的人们,正寻觅一切能够果腹救命的东西。

那时瓦岗军的首领李密正带兵攻打洛阳,军师徐世勣向他献计:“天下大乱,本为饥馑,今更得黎阳一仓,大事济矣。”

9月,李密派徐世勣领兵五千,袭破黎阳仓,开仓赈济饥民。因为有粮可食,10天内就有20多万人投靠了瓦岗军。

瓦岗军开仓放粮

得粮者得人心。占领黎阳仓的瓦岗军势力迅速扩大,几乎占据了中原的半壁江山,就连李密的讨隋檄文也写得激情满满:“既得回洛,又取黎阳,天下之仓,尽非隋有。四方起义,足食足兵,无前无敌。”

政治风云瞬息万变。短短一年后,叛军首领宇文化及就在扬州杀了隋炀帝。他深知粮食的重要,准备渡江北上,意欲夺下黎阳仓,再挥师剑指洛阳。

想拿下有瓦岗军2万精兵把守的黎阳仓,可没那么简单。宇文化及几次攻坚无功而返,誓要决一死战。双方大军从早上战到了晚上,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可谁也没能占了上风,双双损失惨重:宇文化及损兵折将,逃向了河北的魏郡;瓦岗军元气大伤,李密被流箭射中,从马上跌落下来,多亏秦琼相救,才保住了性命。

又是一年,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趁机攻下黎阳,占了粮仓,势力范围扩大到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窖深粮足的战略重地黎阳仓,成为各方角逐时的筹码,在隋王朝跌宕的大局中演足了戏份。

沉睡千年 终被唤醒

古代的运输条件非常有限,水运是大型粮仓设置的决定性因素。《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诏沿河置仓,运粟以给长安(今西安)。”

河,指的就是黄河。按照这个诏书,隋王朝分别在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位于今洛阳市),陕州置常平仓(位于今三门峡西),华州置广通仓(位于今陕西华阴),几个粮仓逐次转运,供应京城(今西安)粮食。

之后,回洛仓(位于今洛阳隋唐城东北)、黎阳仓,河阳仓、常平仓、广通仓与兴洛仓(又名洛口仓,位于今河南巩义),并称隋代六大官仓。

黎阳仓复原图

隋代兴盛的黎阳仓,在唐宋两代依然重要。

转眼到了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那年先是黄河泛滥,而后改道。水路不再,黎阳仓被逐渐废弃。清代《浚县志·漕运》引用《通鉴纲目质实》记载:“自政和(公元1111年-1118年)后,河易故道,始废。”

因河而兴,又因河而废,兴盛500多年的黎阳仓留在了历史的深处。此后朝代更迭,世事变迁,一天天风吹沙盖,黎阳仓终被湮没,“封存”于黄土之下,了无痕迹。

浚县文物旅游局的刘会喜说,《通鉴纲目质实》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等史书说黎阳仓在大伾山北麓,《辞海·地理分册》和《古今地名大词典》等典籍说它在浚县西南的同山南麓,史籍浩繁,众说不一。

2009年大运河申遗工作启动。黎阳仓是大运河上永济渠沿线规模最大的古粮仓、大运河申遗的重点之一,找到它对申遗成功不言而喻。经历一段曲折艰辛,两年后,考古队终于确定了它的准确位置。

2011年岁末,一个北方寒冷的冬日,大伾山脚下这一片被确定为遗址的空地上,西北风似乎比别处来得更猛烈一些。

遗址发掘出土的带“官”字款板瓦

考古挖掘现场却是热火朝天,这一次发掘与以往大不相同,现场没有精美的棺椁和丰厚的陪葬,专家们注视的只是一个圆形大坑;现场也比其他地方更为壮观,因为它曾经是一座城。

厚厚的土层被一点点清理,一个个圆形大坑的轮廓逐渐显现,1400多年前建造的国家粮仓越发清晰起来。

挖掘工作整整持续了12个月,完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挖掘面积。现场显示,黎阳仓仓城依山而建,在东西宽260米,南北长约280米,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范围内,粮仓遗存共有92处(更多的有待进一步勘探)。仓窖东西向排列整齐,南北向成排分布,南北有10多排,每排一般东西方向有3至5个,窖口直径绝大多数在10米以上,仓窖深度达6米左右。

海量重仓 国之命脉

午后时分,酷暑难耐,蝉鸣声嘶,粮仓遗址上野草疯长,一不小心,就会被枝蔓挂住脚面。绕着1000多米的周边走了一遭,湿透衣衫。

遗址地形南高北低,北部较为平坦。南部自西向东呈阶梯形,东侧有近2米的断崖,断崖处埋藏着许多砖瓦残块。浚县文物旅游局的刘现中用手轻轻一扒,就抓出了绳纹瓦和方格纹瓦的碎片。

现场看到,有3个考古挖掘出来的仓窖,搭盖了房屋,供访客参观。已经探明的仓窖,在原位置上种了满满一圈不到30厘米高的小龙柏作为标识。测量显示,这些仓窖中,最大的直径12米,小的8米。

仓底发掘现场

被展示的仓窖由护栏围起,向下望,是一个圆形坑,直径8米,窖深4.5米,坑底是黄土层,土层表面铺有一层苇席。探明的还有一个更大的仓窖,直径14米,窖深7米。浚县副县长裴顺昌说,隋唐时代的粮仓是地下仓储式,所有仓窖都是口大底小,是当时广泛使用的一种粮仓制式。

“依照目前已经确定的仓窖平均容积推算,黎阳仓的总储粮,至少是1600多万公斤,够8万人吃一年。”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海旺说。

凝望这近百个粮仓和6米多的深层黄土,历史的断章碎片扑面而来。

黎阳仓建成28年后的那个7月,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隋炀帝命令将黎阳仓、洛口仓各仓的粮食运至涿郡(今北京),准备攻打高丽(今朝鲜)。满载粮食的船只,在波澜不惊的水面上首尾相连,绵延千余里,《资治通鉴》记录下了这一个壮阔的场面:“舳舻相次千馀里,载兵甲及攻取工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

黎阳仓西濒大运河的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非常方便,它不仅是隋炀帝东征辽东时的粮食和军用物资供给基地,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后来远征辽东时的大后方。

粮食被历代王朝视作命脉。隋代大型粮仓数量多,库藏数量大,是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所无法相比的。《贞观政要》记载,隋代开皇时的粮食,足够870万户人口吃上50年。

黎阳仓等大型官仓,不仅仅是粮食存储,更是维护国家稳定的法器:粮价低的时候,国家会大量收购粮食,囤于粮仓,保障农民收益;饥馑之年,粮食紧缺粮价高的时候,国家会适度开仓放粮抑制粮价,保障百姓基本生活。同时,皇室消费、赏赐,尤其是百官俸禄和军粮储备,也无一不与粮仓相关。

可惜的是,黎阳仓外有城墙,严密把守,没有人能够为它准确“画像”,仅宋代张舜民在《画墁集》中有一句记述:“予尝登大伾,仓窖仍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

插图/山鸿跃

专家们按照时间推测,张舜民看到的,应该是刚刚废弃的黎阳仓。但仅仅是这一句话,就可以想见,漫山遍野全是粮仓,每个仓窖存粮十万石,那景象该是何等的壮观!

智慧构造 别具匠心

现代化的粮库需要依靠精密仪器,才能做到恒温恒湿,一千多年前的粮仓,如何才能保证粮食长久储存,不会发霉变质?

古人的那一份匠心与精巧,留在了层层叠叠的黄土上。

黎阳仓所在的大伾山北麓,土质纯净,直立性强,排水便利,仓窖建在高处,就原地势略加平整,挖掘而成。刘海旺说,仓窖的坑底,用木板圆形拼接、平铺;周边则是用竖向木板,由下而上拼合固定,然后用火烘烤,除去湿气,再铺上草、糠和苇席。

仓窑空仓示意图

窖口的周边,设置多个木柱,窖底立一中柱,沿顶端把它们连接起来,在上面做出圆形伞状的窖顶。粮食填满后,再铺上席子,堆糠垫草,用厚厚的黄泥、青泥膏等密封,最后用谷草拌泥,围墙、搭顶。密封好的粮窖顶端呈圆锥形。在这样密封的仓窖里,粮食最长可以存储9年。

含嘉仓是唐初第一大粮仓,在今天洛阳市老城北部。1969年含嘉仓被发掘时,考古人员在一个仓窖中发现了25万公斤北宋时期存入的谷物。这些谷物虽然已经炭化,但大多颗粒完整。古人高超的储粮技术由此可见一斑。

隋唐时期的窖穴形粮仓,到了宋朝转成了地上粮仓。在黎阳仓的考古土层中,能明显看到两种不同的遗迹,这些遗迹,为研究古代的两种储粮方式,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浚县所在的古代黎阳地区,土地肥沃,灌溉方便,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之称。千年以后的今天,浚县依然是我省的粮食高产地区。去年,浚县粮食总产量近7.6亿公斤,是黎阳仓已经发现总储量的48倍。

曾经的黎阳仓,兴衰沉浮早已随风而去,而粮食之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康的重要意义,我们时时不敢忘记。

来源:《河南日报》2016年8月12日11版





 

 
     
阅尽兴衰黎阳仓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