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世袭翰林府 走进世袭翰林府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探索创作 - 文艺作品 - 走进世袭翰林府
走进世袭翰林府
 
作者:郭如民  加入时间:2017-3-4 12:20:09

2017-03-04 10:05:59 

原文地址:走进世袭翰林府作者:郭如民

世袭翰林府为浚县历史名人子贡后裔、皇封世袭翰林之府邸,也是浚县古城内最具魅力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随着古城保护项目的实施,世袭翰林府得到了全方位的修缮和文化挖掘,让我们一同走进世袭翰林府,去领略它丰厚的文化魅力。

世袭翰林府的历史变迁

世袭翰林府原位于浚县城内南大街黎公祠(即子贡祠)附近,清光绪年间迁西大街今址。今世袭翰林府坐南面北,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两院占地2130平方米,有房屋16座。东院为第八任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端木广恕的居所,前后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七门相照,东西两侧对称分布。临街过厅5间。前院东西两侧各3间出厦厢房,正面为3间出厦正厅。经正厅向后过穿堂屋进入后院。后院东西配楼各3间。正南有主楼5间。西院为端木广恕的弟弟端木广仁的居所,建筑布局与东院像似。解放后,端木后裔移居他处,世袭翰林府由县政府收管。东院先由县医院占用。1964 年,县医院搬出改由县集体工业联社占用。1975年,县集体工业联社搬出,由集体工业联社家属占用至2013年。2002年,世袭翰林府由浚县集体工业联社移交浚县文物旅游局。世袭翰林西院解放后至2013年由县房产管理部管理。1995年8月,世袭翰林府被公布为浚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月,随西街村传统民居被列入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世袭翰林府端木姓家族为历史名人子贡后裔

端木姓始祖子贡(公元前520年~前456年),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黎(今浚县)人,17岁拜孔子为师,深得孔子学说真谛和儒家思想精髓,成为孔门高徒,位列十哲。子贡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开创了战国纵横家之先河,不仅为传播儒家学说做出了突出贡献,还留下了尊师重道的千古佳话。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并成为中华儒商鼻祖。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端木子”。

第一任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端木谦

端木世袭翰林始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止于民国初(民国年间改为奉祀员)。

第一任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端木谦,为端木子贡六十九代后裔济宁州奉祀生端木秀第四子,字吉六,号霁青。原亦为奉祀生,在曲阜主持子贡庐墓堂的祭祀事务。每逢春秋丁日祭祀,便赴浚县祭扫。见祖祠祖墓荒凉,目击心伤,呈报大名府,要求回浚县守祖墓、修庙宇、栽培树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冬,康熙帝巡幸孔林,端木谦于孔林子贡庐墓处得见康熙帝。“皇上清问,准其奉章。”端木谦回到浚县定居。

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南巡回銮,端木谦面圣,特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正八品待遇),主奉祀事。

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二月初七日,康熙帝西巡回銮,在淇县召见端木谦。初八日在宜沟子贡庙,奏请皇上题书匾字。至磁州杜村铺,康熙帝亲书“贤哲遗庥”四大字,并特遣皇子送至浚县并祭祀子贡庙祠。

端木谦得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之后,呈文蠲免了浚县端木本族丁差,归正了祖墓祭田,每年赴京参加康熙祝寿活动。三承顾问,从容奏对,使端木家族再获荣光。

端木谦之后,端木家族世代承袭。第二任端木派,端木子贡七十一代孙,字潢来,雍正四年(1726)承袭。第三任端木本盛,端木子贡七十二代孙,字青万,乾隆十七年(1752)承袭。第四任端木元庆,端木子贡七十三代孙。第五任端木毓振,端木子贡七十四代孙,字洪声,嘉庆六年(1801)承袭。第六任端木传诗,端木子贡七十五代孙。第七任端木继敏,端木子贡七十六代孙。第八任端木广恕,端木子贡七十七代孙。第九任端木昭琛,端木子贡七十八代孙。

世袭翰林府的客会正厅

客会正厅是端木嫡系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开读诏旨、接待政府官员、申饬祖规家法以及节日、寿辰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正面带廊,圆木明柱。明间门额悬“农山贻居”金字木匾。“农山贻居”源自“农山言志”典故,表现了端木始祖子贡卓越的外交才能。室内正中设屏风,上部悬匾额“瑚琏品格”,表现了端木始祖子贡的优秀人品。屏风前有桌案及案上摆件。两侧置八品官衔仪仗。东西山墙分别悬木匾:“结驷连骑”、“分庭抗礼”,表现主人热情待客之道。

世袭翰林府内的地道暗室

世袭翰林府内有一个地道暗室,地道口位于东院穿堂屋内东端屋角处。进入地道通过约10米长的砖砌通道可进入暗室,暗室约1间屋大小,正处于后院正中地下。据世袭翰林府后人介绍,地道口隐蔽在床铺下,1938年3月29日,日军攻破浚县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浚县惨案”。当时端木家人藏身地窖内躲过一劫。端木家亲戚、浚县著名抗日先驱常仙甫(1888-1946年,名玉堂,字仙甫,号老仙,浚县屯子镇裴庄村人,是浚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急先锋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曾也在此躲过日军追杀。

世袭翰林府内的石印局

石印局位于世袭翰林府东院门房内,系端木子贡七十八代子孙端木昭璠(字奂若)创办于光绪末年,主要印制各学堂、私塾所用儒学启蒙读物及衙门布告、告示等,也印制经官府特许的“执照”。该执照俗称“照”,是端木家族向拜师入门的儒学弟子颁发的凭证。凡持有此“照”的弟子便获得了特殊身份,受到各级衙门及地方的关照。石印局当初开办时从业人员仅有3人。1952年,石印局搬迁到道口镇。





 

 
     
走进世袭翰林府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