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笔记 “大赉于四海”的钜桥镇 乡愁笔记 “大赉于四海”的钜桥镇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乡愁笔记 “大赉于四海”的钜桥镇
乡愁笔记 “大赉于四海”的钜桥镇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5-9-21 15:58:14

(2015-09-20 11:04:49)

“大赉于四海”的钜桥镇     笔记2015年9月17日

    奉上司命,尊朋友嘱,今与文友会喜、张会、如民及女儿马珂,赴淇滨区助写“四古”(古城古镇古村古民居)书稿。午饭后小憩,14点赶至钜桥镇调研采风。

 康熙年间南寨门匾额“古钜桥

    时间尚早,镇机关还没到正常上班时间,不便打扰。会喜和熟人刘明章打电话,三五分钟后,刘老师赶来。他是个钜桥通,曾主编80万言的《钜桥志》。讲明来意,我们跟随刘老师踏勘。古钜桥厚重的历史,一页页展开。

    镇名,很有来头。殷纣王帝辛曾在此处设立中华第一大粮仓,《史记·殷本纪》载:“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前些天乡友小芳看我写淇门镇的博文,留言惊叹“又一龟型”镇。钜桥,也是龟状椭圆形地理走势,街巷格局。古镇大十字街北20米处突兀隆起,分别向四周倾斜,民居依地势呈阶梯式营建,条条胡同通向大街,总体地势西北高于东南5米左右,地表水势由西北顺沟沟壑壑流向东南入排水沟。

刘芬章老宅北主楼

    清时每条街建两道寨门,寨墙围长5里有余。内寨门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修,东寨门石匾额“咏浚郊”;南寨门石匾额由名家山西孙超书“古钜桥”;西寨石匾“瞻淇澳”;北寨南向石匾“映南极”,北向石匾“北拱帝都”。镇民渐增后,人们逐渐在寨外筑屋建院,同治元年(1862),修外寨墙,墙外环筑护寨沟。东西南北修第二道寨门并镶嵌石匾:东寨门“义气勃发”,南寨门“智勇兼钜”, 北门“潆波环桥”,西寨门“太平蕴粟”。四石匾字尾藏“发钜桥粟”,正应《尚书·周书·武成》载“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的典故。

 同治年间西寨门匾额

     东大街有碧霞元君行宫;南大街有土山,山上有台庙,西南有迎福寺;西街有财神庙,远都观和三官庙,西北有菩萨庙;北大街有玄天上帝庙和天齐庙,北寨门外还有东岳庙和崔府君庙,中部有土地庙。

    村中散落着石经幢,石香炉,碑首,各式柱础石,柱顶石,石狮门墩,石磨盘,石碾,石磙等。

迎福寺建筑残件

    石塔一对:窣堵波形式,建于宋至和二年。下为须弥座,四周中央刻兽首,四隅刻侏儒。塔身正面刻一神龛,门左右各刻一武士,双手持剑拱与胸前。龛额刻铺首,一佛坐于弥座。佛左右为菩萨,胸前有璎珞飘带。龛柱作龙形,似侏儒丞托,柱头上刻一兽,下刻莲花。佛像右刻“申子贡德”,左刻“井文莊作”。右面刻一佛两菩萨立于莲花墩上,下刻五尊供养人像。左面刻三佛,背有佛光,下刻五供养人。背面为北,宋至和二年九月题记。其左右各刻方柱,上下两端刻仰覆莲,上蹲一兽,下由一人承托。现存浚县博物馆。

   石质舍利子棺椁 棺现存于财神庙,椁现存于迎福寺。

 迎福寺舍利子棺

舍利子石棺椁

    古钜桥南寨门门楣 现存于碧霞元君庙门口,上书“古钜桥”,

    靳步杰老宅  民国建筑,现存独楼一座,座东朝西,上下两层,面阔3间7.4米,进深4.8米。墙体砖石混砌,硬山板瓦覆顶。一层明间开门,青石门额,刻字已不可见,左右次间各辟方窗,青砖拱券,二层开有三个方窗,上部拱券形窗罩,两层墀头砖雕精美,花碱内刻有吉祥文字,花碱立柱雕刻花卉图案。

    鹿台遗址 在镇西南,两面濒临淇河,面积100余亩。

鹿台遗址文物碑

    据考古调查,是从新石器时期至两汉时期的长时期历史堆积遗存。当年殷纣王在原有土丘的基础上修建为鹿台。

    文化层堆积厚约3米。上层为两汉文化,下面依次为周、商、龙山及仰韶文化。遗址中文物种类繁多,有石斧、石镞、石锛、石镰,彩陶钵残片、鼎足、鬲腿,骨锥、骨簪、骨镞,铜镜、铁钺、铁钩镶等。鹿台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乡愁笔记 “大赉于四海”的钜桥镇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