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笔记 运河商埠 河朔古镇-新镇(上) 乡愁笔记 运河商埠 河朔古镇-新镇(上)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乡愁笔记 运河商埠 河朔古镇-新镇(上)
乡愁笔记 运河商埠 河朔古镇-新镇(上)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5-8-4 10:25:59

(2015-08-03 20:35:17)

    新镇位于浚县县城西南25公里,南临黄河故道,距长虹渠2公里,北紧傍大运河(卫河、永济渠)故道。

 

20世纪50年代大运河   一字长蛇的拖轮船队

    明《重修浚邑新镇通政桥碑记》载:“浚之新镇,则淇澳潺湲潆渺之区。《传》曰:‘河朔黎水,水之交汇也。'”今新镇呈长方形状,面积3.5平方公里。新镇为浚县西南方向的门户和交通枢纽,219省道从镇中心南北穿过。2013年6月,新镇被列入首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因河而兴的商埠古镇

    新镇元代称新安,系一60余户的小村,为驻军戍守处。并设巡检司于此。明初易名新镇。天顺八年(1464)设水驿站。随着卫河航运的兴旺,又从淇门搬来几家商户,市场逐渐繁荣,成为卫河重要码头、渡口和繁华商埠,改名新集,并在此设巡检司,负责浚县西南一带的治安管理。明崇祯三年(1630)《泰山行宫建旗杆碑记》记为新镇集。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李士琳改里为所,设新镇所,新镇为新镇所驻地。清嘉庆《浚县志》引《一统志》载:“新镇,在浚县西南五十里,接汲县界,府城为戍守处,元置巡司,明初裁,寻复置。”清同治元年(1862)修筑新镇寨。清光绪《浚县志·堡寨·新镇寨》记载:“同治元年(1862)庠生牛呈才、贡生霍凤林、监生张廷彦等监筑。”清光绪《续浚县志·方域·保甲》载,新镇所辖西街、东街、西门外、东门外、大南门外、小南门外等。民国十六年(1927)县公署改全县21所为9个区,新镇为第四区驻地,辖59个村庄。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为第三区。1949年为浚县人民政府第六区。1958年设新镇大队。1984年设新镇村委会。新中国建立至今,一直为区、公社、乡镇机关驻地。

新镇卫河大桥  20世纪70年代摄影

    新镇村现有18个村民小组,1897户,人口6323人。主要姓氏有牛、李、赵、郭、王、张、刘、孙、马、宋、丰、原、席、和、齐、崔等。

    元代始,新镇不仅成为大运河重要水路驿站,又是南北往来、运河上下的交通枢纽,日益兴旺的卫河航运,使新镇逐渐成为卫河上重要码头、渡口和繁华商埠。

    因新镇紧临卫河,又设有码头、渡口,自元代以来一直是商贸运输集散地。码头装卸货物应接不暇,镇内街道商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浮桥两岸坝头碑记》记载捐资修建新镇浮桥两岸坝头的商铺就罗列有天裕亨、三盛良、祥盛隆、昭远兴、全盛店、义太和、中恒德等40来家。在这些商铺中,除粮油店、盐店、药店、百货店、日杂店等商业店铺外,还有饭店、旅馆、茶水点等服务业店铺。民国二十五年(1936),全镇有商户246家,从商人员900余人。

    在几百年的商贸历史中,部分商家的业务越做越大,闻名遐迩,盛极一时。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五大“老字号”,分别是:三义堂酒行、中恒德药行、祥盛隆杂货铺、福生文钱庄和三盛良粮油行。中恒德药行聘请四方名医10多名,来此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祥盛隆杂货铺以经营百货为主,兼营煤炭,并为汉口、天津、信阳收购鸡蛋,人称“独断三行”。三盛良粮油店有千余石粮食作资本,营业房50余间,雇员26人,日营业额10石小麦,兼营烟酒、糕点及杂货。走进新镇街头,街道两侧的门面房鳞次栉比,各类店铺一应俱全,摊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随着时间的变迁,新镇逐渐发展成为新镇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如今的新镇集更加繁华,商贸活动更加昌盛。除日常集市贸易等经营活动外,还有定期的“会”或“集”。据统计,新镇集一年有8个“会”或“集”。会期分别为:农历正月廿七至二十九;三月十八;四月初一;四月初八;四月二十八;十月二十三至二十七;十一月二十五。众多的“会”或“集”更加促进了物资交流与文化流通。

    丰厚的运河遗产

    悠久的运河文化历史为新镇留下丰厚的运河遗产,主要有:运河故道、新镇坝墙、相关碑刻等。2013年3月,中国大运河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镇运河故道及相关遗存作为中国大运河卫河(永济渠)的重要遗产,成为国保。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新镇运河文化遗产价值也随之提升。

    运河故道。流经新镇的大运河始于东汉末年开凿的白沟,隋炀帝时开通永济渠,北宋时更名为御河,明初改称卫河并沿用至今,至20世纪70年代初断航,通航近1800年。大运河新镇段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漕运、政治、军事作用。《浚县志》中记载:“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1967年,卫河新镇段裁弯取直,河道北移1公里,紧邻新镇的一段河道成为运河故道,全长约3.5公里,基本保持通航时的状态。新镇运河故道对于研究大运河卫河(永济渠)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

 

河坝寨墙为一体的典型范例

    新镇坝墙。位于新镇北运河故道南侧驳岸上,为卫河驳岸坝墙与新镇北寨墙为一体的建筑遗存。始建年代不详。目前发现最早修筑坝墙的碑刻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重修石坝碑记”。清同治元年(1862)庠生牛呈才、贡生霍凤林、监生张廷彦等监筑。现存坝墙高4-6米,随卫河故道呈东西走向,长约1300余米。坝墙下部砌青条石,上部砌青砖,局部使用旧石碑、石碑座、残石柱等石构件砌筑。坝墙上部向南进村现存3处寨门,均有石漕,便于挡水。2010年11月,新镇坝墙被公布为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砌在石坝墙上的精美石雕件

    新镇码头。建国初期为浚县较大的五处码头之一(即道口、县城、新镇、淇门、屯子),为土码头,装卸点不固定,无固定船台。船舶于沿河附近水深岸陡处停靠、装卸。20世纪70年代末航运中段后,码头废弃。

    新镇渡口。在新镇集与新码头之间,始建于元,明清时期异常繁盛。原新镇寨北卫河南北均筑坝头,平时靠摆渡供行人南北通行,庙会来临前搭建临时浮桥。所谓浮桥,就是因为它是不固定的。过去每到庙会来临前一个月,全村的人都来修浮桥。浮桥的修法是:横跨河道每隔一米在河底里竖上一根大木桩,再把木板一块接一块地固定在成排的木桩上,行人便可在木板上行走。庙会结束后,为了不阻碍卫河船只航运,就把浮桥拆掉。现存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浮桥两岸坝头碑记》。1990年版《浚县志》记载:“新镇渡口在新镇集与新码头之间,始建于元,明清时期异常繁盛。五十年代有大型渡船1只,载重72吨,定员200人,可渡汽车。1969年新镇卫河桥落成,渡口遂废。”

    《重修新镇义渡记碑》新码头村孔令波和其叔叔孔祥胜前几年在新码头村一个涵洞上发现,现存于卫河故道北岸新码头村孔令波家。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首组成。碑座为梯形座,碑身、碑首连为一体,碑首雕二龙戏珠。碑座高0.68米,座底部横宽1米,厚0.63米;座上部横宽0.87米,厚0.50米。碑身高1.5米,宽0.67米,厚0.25米。碑首高0.75米。碑身上部断为两截,大部分碑文尚能辨识。碑立于明天启六年,讲了古渡历史、位置及其和两岸民众生活的关系。撰文者是和著名书法家王铎同朝为官的密友、户部郎中浚县人刘尚信。

    《重修新镇义渡记碑》是新镇镇古码头的实物见证,在目前发现的大运河浚县段碑刻文化遗存中,有着不可比肩的重要价值。

    《重修石坝碑记碑》 浚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此碑位于在新镇小北寨门西不足100米的运河故道坝墙旁。碑立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碑高1.6米,宽0.62米,厚0.18米。碑已断为两截。

    《重修浮桥两岸坝头碑记》 现位于新镇西街冉兆勇家,为前些年从坝墙处移此。碑立于清代光绪二十三年(1897)。高0.90米,宽1.20米,厚0.16米。碑文介绍了本镇旧有浮桥遗迹,同治年间略为小补,光绪二十三年(1897)新镇绅商、仕人等集资重修镇北卫河两岸坝头及浮桥的经过,后列捐资人名单。

四大王庙诗碑

    四大王庙遗址  位于西街西段路北,始建年代不详,20世纪60年代年废毁,遗址现存《新镇西街四大王庙诗碑》。诗碑曰:“大德同天地,威灵震九河。通商平雪浪,裕国奠鳌波。不羡元堂锡,那闻瓠子歌。雕甍飞彩色,百代荐牺牲。康熙庚辰年桂月。”

     (据郭如民先生文稿,照片由李成虎先生拍摄}





 

 
     
乡愁笔记 运河商埠 河朔古镇-新镇(上)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