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笔记 白马文化和关公文化的滥觞之地(下) 乡愁笔记 白马文化和关公文化的滥觞之地(下)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乡愁笔记 白马文化和关公文化的滥觞之地(下)
乡愁笔记 白马文化和关公文化的滥觞之地(下)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5-7-25 16:48:28

 (2015-07-24 21:23:06)

千年古刹佛时寺

    酸枣庙村东150米现有佛时寺遗址。据寺内现存碑刻记载,寺院居白马山崖下。佛时寺始建年代久远,寺内原存北魏、北齐两块儿造像碑是这个寺庙目前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

 现存河南博物院的佛时寺四面造像碑

     据民国年间《重修滑县志·金石录》中收录的北魏时期《□ □ □年白马坡佛时寺四面造像碑》推断,佛时寺的始建年代不晚于北魏。解放后佛时寺被辟为学校,20世纪70年代学校搬迁,寺内房屋被拆,物料用于新建学校。遗存碑刻存于佛时寺北侧李村群众家。2005年群众捐资在佛时寺旧址重建佛爷殿3间。李村群众家的碑刻部分被运回寺院。

佛时寺残碑座

    佛时寺寺院名子在历史上曾出现荒谬错误。《重修滑县志·金石录》在收录《□□□年白马坡佛时寺四面造像碑》碑文后加有按语:“年月寺名皆不可考。后人因题名内有“侍佛时”三字,与下“寺主”二字相近,遂误名为佛时寺。”

    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里现有一座来自浚县佛时寺的四面造像碑。该碑雕刻于北齐武平三年(572),原立于浚县佛时寺院东南隅,因其雕凿时间久远,雕凿内容丰富,被专家学者高度重视。1963年,造像碑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拟运往日本展览,因故留存北京。1965年,河南省著名文物专家周到、吕品到浚县佛时寺对北齐造像碑作专题调查,并在1965年第3期《文物》杂志上发表《河南浚县造像碑调查记》。1973年运至河南省博物馆收藏。现存河南博物院。碑为青石质,碑通高2.32米,方蹲坐,碑座有题铭文。碑身方柱形,四周分三层满刻高浮雕佛教故事画面,雕工精美,形象生动。碑顶为庑殿顶,屋脊瓦垄清晰可见。

遗址上2005年修建的佛时寺

    据村中老人讲,过去佛时寺规模很大,寺内和尚有一二百之多,全为武和尚。寺院个别和尚不守寺规,经常与附近村民发生冲突,引发村民不满并采取报复措施。一是村内规定,凡是想到佛时寺当和尚的村民必须经本村会首同意。二是破坏寺院风水。根据风水仙指点,佛时寺原为葫芦形,为断其根,在寺院附近建了两座窑。为缓解寺院与附近村民的关系。寺院立了一通戒律碑,对寺内和尚的有关行为规范作出具体规定,对不遵守寺规的和尚根据情节轻重提出了处罚措施。现佛时寺遗址仍存戒律碑。     据当地群众讲,在解放前,有个外国人来佛时寺盗窃这件文物,因碑身太重无法起运,后被群众发现,就把这个强盗赶跑了,造像碑被保全下来。

    佛时寺遗址周围现存大量残碑,对研究佛时寺历史及佛教在当地的传播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帝沙门称始于晋”碑。碑上、左、下部均残缺。碑名和年款缺失。残碑呈长方形,高0.53米,宽0.75米,厚0.21米。碑文介绍了佛时寺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善事杨广寿重修东西珈蓝殿金妆神像的经过。

    “严创”碑。碑右、下部残缺。碑名缺失。残碑呈长方形,高0.63米,宽0.88米,厚0.22米。年款为:“大清乾隆五十二年”。碑正面文字漫漶不清,不宜辨识。背面为重修佛时寺捐资名单和钱数。

被掩埋寺左前台坡处的戒律碑

    无忌者该会首不徇私情”碑(戒律碑)。碑上、左部均残缺。碑名和年款缺失。残碑呈长方形,高0.65米,宽0.82米,厚0.21米。碑文公示了有关寺规戒律。碑文显示,“……无忌者,会首秉公不徇私情,轻者逐出,重者禀……”,还显示,“和尚预收徒须先知会首”等。

    “□□佛时寺碑志”碑。碑左部和下部残缺,碑面上部漫漶不清。年款缺失。残碑呈长方形,高0.60米,宽0.78米,厚0.20米。碑文介绍了佛时寺所处环境和维修经过。碑文显示“而居白马山崖下临”、“茂林苍苍森森”等字样。

    “同归”碑。碑左部和下部残缺,残碑近似长方形,高0.4米,宽0.5米,厚0.2米。碑面上边部题:“□□同归”,其下为“□□□□首督工事”,年款为:“时大清道光二十五年”。碑正面为督工人员名单。背面为捐资人员名单。

    “万世”碑。碑右部和下部残缺,残碑为长方形,高0.70米,宽0.85米,厚0.22米。碑面上边部题:“万世□□”,年款为:“大清咸丰七年岁次丁巳秋九月”。残缺题记介绍了撰写碑文背景及撰文人谦虚之词。后为捐资情况。

    地亩碑。碑上部和右部残缺,残碑为长方形,高0.55米,宽0.86米,厚0.22米。年款缺失。碑文介绍佛时寺地亩情况。

    线雕石桌面。正方形,边长0.62米,厚0.18米。四个侧面线雕麒麟、狮子、豹子等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庑殿顶塔帽。一对,现作柱础使用。底方形边长约0.45米。庑殿顶坡面线雕动物图案待考,顶部有文字待考。

刻有花纹文字的庑殿顶塔帽现用作柱础

白马寻根

    白马,犹如山西洪洞大槐树,根植了一种深厚的“移民情结”。岭南“白马现象”与中原“槐树现象”异曲同工,都是历史的回音。秦始皇平六国后,派员定“百越”,谪中原50万人戍守岭南,屯居邕钦廉三州,至北宋皇祐年间及南宋初期,又有大批北民南迁。这些北方移民的后裔,自称“祖先从白马来”。宋皇祐四年(1052)五月,侬智高率兵攻占邕州城,杀知州陈珙等千余人,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封官拜爵。宋王朝派狄青率大军前来征剿侬智高后,留军戍守,驻扎在南郊一带,实行屯田。宋军将士久戍邕城,与当地壮民通婚,在此安家落户,解甲为民。赵宋后亭子、白沙、上尧、老口、坪南(后改为平南)一带的村落,是当地留守将士的后裔建立的;也有的从是山东白马苑(山东古指太行山东。白马苑指今滑县,包括浚县善堂镇南部)迁来的,至今已有76代。宋熙宁年间,交趾李朝派兵攻占邕州,宋王朝任命陆逵、赵禼为正、副招讨使,率领10万大军南征,击溃交趾侵略军,收复邕州后,又留下一批军队戍守,以加强邕州的防务,其中有一部分将士落籍南宁。岭南的谭、黄、龙等姓后裔都以白马为祖根地。解放前后,有不少岭南人陆续来到白马寻根。

白马文化与文学创作

    白马津为古黄河的重要渡口,历代的达官显贵、文人骚客自此往来于大河南北时,留下了无数的千古名篇。魏黄初四年,曹植在处境险恶、心情悲痛的情况下被迫与弟曹彪分别,悲愤而作《赠白马王彪》;魏王粲在“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行军途中作《从军诗》;南朝张正见徘徊在黄河岸边,望 “金堤分锦缆,白马渡莲舟” 而《公无渡河》诗成;唐王维在《至滑洲隔河望黎阳怀丁三寓》诗里发出了“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的慨叹;唐高适的《夜别韦司士》展现了这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特有的景象;唐刘禹锡在《和滑洲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中描绘了“白马津头春日迟,河洲归雁拂旌旗。柳营唯有军中戏,不似江南三月时”的景色;李嘉佑在此而作的《赠卫南长官赴任》成为他众多赠别诗中的名篇。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作《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三:“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另有唐岑参的《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宋欧阳修的《初见黄河》,清王鼐的《白马灵津》等等。最著名的还是诗仙李白的《白马津》。公元752年,唐代大诗人李白跨马背弓带箭来到白马津,准备北渡黄河,游历幽燕。李白站在渡口,大风骤起,频频吹起他的衣袖,坐骑昂首向北嘶鸣。李白顿然生情,迎风高吟《发白马》:“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这一篇篇优美诗作形成了独特的白马“津渡诗”文化,白马津也因此闻名古今。

    白马坡因关羽斩颜良而成为著名的古战场而载入史册。颜良墓也成为后人凭吊古代战将、缅怀武圣关羽威武风采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文学创作的宝贵资源。《三国演义》第25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艺术地再现了此次战事。关羽斩颜良成为《三国演义》最精彩、最著名的篇章之一。

    剧作家根据史料和《三国演义》第25回的故事情节,改编成京剧《白马坡》(亦称《斩颜良》)。《白马坡》成为京剧长演不衰的传统剧目,京都人称为“骨子戏”。不仅如此,随后徽剧、滇剧、秦腔、河北梆子、豫剧等剧种,无不争着上演《白马坡》。《白马坡》成了中国“梨园经典”。

   古老习俗散路灯

    在酸枣庙村,至今还流传着散路灯传统习俗。据村中老年人讲,这一习俗在解放前就有,流传至今从未间断。散路灯的时间是每年农历腊月三十晚上。散路灯的形式是人们用棉纸包蓖麻仁做成小灯盏,点燃后边走边撒在路上。举行散路灯活动时,由本村会首召集相关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家各户在村委门前集合。仪式启动后,散路灯的队伍敲锣打鼓放鞭炮开始行进。行进中会首在前,各家各户跟随其后,人们边走边把做好的路灯撒在路上。行走路线是从村委门口开始到村边老爷庙、仙家庙、石佛寺等所有庙宇。在每座庙上,会首都会在庙前烧香磕头为全村祈福纳祥。





 

 
     
乡愁笔记 白马文化和关公文化的滥觞之地(下)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