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不尽的黎阳味道 7 咀嚼不尽的黎阳味道 7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咀嚼不尽的黎阳味道 7
咀嚼不尽的黎阳味道 7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4-9-23 23:56:47

民以食为天的另一面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民以食为天也有以偏概全的一面。在民的眼中,比食这个天还大的东西,别有许多,这种例子古往今来屡见不鲜,比较典型的要算商周交际之时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了。

    伯夷和叔奇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老大,叔叔奇是老三。由于叔奇聪明伶俐,很行老国君的喜爱,老国君准备把君位传给叔奇。但是,按照当时的规矩,君位一般都要传给长子,传给老三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老国君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伯夷已经看出了父亲的想法。

    过了几年,国君得了重病。眼看老国君将不久人世,该到了确定君位的时候了。伯夷想,父亲一直想让叔奇接任国君,如果我还呆在宫里,父亲的愿望将很难表达。于是,他借为父亲寻找草药为名离家出走,一去不复返了。

    老二、老三在家等着伯夷的消息,却一直没有大哥的消息。直到老国君去世,大哥还没有回来。叔齐已经意识到大哥是有意避开这里,好让自己 当上国君。叔齐想,自己是老三,即使大哥不在,也应该由老二继位呀。叔齐决定去找大哥,劝说大哥回来继位。一天早晨,天还没有亮,叔齐就悄悄离家门找哥哥去了。

    孤竹国的大臣们见老大和老三相继离去,只好立老二作了国君。

    叔齐在外面找大哥找了一天又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叔齐终于找到了伯夷。叔齐劝伯夷回去,伯夷却劝叔齐回去,两人争执了半天,最后叔齐说:咱们两个也别争执了,国家不能一日无君,咱们出来这么多天,二哥一定当上国君了。咱们两个不管谁回去,不是又要把二哥挤下来吗?咱们干脆都不要回去了。

    有家不能回,到哪里去呢?他们听说周国的西伯昌是一个非常仁义的君主,于是,他们决定去投靠西伯昌。

    两人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周国,果然,西伯昌接纳了他们。

    许多年过去了,伯夷和叔齐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这时候,西伯昌死去世,西伯昌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继位。姬发执政不像他的父亲那样温和,上任不久,就举兵讨伐商纣王。讨伐无道的商纣王本来是正义之举,而在伯夷和叔齐的眼里,这种行动却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他们决定冒死去谏阻周武王。

    大军就要出发了,伯夷和叔齐跪在周武王的战车前,拦住武王的战马,他们大胜斥责武王说:你打着你父亲的旗号出征,最不孝,以下犯上去进攻商王,是不义,你率兵去攻打主人,难道是作臣子的本分吗?姬发不客气让人把他们推到了路边。

    周武王终于灭掉了商朝。姬发自称武王,建立了周朝。

    伯夷和叔齐两个先生对周武王非常失望,他们决定离开周国。两个人一直向东,走走停停,这一天,他们来到山西境内的阳首山。

    当时已经是春天了,阳首山上百花齐放,景色宜人。伯夷和叔齐两个老先生觉得这个地方不错,便决定在这个地方住下来。为了表达他们不做周朝臣民的意愿,他们决定不再吃周朝地里长出的粮食。从此便在阳首山上采摘野果和野菜充饥。

    转眼到了深秋,山上的野果和野菜越来越少了,兄弟二人开始为吃饭发愁。一天他们在山上见到一个姑娘,姑娘见他们两个饿得面黄肌瘦,非常可怜地对他们说,你们两个都是贤人,只是为了意气才不吃周朝地里长出的粮食,很不值得,还是下山弄一点粮食吃吧。

    两个老人说,我们宁愿吃野菜,也不吃周朝地里长出的粮食。

    小姑娘听后感到这两个老先生迂腐的可笑。她们两个老先生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发誓不吃周朝地里长出的粮食,难道野菜野果不是周朝的山上长出来的吗,你们为什么还要去吃它们呢?

    一句话问的伯夷和叔齐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坚持了这么长时间,自己还是靠吃周朝地里长出的东西才活到今天的。他们决定,从此连野菜也不吃了。

    过了不久,两个老头就活活的饿死在首阳山上了。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气节曾被后人诵扬,如孔子和韩愈。毛泽东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朱自清当年,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在“黎阳仓”故地,至今传颂着一个可歌可泣的当代故事。上世纪40年代,一名身受重伤的地下党员,在堡垒户姜三娘家养伤。卧床的伤员顿顿都吃上香喷喷的小米饭。每天,窗外姜三娘噗噗的春米声,声声传到伤员的耳里,看着三娘花白的头发、微驼的脊背、瘦小的身子,伤员想,自己哪天才能帮三娘春米呢?伤员的身体渐渐好起来。那天,他强撑着到臼前一看,三娘春的竟是米糠。再到厨房一看,篮里有几个糠团。他明白了:三娘每天杵米糠,是用春声告诉他家中不缺粮啊……后来,再有伤员,都住姜三娘家。村里谁家春谷,约定似的,都来国槐树旁的姜三娘家春。用噗噗的春米声告诉伤员房东的殷实富足。这个故事,使人认清这样一个道理,老百姓才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衣食父母。





 

 
     
咀嚼不尽的黎阳味道 7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