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浚县历史 运河逝水收麦(27) 图中浚县历史 运河逝水收麦(27)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图中浚县历史 运河逝水收麦(27)
图中浚县历史 运河逝水收麦(27)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4-7-24 0:35:18

    剒(cuo),很古老的收割农具了。

剒麦  佚名摄于20世纪50年代

    图中前边男子使用的就是剒,后边男人拉的叫鸳鸯。前边剒了麦,扭身摆臂顺势倒进鸳鸯。剒麦的人前进一点,后边拉鸳鸯的人就跟进一点。

    剒,《说文》释义:斩也。剒作为农具,名源于意。剒,也叫剒子,有的地方又叫 钐子。它由竹筐、扇刀、握手三部分组成。竹筐为大半月型,用以盛麦;扇刀一米来长,六七厘米宽,用皮筋固定在竹筐前的粮条木片之间;握手有两根绳子,一根连竹筐上沿,一根连接在固定扇刀木片的后部。鸳鸯是一半圆形农具,名源自于形。它上边是一个弯成圈状的木杆,木杆上网着一个绳子结成的网兜用以盛麦,由下边是两个弯成半月形的圆木作腿脚,弧背着地滑行。剒麦人和拉鸳鸯人配合收麦,赛过十来个人用镰刀收割的速度。

    在我的印象中,剒是最美好的传统农具,可以说,每逢麦季,我都会由剒产生幼年麦收时的美好回忆。剒,本是名词,但当队长在地头喊:剒了!名词成了动词。这时,原本巨羽一样沉静的剒,在十几个或二十几个人的手中,便翻飞起来。

    我们生产队,男劳动力少,因为我父辈那一茬人,在外工作的比较多,平时这是令人羡慕的事,在外工作的多,似乎说明有本事的人多,没本事能跳出农门吗?但到了农忙时节,特别是虎口夺食的麦收季节,就苦了生产队的妇女和孩子,剒麦,这种被视为大型的传统收割农具,也要由半大孩子和部分妇女上操作了。记得我剒麦那年,是14岁,剒麦不仅技术性强,而且还要和身后拉鸳鸯的搭档配合默契,不然,一米来长的钐刀就有可能伤了自己的腿或拉与鸳鸯的人。因为我过早熟稔掌握使用了剒,它曾使我骄傲。

    记得本家爷爷曾说,剒,是诸葛亮发明的,这种说法至今不知真假。

    用剒收割小麦,尽管再现了农耕文明的劳作技艺,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经验与智慧,但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剒在20世纪70年代末逐渐被淘汰了。剒,这个使用了很长时间的收割工具,成了农具史上的一个记忆。

割麦  佚名摄于20世纪50年代

    持镰割麦,是原始的收获方式之一,但最原始的收麦,应该是拔麦。现在农村偶尔使用的铁刃镰刀,是从石镰、青铜镰演变来的。铁镰刀出现在春秋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生产队时期,挥镰割麦,仍然是较普遍的收割方式。

麦收前的农贸市场 佚名摄于20世纪60年代 

    古有“夜来南风吹,小麦覆陇黄”的诗句,农谚有“焦麦炸豆,虎口夺食”之说。可见收麦如临战场,时机不等人。为收好麦,就得提前做收获准备,购置配备收获农具是少不了的。图上中间那个圆形物就是鸳鸯架,右边是收麦时撮麦、装车、打场用的桑杈。现在,人们再也见不到这样的农贸市场了。

1954年5月22日佚名摄

20世纪60年代末履带拖拉机拖带的收割机  佚名摄

金色的田野   刘群2010年摄于王庄镇

     收割农具发展的脚步,快得惊人。镰被使用两千来年,剒被使用了一千多年,而马拉收割机好像没推广开命运就终止了,机器拖拉式的收割机也没存在几年,就被自动收割机取代了。传统的收割农具,成了农耕文明的温馨的记忆。





 

 
     
图中浚县历史 运河逝水收麦(27)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