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感悟 图中的浚县历史 运河泛滥(17) 读图感悟 图中的浚县历史 运河泛滥(17)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读图感悟 图中的浚县历史 运河泛滥(17)
读图感悟 图中的浚县历史 运河泛滥(17)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4-7-14 20:07:05
    卫河水也有暴涨泛滥的时候。

    1963年,我9岁。

1953年抗洪壮观场面,很珍贵的照片,张东宇先生珍藏

    这年卫河又闹大水,有护村堤护着,村里虽没进水,但却被洪水包围了,像个孤岛。初秋季节的高粱、玉米在洪水中仅露出个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儿,我和同龄的孩子们在护村堤上跑着玩,嬉闹着站在水边,揪住水中玉米的天箭,拔出玉米棵子,剥下泡在水里的玉米穗儿啃吃,嫩嫩的玉米浆水在嘴边飞溅。接着又降了一天暴雨,洪水越升越高,村里的人都集中在几个叫做“救命台”的高坡上,救灾的直升飞机在树稍高的位置投下一袋袋的炒黄豆、烤薯干。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次卫河水灾。

1963年的运河大水,几乎淹没了堤岸柳树的主干

    30多年之后,我参加了一次卫河抗洪抢险,真正感受了卫河水凶猛的一面。这是1996年初秋。由于天气连降暴雨,卫河水徒涨,河水比平时宽了好几倍。那天傍晚,单位受领了到淇门参加抗洪抢险任务,我和几位同志随即坐着车出发。吉普车像个摇篮,在泥泞弯曲的卫河堤上摇摆前行,蝼蛄、萤火虫和叫不上来名字的昆虫追着车灯飞行,一些昆虫伏身在车灯玻璃罩子上,成疙瘩抱团地把车灯遮得昏黄无光。河道里翻涌着潮腥的气息。河堤上防讯的群众成散兵线一溜儿撤开,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堤上堆积着一个个土牛,屯积了一堆堆装满泥土的草袋、麻包,宽阔处的河堤外侧,搭起了一顶顶临时庵掤。

    淇门村北是卫河、淇河、共渠三河汇流处,是防洪最重要的地方,我们这边在组织群众加土固堤,那边县人武部的干部战士却准备好了炸药,以备在护堤不成的情况下,在这里爆破分洪,将水引至泻洪区,以减少洪水灾害。

    三河汇流到一起的卫河水,其势十分凶猛,岸边堆积着两三尺高的黄白色泡沬。知卫河水性的群众总结出这么一句俗语:涨水泡沬河边溜,降水泡沬河心走。群众还将致使卫河涨落的水源分为“卧水”、“立水”和“天水”。“卧水”是来自发源地辉县百泉的泉水;“立水”是汇入卫河的太行山区的洪水;“天水”指雨水。这些丰富的卫河水文常识,凝结了卫河沿岸群众多少年的经验智慧啊!





 

 
     
读图感悟 图中的浚县历史 运河泛滥(17)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