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窖里编织出来的工艺品 在地窖里编织出来的工艺品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民俗文化 - 民俗风情 - 在地窖里编织出来的工艺品
在地窖里编织出来的工艺品
 
作者:李丹丹/文 赵永强/图  加入时间:2014-11-20 23:45:25

浚县王庄镇南井固村的柳编手工艺已传承600余年,

去年被列为我市非遗项目——在地窖里编织出来的工艺品
 

李全成在地窖里编簸箕

 

柳编品种众多
 

淇河晨报记者 李丹丹/文 赵永强/图

 

柳编手工艺已传承600余年

 

“小板凳,腿儿短,爷爷坐上编花篮。新柳条,白闪闪,又细又长又绵软,左一编,右一编,编的花篮真好看……”《浚县志》记载的民间顺口溜《编花篮》描写的正是南井固村柳编手工艺的制作场景。南井固的柳编在浚县庙会上特别有名,去庙会的人都知道顺口溜“上山挎个篮儿,下山抱个孩儿”,“这个篮儿说的就是俺们的柳编。”该村柳编手工艺非遗传承人王顺文说。

说起村里的柳编技艺是咋来的,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也说不清。倒是在《浚县志》上有记载: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由山西迁徙至浚县的移民,带来了编织、纺织等手工业技术。“听老辈人说,当时落户到俺村的一个人擅长编织,由此一代代传下来了这门手工艺。”王顺文告诉记者。

 

地窖是柳编艺人的工作“车间”

 

如果不来南井固村,你根本不会想到柳编的制作是在地窖里完成的。

记者也是一样,到了南井固村后看不见柳条。王顺文不说话,而是神秘地带着记者径直走到村民李全成家后的一片平地上。一个长、宽均不超过90厘米的洞口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掀开厚厚的帘布,一股热气迎面扑来,居然是一个深约2米的地窖。记者扶着墙,顺着黑乎乎的台阶进入地窖,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平地展现在记者眼前,四周摆满了长短不一的柳条,今年64岁的李全成正在编柳编。

“这下明白了吧,俺们编柳条都是在地窖进行的。”王顺文一语道破了记者的迷惑,“为了保证柳条的柔韧度,存放柳条的地方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而地窖冬暖夏凉,正是储存柳条和进行编制的最佳地方。”

记者细细观察了这个地窖:顶部一排4个不大的采光窗,透过窗口射进地窖里的光线十分微弱,但不影响编织。人呼出的热气在窗口的玻璃上凝成水滴,不断往下掉。四周的墙壁用砖砌成,“原来的地窖都是土墙,用砖砌墙是为了加固。”李全成说。

王顺文告诉记者,在柳编工艺兴盛的时候,全村像这样的地窖有近300个,“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地窖,而现在仅剩不足20个。面积大的可坐下十几个人,小的可以坐两三个人。”

“只要没农活儿,一年四季俺们都在地窖里编柳编,平均每天待上七八个小时。”李全成说。

 

柳编手工艺从柳条的选择到编织都有讲究

 

一根根柳条在李全成老人灵活的手中“蹦来蹦去”,最后被绳子牢牢固定。“现在用的是尼龙绳,以前用的是自己撵出来的麻绳,”李全成说,说起麻绳,两位老人来了精神,“虽然用尼龙绳省去了撵麻绳的时间,可它不防潮,麻绳则越潮越结实。俺家里现在还有撵麻绳的工具呢。”王顺文说。

柳条的选择也颇有讲究。“柳条分为柴柳和棉柳,柳编所用的是棉柳,它的柔软性很强。”王顺文说,棉柳又分为白柳和红柳。七八月份收割的柳条在去掉外皮和韧皮后呈白色,所以叫白柳;立秋后收割的柳条去掉外皮和韧皮后呈红色,所以叫红柳。“白柳比较干净,所以经常用于制作升、斗、簸箕等装粮食的柳编。红柳因为多长了两个月,比较结实,经常用于制作背篓、筐、篮等盛重物的柳编。柳条收割到家后,先在太阳下暴晒至干,啥时候开始编了,提前用水把它浸透,再放到地窖里储存。”

“编柳编是个技术活儿。”李全成说,年纪太小没手劲儿不适合学,到了七八岁,开始撵麻绳,跟着老辈人从细柳条编起,随着练习的柳条由细变粗,手劲儿也逐渐变大,而且拿捏有度,这需要五六年的光景。“我从7岁开始撵麻绳、编细柳,14岁出徒。”

编柳编时,李全成一直半蹲着,等编织起大半个簸箕面后,他直接蹲在上边,“编柳编时人不能坐着,必须蹲着,不然编得不紧而且不均匀。”李全成说。

 

兴盛时,该村的柳编品种多达近百种

 

从地窖出来后,记者来到了王顺文的家里,在其房内,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柳编。王顺文拿起柳编一个个地向记者介绍:“这是笸箩,食品店常用来盛馒头、包子;这个是篮子,分为提篮、吊篮、花篮等种类;这是筐,有方形、圆形、多边形等多种形状;这是簸箕,筛粮食用;这是斗、升……”

记者粗略查了一下,在王顺文家的“展览厅”内保存的柳编有20多种,王顺文说:“这只是很少一部分,柳编兴盛时,俺村的柳编样式有近百种呢。”接着,王顺文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本珍贵的画册,记者从画册内看到了许多没见过的柳编稀罕物:饭栲栳,相当于现在的保温饭盒,把饭装进去能保温一晌,并且结实耐用,不像现在的塑料保温饭盒一撞就碎。精妙的柳编书柜,和现在的书柜大小、样式差不多,并且防潮、防虫蛀。八角篮,就是妇女的针线篮。还有花瓶、食盘、排水斗、安全帽……

王顺文告诉记者,村里的柳编技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十分红火,80年代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塑料制品出现,用柳条制作的饭栲栳、安全帽等生产、生活用品逐渐被替代。“现在已经有近20个柳编品种失传了。”

 

柳编艺人越来越少

 

采访时,王顺文透出了隐隐的担心,“以前全村500多口人,人人都会编,一年四季都在编。现在全村1800余口人,干柳编的只有40多个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王顺文说,50多岁的人会编的不多,40岁以下的几乎没人会。”

说到原因,王顺文说:“现在出去打工一天就能挣百儿八十的,比编筐子挣得多。再说现在柳条成本高,一个筐子也赚不了几个钱。并且编筐子费事,天天蹲在地窖里,年轻人即使会编也不愿意干这活儿。”当记者问一个柳编能挣多少钱时,今年62岁的村民李保堂说:“拿簸箕来说吧,一天最多编一个半,一个卖40元钱,除去20多元钱的成本,也就赚个烟钱。”

王顺文向记者表示,柳编工艺要想发展,得向其他传统手工艺品学习,多创新,多出几个新花样,让柳编超出日常生活用品的价值,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在地窖里编织出来的工艺品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