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甲骨文中的崋或为大伾山 再谈甲骨文中的崋或为大伾山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探索创作 - 研究探索 - 再谈甲骨文中的崋或为大伾山
再谈甲骨文中的崋或为大伾山
 
作者:海格里斯  加入时间:2013-3-18 13:25:16
     前不久,经网友老闷君介绍,我阅读了詹鄞鑫先生的《华夏考》一文。詹先生以为,甲骨文中旧释为“岳”的字当是崋山的崋字,旧释为“夒”的字当为夏字。当时我的评价是,詹先生对崋的解读证据充足,但对后者的解读有问题。因为他回避了这个字在甲骨文中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作为商的高祖,另一个是狩猎的对象,形似猴。前贤将其释为夒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说文对夒的解释是:貪獸也。一曰母猴,似人。猴子像人,那么猴的象形字当然也就像人,夏本来也是人之象形,故而从字形上两字容易相混。把“夒”释为夏,则需要解释作为狩猎对象的“夏”是什么动物,在汉语中两者有什么联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觉得意犹未尽。詹先生把崋当作今之西岳华山,恐怕是不对的。古人讲究祭不越望。华太山离殷墟太远,恐怕不在商人的祭祀范围之内。这里先罗嗦几句,《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的记载显然是很晚才出现的,与大一统思维在中国的流行相匹配。它并不符合商代的实际情形。以河流为例,商人只祭祀四条河流:滳水、洹水、河水、湡水,除河水外全部都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而河水是条大水,流经这个地区。不但如此,济水、渭水、汾水、江水等等一大批重要河流甚至在甲骨文中还没出现过。四渎(江淮河济)四缺其三,显然商人没有祭祀不相干的河流的习惯。由此可见,说甲骨文中的崋就是今天的崋山,成立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那它是什么山呢,当在安阳周围找。安阳靠太行,山太多了,这条路走不通。查典籍,华北东部有座山也可称为华山,那就是济南附近的华不注山。但其似乎还嫌远,在济水之外。济水尚不入商人法眼。据网上所查,华不注得名于其形状如花跗注于水中。其中的不字,原意是指花跗。这给我很大的启发,因为在殷墟附近,有座重要的山,可以说是商人的圣山。那就是丕山。也就是今浚县东的大伾山。丕和不实乃一字之分化,都与花有密切的关系。国语中记载,“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也就是说,商人眼中的丕山,地位相当于夏人眼里的崇山、周人眼里的岐山。如此重要的山,当在商人的祭礼占一席之地。有鉴于此,我猜测这个崋就是大伾山。可能后来因为避开西岳崋山而改称丕山。
 
詹鄞鑫的《华夏考》见: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975253.html
关于祭不越望,见左传的记载:
初,昭王有疾,卜曰:「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雎、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




 

 
     
再谈甲骨文中的崋或为大伾山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0392-2181169 邮箱: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