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咕咕传奇》(26—28) 《泥咕咕传奇》(26—28)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民俗文化 - 民俗风情 - 《泥咕咕传奇》(26—28)
《泥咕咕传奇》(26—28)
 
作者:大伾山一棵松  加入时间:2012-9-9 18:49:19

26集《脸谱李李连顺》

河南浚县泥塑大师李连顺:传奇人生:泥塑大师李连顺生在“中国天下泥塑第一村”泥咕咕之乡-河南浚县杨玘屯,从小便与泥咕咕打交道,36岁时一鸣惊人。。

    李连顺和所有出生在杨玘屯的孩子一样,从小就跟着父辈们学会了捏泥咕咕。对城里孩子来说,捏泥巴是一种好玩的游戏。而在少时的李连顺看来,捏泥巴是一项枯燥的工作。原来,在他小时候,为了全家人的生活,母亲给他定了一项任务,就是每天放学后必须捏50个泥咕咕,这个规定让李连顺对泥咕咕颇为反感。

    初中毕业后,李连顺开始跟人学做泥瓦匠。虽然泥瓦匠的活很累,但对他来说却是一种解脱:终于可以不捏泥咕咕了。结婚成家后,3个孩子的先后出生,使李连顺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即使这样,李连顺仍不愿捏泥咕咕,因为他觉得捏泥咕咕时人就像个机器,每天重复着一个动作,生活没有新意。然而有意思的是,李连顺的妻子张永梅嫁到李家后,却开始跟着家人学起了捏泥咕咕。

    2002年正月的一天,张永梅到庙会上卖泥咕咕。刚到庙会上一小会儿,一名手拿京剧脸谱的长垣人李锁城找到张永梅,问她会不会做脸谱,他想找一个能批量制作脸谱的人。李锁城对张永梅说,他已经在庙会上找了一圈,没有人敢承接这个活儿。

    张永梅心想,丈夫平时爱看戏,不如让他试试。她马上把泥咕咕收起来,把李锁城带到了家中。“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敢接这个活儿。”直到今天,张永梅谈起此事时还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不可思议。正是这不可思议的举动,为“脸谱李”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我一直都很喜欢听戏,还一度想去学唱戏。当我看到李锁城带来的脸谱样品时,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心想,这玩意咋做得这么精致呢。于是就将做脸谱的活儿揽下来了。”李连顺说。在当时,杨玘屯捏脸谱的人还不多。

    如何做好脸谱?李连顺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凭着从小捏泥咕咕打下的基础,李连顺的第一批脸谱坯子很快就做成了。用什么笔来画呢?李连顺犯了难。一时摸不着头脑的他,只好一种笔一种笔地试。第一个月下来,脸谱没画几个,各种画笔倒是买了不少。在一次一次的试验中,李连顺终于找到了画脸谱的最佳用笔方法。画笔的问题解决了,他又遇到了调色难题,没有美术功底的李连顺对配色一窍不通。看到李连顺犯难,在陶艺厂工作的表弟给他送来了一张配色表。于是,李连顺把一瓶瓶的颜料买回家,一点一点调配,一个月后,李连顺调出了满意的颜色。

    “那时,俺家的地面还没有硬化,配坏的颜色全部浇到院子里,地上都被浇成地图了,啥色都有。”张永梅说。笔和配色这两个基本条件具备后,李连顺就开始在脸谱坯子上画了起来。刚开始摸不着窍门,画出来的效果很差。“别说让别人看了,自己看了都觉得难看,有时候看着自己笨手笨脚的,真想一刀把自己的手给剁下来。”李连顺说。摸索了近两个月后,李连顺终于掌握了画脸谱的诀窍。

    李连顺开始画脸谱后,每隔一段时间李锁城就会到杨玘屯去看看,不断给李连顺打气。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失败再一次次尝试。半年后,李连顺的第一批脸谱终于做了出来。

    “第一批脸谱做得很粗糙,调色不均匀,看起来皱巴巴的,自己都觉得难为情。”李连顺说。可李锁城什么也没有说,把它们全部买走了。“真的很感谢李锁城,如果没有他的启发和督促,说不定到现在我还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李连顺说。虽然现在与李锁城失去联系很久了,但每次提到李锁城,李连顺仍然满怀感激之情。

     2003年春节,张永梅开始带着丈夫制作的脸谱到庙会上销售。在朋友的建议下,李连顺对自己的脸谱作品进行了包装,没想到包装后的脸谱身价竟翻了十几倍,很多人将脸谱当作礼品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李连顺也因脸谱出了名。2004年8月当选为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为会员,浚县泥塑艺术协会理事,2006年10月,李连顺的脸谱作品获“黄河民俗文化展演优秀作品”奖。2007年1月,其作品《包拯》获“郑州首届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优秀奖。经典艺术作品《泥咕咕》2008年10月被第十届亚洲艺术节荣获特别荣誉奖,2010年《泥泥咕咕》。《浚浚县脸谱一组》被河南郑州市档案馆永久收藏,2010年被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被河南鹤壁市浚县泥咕咕研究院聘请为研究员.经过不断的尝试,李连顺还制作出了一种“咕咕脸谱”,让脸谱也响了起来。

    其主要作品是:人物脸谱、动物、飞禽三大类,数千个品种,作品形象逼真,随意洒脱,千姿百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与脸谱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自成一体。李连顺对浚县泥咕咕的传承、保护、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不断的尝试,李连顺还制作出了一种“咕咕脸谱”,让脸谱也响了起来。

    第27集《泥塑宋庆春》宋庆春、宋艳涛他们都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省文艺家协会会员,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他徒弟也早已出师,在创作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宋庆春等后期新秀,民间工艺美术艺术大师,竭尽全力抢救挖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28集《寒刀泥塑宋楷战》

浚县正月古庙会作为豫北最大的古庙会,被誉为“中原民俗文化活化石”,“原生态文化缩影”。在每年的庙会上,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就是泥咕咕。“泥塑第一村”之称的浚县杨玘屯村,有着千年传承的泥咕





 

 
     
《泥咕咕传奇》(26—28)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0392-2181169 邮箱: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