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段隋唐大运河史话 浚县段隋唐大运河史话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浚县段隋唐大运河史话
浚县段隋唐大运河史话
 
作者:刘会喜  加入时间:2012-6-5 8:15:55

    隋代大运河分为四段: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与浚县相关的是永济渠。永济渠隋大业四年(608)开挖,是中国古代沟通黄河与海河流域的航运水道。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曾开白沟,又开虏渠,沟通黄河和海河水系隋代所开永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治蓟城,今北京),实际也是对白沟的疏凿改造,并向南延伸至黄河。永济渠浚县段与白沟位置大致仿佛,个别地方或南或北稍有差异。而白沟是古淇水、清水故道。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淇水、清水

     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另有一源头起于山西壶关县境),其源头峰峦叠嶂,峡谷幽深。进入河南后经辉县市林州市、鹤壁市、浚县,淇县,在浚县淇门入卫河,全长161公里。淇河流经太行山脉形成独特的淇河风光。“水影山光,胜过桃源”,享有“北国漓江”之称。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诗经》中咏及淇水卫地的诗有50多首。“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这美妙令人神往的诗句,记载了淇河风情。

    春秋战国时期的淇水,与今淇河在淇门以上没有太大差别,淇门之下大不相同。那时没有卫河,不存在入卫河之说。根据史念海《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春秋战国时的淇水经过淇门北面的小河口(今属卫辉)汇合清水南流,至申店折而东北,经长屯、李海屯、董庄、新镇、兰庄。以下与今卫河河道仿佛。在屯子镇一带比今卫河偏西,经今蒋村一带。淇河在申店折弯处的南面是古黄河北岸,河水冲刷,黄河不断向北倒岸。晋定公十八年(前494年),黄河向北倒岸时冲断淇河折弯,淇河向南注入黄河,成为黄河支流。淇河折弯以下,自然断流,形成故渎和淇河故道。这故渎就是所谓宿胥故渎,亦即清渎。断流的淇河故道就是汉代所谓的白沟。这就解释了《竹书纪年》记载“晋定公十八年,淇绝于旧卫”,和《水经注·清水》记载的“河徙南注,清水渎移”。白沟并非完全无水,而是成为一条源头接近淇河东岸的季节性河流。

    清水的形成与黄河右岸古阳堤有关。早在战国之前,丹水和淇水之间,发源于太行山区的河水,如沧河、香泉河、百泉河、石门河、峪河、子坊沟、山石河、府城河和沙河等,都是直接注入黄河的。战国时期,随着黄河河床抬升,古阳堤逐渐形成,防御黄河北泛的同时,也阻挡了以上诸水顺利注入黄河,迫使它们在堤外洼地汇集,流向东北,至今卫辉小河口与淇河汇流。后因黄河倒岸,断其河道,遂成黄河支流。这股新河由山泉组成,平时河水清澈透明,与混浊的黄河水对比明显,所以汉代时称作清水。

 

      二、曹操遏淇水入白沟通漕运

    《魏志·武帝纪》:建安九年(204)“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水经注·淇水》:“建安九年,魏武王於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运。”
    曹操下决心攻打袁尚重兵把守的邺城。这时的淇水本与清水汇流入黄河,遏淇水入白沟的目的就是为攻打邺城运输粮秣所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粮饷供应的充足与否。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尤其如此。官渡之战,曹操是在粮饷仅够支持一个月的危急情况下,成功偷袭袁绍的粮饷存储基地乌巢,而取得险胜的。这样的战机不可能在攻邺中再次出现,因此曹操为保证攻邺之役的粮饷供应做了充分准备。建安七年(202)春正月,在“军谯”之后“遂至浚仪,治睢阳渠”。睢阳渠的治理,最便捷地沟通了泗水下游一带产粮区经睢阳(今河南商丘南)西北行达河内入黄河的运路,再转而顺黄河而下,就可以达黎阳(今河南浚县)前线了。建安九年(204)春正月,在攻邺之役就要打响之际,曹操率军渡过黄河,命令军士在淇河口下大枋木筑堰,“遏淇水东入白沟”。白沟通洹水,洹水有支流通邺城。这是一条直接服务于攻邺之役的粮饷运路。通畅的水路运输,高效率地保证了攻邺前线的粮饷供应。

    遏淇水之枋堰在今枋城西南约2.5公里的处。曹操所开之渠渠口在今西枋城西北,所开之渠过枋城北向东至遮害亭(淇水口东15里)东入白沟(或谓宿胥故渎、清水渎)。这一段为曹操新开之渠。其下依托白沟加以疏浚,《水经·淇水注》谓“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在浚县境内,与今卫河大致仿佛。

    从《水经注》的记载来看,曹操遏淇水入白沟通漕运的工程包含三项工程:一是在淇水口筑堰,“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阻止淇水入黄河,开渠引淇水东北流,与宛水汇合而入白沟。二是在元甫城(今淇县石河岸)西北宛水与淇水分流处修筑石堰使淇水在枯水期不致因分流宛水而影响白沟通航。三是在淇水入白沟处的清水渎(宿胥故渎)修筑石堰,迫使淇水全部向东北流入白沟,不致南流故渎而入黄河。
    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又开平渠、泉州渠、新河,都是白沟水运航路的延伸。十八年(213)又开利漕渠,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漕,引漳处在斥章县(今曲周东南),注白沟处在馆陶(今馆陶县西南)。此后邺都水运可由漳水经利漕渠进入白沟,向北可达河北平原北端,向南可由黄河抵达江淮。邺都成为黄河下游大平原上水运交通的枢纽。

 

    三、隋炀帝开挖永济渠

    隋开皇三年(583),在白沟东岸置黎阳仓(今河南浚县大伾山麓),以储漕粮,并置募运机构,专司漕运。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为了解决北方的漕运和北征高丽的需要,“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纪》)。《浚县志》记载:“隋大业四年,炀帝征发河北民众百余万,浚曹操所开白沟故道,开挖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长达两千余里,黎阳县(今浚县境内长百余里。”这条渠道是在曹操旧渠的基础上并利用部分天然河道建成的。它引沁水往南与黄河贯通,北分沁水一部分通过长明沟(即后来的小丹河、运粮河)、吴泽坡(在今河南获嘉县境内),与清水相连,经汲县(今河南卫辉市),流到宿胥故渎(又称清水渎,今浚县堤壕村西南),“又立淇门以通河东北行”(《初学记》卷六)。即在淇门开口开挖新渠引水,向东北流去,往下又与白沟相接,得九河之故道,从黎阳(今浚县)、临河(今浚县东)、内黄、魏(今河北大名县西)、馆陶、临清、清河、武城、长河(今山东省德州)、东光、南皮、清池(今河北沧县东南)等地,至今天津附近,再西北行,最后到达涿郡所在地蓟城(今北京城区西南隅)。见:永济渠示意图。

    永济渠全长2000多里,由阎毗负责督建,男丁不足,妇女也被迫服役,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永济渠的宽度虽然不及通济渠,但运输能力很强。据《元和郡县志·永济县下》载:“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入临清……隋氏修之,因名‘永济’。”永济渠,运输能力很强,并且也可航行庞大的龙舟。《中国通史简编》载:“大业七年(611),隋炀帝乘龙舟自江都,到涿郡,发大军征高丽。公元613年、公元614年,又两次征高丽。”100多万人的军队,后勤供给量极大,主要就是依靠这条水道北运。《资治通鉴》一百八十一卷记载:“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可见规模之大,通航能力之强。

    永济渠在浚县段是从枋城堰下的淇门向东开渠注入白沟,与曹操遏淇水经今枋城北东入白沟不同。时似枋城堰已废止,淇水流经古道,过枋城堰,经淇门,南与黄河相通。唐代诗人高适乘船从淇河到黄河,途中作诗13首,走的就是这条河道。

 

    四、永济渠到卫河的演变

(2012-04-06 15:57:56)

    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的全线贯通,可能只限于渠成之初不到10年的时间。由于沁水多沙易淤积,而清水又流量有限,因此永济渠南段的漕运价值并不高。唐朝的时候,便放弃了永济渠的南段,改借丹水、清水、淇水济漕,永济渠的起点也由此被定位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一带。但这时沁水没有绝对和永济渠断绝关系,每每遇决溢,仍流向永济渠,有时还可以通航。隋、唐向辽东用兵,永济渠都是运输军需粮饷的主要交通干线。从安史之乱到五代时期,永济渠只能在部分地段通航。

    北宋时,称永济渠为御河。“中国封建时代,往往称皇帝御用河道为‘御河’,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辞海》1999年版)。时上源已与沁水隔绝,以卫河为源。熙宁八年(1075),自王供埽(今卫辉市王堤村)扒堤建闸,引黄济御,以利漕运。自卫州(今河卫辉市)以下能行载重三四百石的船只。金代仍利用这条运河。

    元代开京杭运河,御河(永济渠)的德州至天津段,成为京杭大运河中南运河的一段。旧御河仍作水陆转运,其路线是:由长江辗转入淮河,逆黄河而上达中滦旱站(今河南封丘西南、黄河北岸),陆运90公里至淇门(今河南浚县西南),入御河(今卫河),再船运至大都。

    御河明代时主要水源依靠百泉,其流经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改称卫河,系天然河流。“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尤其是长芦盐,先运至浚,再以小舟运往西南诸县,以马车运至陈桥驿转运河南诸县。明清两代,卫河航运延续不衰。盛时舳舻河中云集,不下数千艘。浚县城素有“小天津”之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平汉铁路建成后,减轻了卫河航运,但清末民初,经浚县上到新乡、下至天津的货船仍有700余艘,载重百吨以上的大船约占三分之一。

    从永济渠到御河,再到今天的卫河,虽然名称多有变化,但其河道在浚县境内基本没有大的改变。今卫河浚县段自新镇镇双鹅头入境,经新镇、小河、卫溪、伾山、浚州、屯子、王庄6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到苏村北出境,长71.5公里,河床宽60—80米,右堤长64.59公里,左堤长48.97公里,年均过境总量6.15亿立方米,是浚县主要地表水源。





 

 
     
浚县段隋唐大运河史话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0392-2181169 邮箱: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