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境内的一座古城 浚县境内的一座古城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浚县境内的一座古城
浚县境内的一座古城
 
作者:淡茶邀客  加入时间:2012-2-22 12:56:12

    河南有两个顿丘,一个是汉所置顿丘县,三国曹操还做过顿丘令,在今河南清丰县,属濮阳;一个是《诗经》中的春秋卫邑顿丘,即《诗经》的“顿丘”,在今河南省浚县,属鹤壁。清代嘉庆年间编撰的《浚县志·古迹》云:“顿丘有二:一在黄河故渎之东,后魏景明年间置,今清丰县西南二十五里有顿丘城是也;一为古顿丘城,在浚县境之古顿丘城,即《水经》之顿丘也。”《诗经》的顿丘,是属于古顿丘城的。《诗经》的顿丘,紧邻淇水,显然不是河南清丰的顿丘。《氓》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卫国国都朝歌,无论她怎样痴情都不可能越过黄河而将“氓”送到百里之外的濮阳城西的。《诗经》中的顿丘,应当就在淇水之畔,就在离朝歌(现淇县朝歌镇)不远的地方,即《水经》的顿丘,是属于古顿丘城的。
  《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下》记:“顿丘,一作敦丘。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浚县西。《诗经·卫风·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2110页)可是“浚县西”实在是一个范围宽广的地域,还是语焉不详。倒是当地一位对淇河文化感兴趣的王革勋先生的一篇《千古文明话淇河》的论文,说出了准确的方位:“浚县蒋村的顿丘城,位于古淇水南岸,以《诗经》‘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而名扬中华数千年,是齐、晋、赵、卫的交通重镇。”〔《淇河文化资料汇编(一)》内部资料)〕虽然标注已经明确了,而寻访顿丘也颇费周折。
  带我们去的司机,就是浚县人,自然熟悉这里的地理。而当我们曲曲折折找到蒋村的时候,村民却告诉我们这里是大蒋村,真正的蒋村在屯子镇,当地人叫小蒋村。之所以有大小之别,是因为小蒋村人是从大蒋村迁移而来。沿着宽阔的乡间柏油路,车子走了不到十公里,就到了屯子镇,我们把屯子读成tunzi,而当地人古音犹存,读得重,称为dunzi。镇里人告诉我们,只前行二三里就是蒋村了。

  淇河发源于山西,东流经林州市和鹤壁市,再折向南流,至淇门附近入于卫河。现在的淇水流经河南的淇县和浚县之间,是淇县与浚县的分界线。朝歌在淇县,顿丘在浚县,两地之间尚有十几公里的路程,而春秋时代的淇水与顿丘更近。淇水历史上曾发生过改道的现象,史念海先生根据《水经注》的有关记载考证,蒋村一带包括刘庄、张贾店、瓮城、余营、东王村等村庄,村民在打井时发现了大量的“白蚌壳的粗砂卵石层,而且埋藏的深度都大体相当”,把这些村庄连成一线分明可以看出这里就是淇河故道(史念海《河南省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历史研究》1984年2期)。
  顿丘之“顿”,与现在“屯子镇”的“屯”字,当是一音之转。春秋时代的顿丘,应当包括现在的蒋村与屯子一带,面积是相当广阔的。顿丘一带,还有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历史遗迹。《山海经》在提到颛顼的埋葬之地时,均言颛顼死后葬于鲋鰅山,也写作“附禺”“务禺”。其实,三山是一山而异名,是三种不同的写法。杜佑《通典》释“顿丘”曰:“鲋鰅山。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今名广阳山。”而马世之先生撰文认为,广阳山得名是因该山位于顿丘广阳里而得名,“古顿丘在浚县西北5公里的屯子镇蒋村西200米”(马世之《颛顼活动地域地理新证》,《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3期)。顿丘历史上更是繁华的商业城邑,《史记·五帝本纪》谓舜:“就时于负夏”,司马贞《索隐》引《尚书大传》云:“贩于顿丘,就时负夏。”《索隐》谓“就时”:“若言乘时射利也。”即根据季节不同,价格差异,在各地奔走贩卖,以获取经济利益。关于舜的经商活动,《帝王世纪》云:“帝有虞氏,……始迁于负夏,贩于顿丘,债于传虚。”《尸子》的记载更为详细:“顿邱买贵,于是贩于顿邱;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顿丘一带物价较贵,所以虞舜便从物价相对便宜的传虚买了货物到顿丘贩卖,虞舜曾是一个机敏的商人。这里也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一般说来越是生活富裕的地方也越是物价相对较高的地方,由此可以想象,顿丘一带曾有的商业繁荣、生活富足。远古的顿丘,一时间交易频繁,商贾云集,曾吸引过赫赫有名的虞舜,也是许多人淘金和追梦的地方。
  这里就可以考证那位来自顿丘的头脑活络精于算计的蚩蚩之氓的文化来源了,他就是来自有着商业传统的顿丘城,是往来于朝歌与顿丘之间的商人。朝歌与顿丘之间虽然相距不远,也就十几公里的路程,但这是两个城邑:一个是殷商故地,是卫国的国都;一个是历史名城,繁华的商业城邑,这不仅给往来于两个城邑之间的商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商业利益,也给朝歌少女与顿丘青年商人的情感爱恋创造了机缘。以前多种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都把“氓”看做偶尔搞一点小商小贩活动的乡下人,实在是对氓的身份的误解。无论是氓,还是《氓》中的“我”,都是城邑中的贵族,其中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也是城邑青年贵族的故事。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读诗应该讽咏涵濡,可是如果所谓涵咏仅仅是语词的吟咏,而缺乏足够的风物地理的实地考证,无论怎样细密,那都是远远不够的。站在古顿丘城的遗址上,遥望十几公里之外的朝歌,忽然对这首诗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悟。
  春秋时代是典范的城邦社会,中原大地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邑,朝歌与顿丘不到二十公里的路程,就有着风光各异的城邑。城邑间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往来频繁,贵族们坐在车子上,马鸣萧萧,旗銮声声,穿梭于奔走于各个城邑之间。这些来来往往的贵族,有思想家,有政治家,有军事家,也有商人。在这样频繁的往来中,传递着思想,推进着文明,追逐着霸业,也提升着精神品格,由此形成了春秋“文化轴心时代”的一道壮丽的文化景观。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曾有过如此非凡的旅行。像晋文公重耳、郑子产、鲁叔孙豹、孔子等,都曾远游四方。艰苦而浪漫的旅行,一方面他们遭受了生活的种种挫折与磨难,但另一方面,他们也获得了意志的磨砺和锻炼,由此增长了见识,宽阔了胸襟,而拥有了被称为“天下”的独到目光。


  可是到了蒋村,并没有人知道有顿丘城的存在。我们以为知道顿丘的人,应该是当地的老人,于是问遍了路边乘凉的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但老人都说根本没听说过有什么顿丘城在。小鸥兄更是走进了不少农家,连村委会也去过了,也没有人知道。这让我很着急,会上发的资料里明明写着顿丘城就在蒋村,为什么当地人一点都不知道呢?为了平稳一下自己的情绪,我甚至和路边的老人开起了玩笑:“你这村里有个叫氓的人吗?”老人认真地追问:“氓?啥样个人?姓个啥?”“爱笑,蚩蚩地笑。不知道姓啥,活着的话,已经好几千年了。”“几千年了,那往哪知道啊?”老人浓重的河南乡下话,诚恳而动听。小鸥兄看我还有闲心开玩笑,便急匆匆地拉了我走。在村外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上,遇到了一位骑摩托车的青年,倒是这位青年说得清楚,他指着一片绿油油的田野说:“从屯子镇到蒋村这一带都是顿丘,没啥看头了,啥也没有了。”
  当我们重新返回蒋村时,路边一位做手工的妇女说:“恁不是找顿丘吗?我家老头知道。他刚从田里回来。”热情的大嫂还找来了她的丈夫蒋廷保,一位五十五岁的农家大哥。蒋大哥迟疑了一阵后,还是把我们带到了村西边二百米的一片田地上,他指着一片茂盛的庄稼地说:“这就是顿丘遗址,地里尽是砖头瓦块。”功夫不负有心人,顿丘终于找到了。

  顿丘遗址位于善化山下,放眼望去,沃野十里,满目葱翠。走进田里,细碎的瓦片、砖头,俯拾皆是,散发着古老文明的气息,述说着往日的辉煌与繁荣。走进田野深处,有季节河冲刷的痕迹,形成了一米多高的冲击断面。断面显示着文明的层层积累,有周代的筒瓦、战国的瓦当、汉代的青砖,小鸥兄还找到了一块汉代砖雕,花纹细腻,雕刻精美,一层层地累积着早周、周代、战国、汉代的历史文明遗迹。昔日繁华热闹的顿丘城,已经归于沉寂了,连废墟也已经消逝了。彼黍离离,草木深深,掩映着人类从远古走向现代的历史足迹,只留下些许残砖断瓦,挣扎地叙述着往日的繁荣。这曾经是一座历时久远美轮美奂的古老城邑啊!卫国国都朝歌与顿丘之间不到二十公里,当年深情的朝歌少女就是越过了淇水,将氓送到了顿丘城来。

    浚县还有一座城,叫临河。位于今善堂乡临河村附近。由于地壳变动,整座城池一夜之间消失殆尽,未留遗迹。
今人仍陆续发现铜镜、瓦当等器物。






 

 
     
浚县境内的一座古城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0392-2181169 邮箱: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