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游记 大伾山游记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探索创作 - 文艺作品 - 大伾山游记
大伾山游记
 
作者:刘银杏  加入时间:2011-6-13 15:45:18

发布于:2011-6-12 8:55:10 

大伾山游记

  忙碌之后轻松的享受生活,汲取人文历史和自然的营养和精华,不失是陶冶情操,让郁闷的心飞扬的好办法。
  6月9日,我们一行6人从鹤壁出发飞车浚县游览大伾山。
  大伾山位天河南省鹤壁浚县城东,又称东山。因其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而著称于世。该石佛始建于北魏,依山开凿,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素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为世界佛屋景观之唯一。
  登临大伾山,过巍峨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恩荣坊,它是一座以石雕精美而闻名的石牌坊。四柱五楼,重坊相叠,造型奇特,结构复杂。过恩荣坊拾级而上是一条幽径的石阶路,路的两旁栏杆上雕刻了上千只神态各异的石猴,或躺或卧,或打滚或嬉闹,各不相同,栩栩如生。
  导游介绍:大伾山风景区是一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青石山峰。虽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修佛的原因应该讲,古时,黄河流于其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以镇之。《禹贡》就提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怀古的感受除了北魏时期修建的“八丈佛爷七丈楼”的石佛、宋代的龙洞外,满山遍野的清代官式建筑使得怀古也不怎么容易。
  大伾山上方圆不足2平方公里,但景点众多,令人目不暇接。而且佛、道两教寺院、道观相依相连,共生共荣。大伾山是一整块完整的花岗岩,纹路透彻酣畅,行走在山间能够感受到山体的血脉,也许这就是“地气”的由来吧。还有大伾山大佛围墙上瓦当的鬼瓦,站在山上,举目回望古城,总感觉一种灵气、仙气。也许是沾了吕洞宾、张三丰的仙气。
  开凿于后赵时期的大石佛,高22.29米,为“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造像。佛足在佛楼地面下丈余,“八丈佛爷七丈楼”成为奇观。大伾山大佛的外表杂糅着多重时代信息,令人迷惑不过,这方碑刻并非关于大佛年代的唯一记述,明代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浚县知县张肯
堂主修的《浚县志》中,有记载:“石勒依佛图澄之言,铲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拓跋魏覆以重阁,元末毁于重兵”。大佛现为坐东向西,而非传统的坐北朝南装,因此说镇黄河,也有一定道理,而且开了乐山等镇河大佛的先河。
  我们虔诚地对着距今1600多年的大佛默默祷告,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历史风云,默默地为黎民百姓祝福,驱除黄河水妖。





 

 
     
大伾山游记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