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析“瓠子决口” 今析“瓠子决口”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今析“瓠子决口”
今析“瓠子决口”
 
作者:朱光临  加入时间:2011-3-13 16:01:05

2011-03-10 09:24:43

滔滔黄河水,不但滋润了中原大地,繁荣了一带经济,而且给我们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值得我们去推究。
    据《史记·河渠志》记载:元光三年(公元前132),“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天子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块河。是时东流郡烧草,以故薪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天子即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瓠子歌》,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

今读瓠子决,虽聊聊数语,却给我们探究黄河文化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献,笔者认为其中有四处值得我们去考究:

其一,历代治黄,皇帝亲临治河属首次。

元光三年,“河决于瓠子”。帝命汲黯、郑当堵决,塞而复坏。当时武帝听信谗言,迷信邪说,致使水坏长达二十三年。至到二十年后,汉武帝去泰山封禅,巡祭山川,始知水害之甚,乃命汲仁、郭昌率民数万复堵瓠千,武帝亲临现场,并命令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都参加堵口劳动,工程十分艰巨。由于当地东郡人民烧柴草,柴薪很少,便把淇园(当时卫国故苑)的竹林全部砍完为桩进行堵复,表明汉武帝治河的决心和毅力。为表明对河伯的虔诚,将心爱的白马、玉璧沉于河中,表现了作为一代帝王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另外还作两首《瓠子歌》,其歌词委婉凄切,充满痛恤爱民之意。此记载,突出汉武帝亲临河决之举,说明水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业,为政者一刻也不能忽视,自秦朝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其二,现行北金堤就是汉代黄河堤的雏形。

“金堤”一名词始见于《史记·河渠书》,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江、河、淮、济古称四渎,《汉书·沟洫志》谓:“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河者,黄河也。清朝王念孙考证说:“西汉以前,无谓河为黄河者”,“史表无‘黄’字”。《汉书》成于东汉,黄河一词从此绵延至今。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兴筑堤防。但各诸侯国以邻为壑,堤防不规则不合理。秦统一中国后,“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整治。汉代进一步修成系统堤防,并不断增修石工,加高增厚。因此,汉代人称黄河大堤为金堤。始西汉末,黄河下游决溢,往东南摆动。河道每大摆动一次,沿河两岸均要兴筑大堤。这样,在古河道长期行经的地方形成多重大堤,当地群众和一些文献也称这些堤防为金堤。据《一统志》记载:“堤绕古黄河,历开州(濮阳)、清丰、南乐、大名、东北接馆陶,即汉时古堤也。”元光三年(公元前132),“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是治黄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堵口工程。据《河史述要》中说,“古大金堤,西起滑县,斜出东北,止于张秋,为唐宋以前故大河南面之屏障,形势相反,而可相固以为用”。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河决东郡(濮阳),金堤次岁改之。”关于汉代早期黄河下游河道流经何地、到何处入海,一些现代学者依据《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和《水经注·河水》的相关记载,认为:黄河主河道大概经今河南省的荥阳北、延津西、滑县东、浚县南、濮阳西南、内黄东南,河北省的大名东,山东省的冠县西,绕平原西南,由德州市东复入河北,在黄骅县境入海。也就是说,西汉黄河主河道流经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以上文献记载证明,古时的金堤是随黄河而起,金堤随着黄河决口、改道,使其毁坏、修复,与现在的黄堤一样,随着黄河的弯曲筑起高高的大堤,以防河水溢出。金堤确实始于汉代或汉代以前的古堤,北金堤就是原来的黄河大堤。再者,瓠子决堵复后,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现址位于濮阳县新习乡焦二寨北三华里,离现在北金堤2华里,现仅存径长25米,高五米瓦砾土丘,石碑两座,字迹不清,其西南有黑龙潭,是当时瓠子决口处。可见,黄河在此游荡,并多次决口,多重建堤,宣房宫便是很好的历史见证,说明现在之北金堤,就是原东汉黄河的南堤,是现在北金堤的雏形。

其三,由水害变水利之始。

黄河宁,天下平。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成为闻名于世的“害河”。《左传襄公八年》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这是说黄河在周朝和周之前便是泥沙汹涌的洪流了。早在春秋战国,就有零星记载黄河下游的决溢泛滥,西汉以后,黄河下游普遍修筑堤防,形成地上河,决溢频繁,水患剧烈,据《汉书·沟洫志》记载,秦汉时期,决溢频繁阶段.淇水口(今滑县西南)上下,黄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约合9~11 米),堤防也很高。《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公元前109 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并亲率臣僚到现场参加堵口,说明黄河堵口已经是相当浩大的工程。
历史上治河大多着眼于洪水处理,治理黄河、除害兴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夙愿。自汉武帝亲临郀子河堵口以后,“用事者争言水利”,“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 据《汉书》记载, “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 此时各地的官吏都争办水利,皆引河水及川谷之水以灌田,大大增加了土地的灌溉面积。人们对水利和治黄的研究、讨论也更深广,达到较高的水平.据考证,明末清朝所确立的遥堤、缕堤体制的指导思想最早应认为来源于这个时代的贾让和张戎的主张的结合.所以笔者认为,该史料可以说明,自此后,治河由水害变水利的开始。

其四,《瓠子决口》见证治黄“平堵”之始。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夺泗水入淮,汉武帝于“夏四月,还祠泰山,至瓠子,临决河,命从臣将军以下皆负薪塞河堤” ,“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揵。”“下淇园之竹以为揵”的堵口法,以树木竹子塞堵决口,以减少分流水势,再打桩成排填石充土,是近代“桩柴平堵法”之始。

今析《瓠子决口》,留下了浩繁的文献典籍,悠久的治河历史,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见,给我们研究治黄文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今析“瓠子决口”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