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望族在浚县 于氏望族在浚县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探索创作 - 研究探索 - 于氏望族在浚县
于氏望族在浚县
 
作者:于姓家人  加入时间:2010-1-5 19:35:13

2010-01-05 10:35

       中华大姓多发源于河南,可以说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河南。 ( H: u( e% r' u" }- I

  浚县作为古黄河流经地,作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的聚集地,历史悠久,远在6000多年前,原始先民就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望族的姓氏就有20多个。   ~1 t-

N% W% c; A1 e/ s

 

  祖坟神路立牌坊,并得到卫辉府于谦故交的子孙相助,于氏家族遂成为当地望族。自于南道迁至浚县至今,于姓已繁衍24代,全村于姓近1500余人。于南道二子、三子、四子分别迁往长垣、砀山以及黄河以南定居。其长子于稳的后代除在于庄繁衍外,还陆续迁往浚县兰庄、新镇集、东郭村、裴村、白庄等村,以及中牟县、淇县等地。据估计,现今于谦后人有万人以上。而浚县于村和河北省井陉县于家村是于谦后裔中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 &

& c8 D5 \4 p, i, z$ p9 z

  于谦后裔迁至浚县
 

  我们大概都会记得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石灰吟》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著名的脍炙人口的诗《石灰吟》的作者,就是在“北京保卫战”中挽救了明朝江山的民族英雄——于谦。 , W0 n0 z   n5 v8 k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祖籍浙江钱塘人,明代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兵部尚书。明英宗继位之后,于谦受石亨、徐有贞等人诬陷“谋逆”,在北京东市惨遭杀害。史载:“公被刑之日,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行路啜叹,天下冤之”。 1 A4 j; H% C' V3 ?$ [: V
* l! X1 p9 J8 L+ p# _5 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的人生,也正如他留给世间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一样无私奉献、大义凛然。
( ]; Z
  于谦被冤杀,累及子孙。于谦之子于广隐居娘子关下的井陉县南峪村。于广隐留有三子:于有道、于东道、于南道。成化年间(1486年),因生活所迫,于有道迁往白龙庙(今井陉县于家村),于东道留南峪村,于南道迁居浚县谭城(今浚县卫贤镇于村)。    O   W! m% |/ t8 x

  卫贤镇于村在县城西南40里,西距淇县(古朝歌城)30里,北依同山,东临卫河。村里有2400余人,14个姓氏,于姓占70%。 / e8 ]! r/ e+ f9 r' s6 M! U# R

  近日记者随浚县几位文史爱好者来到于村。村口的标识碑上由浚县地名办公室监制的简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姓先祖谦,字廷益,明朝官至兵部尚书。罹难后其子于广隐居娘子关下深山南峪村,留有三子:长子于有道,次子于东道,三子于南道。因生存所迫,成化年间(1486年)于东道留南峪村;于有道迁白龙庙(今井陉县于家村);于南道携妻带子迁谭城(今卫贤镇于村)隐居。相传东汉末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在此屯兵,故称谭城”。 ; J) Q# y6 w0 E. g- v

  正当我们站在标识碑上的简介前琢磨时,一位村民骑着自行车迎面过来,停在了我们面前。原来他就是于谦21世孙于希贤。他说,看到我们站在村口标识碑前看得如此认真,就忍不住走过来看看,想跟我们这些好奇的人讲讲本村的文化。, G5 X% g3 y9

w

A9 e0 o1 ]% G. X4 z" |
  于希贤先生说,于村古名谭城,相传是东汉末年袁绍之子袁谭所筑,故称谭城。于希贤说,当时的谭城人烟稀少,沟壑纵横,水草丛生。于氏家族就在这不毛之地繁衍生息,逐渐成为望族。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8年),《浚县志》上始有于村的名字。光绪年间有前后于村之分,1955年合并成一个村。 ; h. r9 q. a7 l2 _- l
/ [7 A: i4 j' [2 \
  于南道长子于稳的后人则迁往了于庄。于庄在浚县西南卫河西,沿河下行距新镇4公里,上行距淇门2公里,该村因于姓居住居多,故名于庄。因其地偏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
4 K; {( ^3 \: I4 f8 }0 N
  明代后期,于谦冤案平反昭雪。对浚县于姓姓氏文化深有研究的田青先生告诉记者:“明万历年间,于南道六世孙于浙在北

  “鱼”与“鹰”的故事


a( n6 _2 H8 m2 M
  于希贤先生说,于村有很多传说故事,反映了于谦后代迁徙的颠沛流离。 8 A   \0 G5 @1 x( k
# R! B. F2 A$ M, Q# x. o9 @
  在于村蚂蚱庙的和鱼桥上有两块石碑,上面的金鱼和鱼眼有被刀凿的痕迹。传说有几条小金鱼经常在长丰渠里觅食,只要有人走动,便藏到桥边的石碑下,留下一只眼睛观察动静。后来再不见金鱼的踪迹了,引起了人们种种猜想:有人说,有一条老金鱼成了精,只要吃了它就可以祛心病,还能长生不老。于是,皇帝下诏,令渔夫下江捕捉。老金鱼最终没能逃脱厄运,被鱼鹰捉到了。于姓因此避讳“鹰”字,曰“鱼(于的谐音)见鹰必死”。于是,小金鱼便游到荒无人烟处的河沟里。
 

  也有人说,金鱼被江南蛮子盗走了,所以留下了刀凿斧砍的痕迹。还有人说金鱼和鱼眼是流落江南的于姓后裔寻找始祖留下的印记。这个传说,就是于谦被杀及其子孙流落异乡的史实。
 

T2 h3 X# i! C; w0 v* V
  寻根问祖祭先贤 !

D) G' B! F, x8 e
& s6 W* z- f/ g7 u/ u0 d
  据于氏家族介绍,清乾隆二十九年(1763年),于南道10世孙于荣宗将祖坟由北茔迁往南茔,仪式非常壮观。两坟地间相距1500米,红毡铺地,绿毡遮天,于南道故友旧朋的子孙前来祭奠,路都被挤占满了。浚县知县李士琳在风水先生选好的坟地周边察看,说向南移36步,可保后代兴旺平安,并挥毫撰写碑文,碑文记载了于谦罹难后子孙迁徙之事。该碑在1964年被毁。 - J2 U2 F( e3 ?$ l% i* p8 g! {
5 C. a   V9 W9 O4 U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于姓都要举办祭祖会(也叫老坟会),此风俗一直延续到1958年。”于有林先生回忆说,“祭祖会由每户的户主参加,周围村和淇县车村于姓也派代表到会。仪式程序是:到牌坊前叩拜,上香,焚纸箔,然后举行族宴,由族长讲述于氏家规及祖坟管理意见。1958年大跃进时办水利,石牌坊和墓碑被推翻,祖坟被平,祭祖会逐渐被淡化。” 5 m) e- M) `. a7 C6 ]
5 G# _% U! ]( S0 V1 Y
  留清白在人间”的精神却留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于谦后人与其先人一脉相承,也同样为建设国家、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着。于有林说,于谦后裔于立仁,在抗美援朝中立了大功。1952年11月,浚县政府召开向志愿军家属贺功大会,于立仁被授予“祖国英雄”的称号,并将匾额(今尚存)悬之于门,政府还分给他一间瓦房。为此,村里唱了三天大戏。于庄的于金良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献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于谦后裔也英雄
 

^/ q
. i2 |7 m; k! i1 V$ M
  原浚县计生委副主任,于谦21世孙于有林先生告诉记者,于谦忠孝爱国,于谦的后裔也同样有着“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大无畏精神。 / W# l! d, V2 [' q( g: X* x6 `

  于南道六世孙于浙,是于村的大户。他仗义疏财,每逢同山三月会(农历三月二十六至二十八),都会在蚂蚱庙前搭粥棚,施舍穷人(此民俗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明万历年间,于家得潞王府襄助,建府第,树旗杆,打响场(骡马脖子上系铃,拉着石滚在搭好的木板台上跑动),建牌坊,大兴土木”。有人报告官府,于家以“超规格”建宅之名被查抄,连门前的石狮子也被吓得跑到了淇河对岸的河口村。唯有祖坟上的牌坊保留了下来。有人说,于村老龙湾埋了一条龙,于家建宅起土坏了地气,故才有此劫。据传,后人在老龙湾起土,果真发现过龙骨,村民用它来止血、止泻,确有奇效。 . F4 D3 \) g+ r( H( J6 z# A

  可能是于村后裔动用资财大兴土木,修建府邸,令一生廉洁的于谦在天之灵难安吧,所以才有于家建宅起土坏了地气之说。于宅虽然被查抄,但于谦后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Y5 M: G   X6 d0 H

  ■相关链接
 

, g: R% n- x% C
  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理念。

  姓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古文化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匿迹了,而中国姓氏文化则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

    可以说,姓氏是联系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如果寻根溯源,很多姓氏的根都可上溯到人文始祖黄帝与炎帝,因此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于姓家人的空间




 

 
     
于氏望族在浚县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