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 高适与浚县 新建网页 1
名城浚县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二卷

 

   

文史事件 - 历史事件 - 高适与浚县
高适与浚县
 
作者:刘会喜   加入时间:2009-11-30 13:18:08 

    (2009-03-17 10:18:32)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历代名人骚客悠游浚县者璨若星天,魏文帝曹丕,唐宋著名诗人王维、杨巨源、岑参、贾岛、陈子昂、范成大等都因曾莅浚作诗而为浚县人津津乐道,引以自豪。然而同为唐代著名诗人的高适,却未能引起足够注意。新编《浚县志》、《大伾山志》未收其作,《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基础资料》也只收其一首。事实上,在这些名家中,莅浚次数最多、在浚时间最长、留下作品最丰富的莫过于高适。

    高适,字达夫,渤海(今河北省景县南)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20岁赴京城长安求仕不成,只身到蓟州边关谋取功名,也没有机会。求仕无门、谋名无望的高适遂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燕赵漫游。当他来到淇河岸边时,被桑林郁郁、绿竹漪漪的淇河风光所吸引,贫困潦倒、身心疲惫的高适遂结庐河边,过起了混迹渔樵的生活。结庐之处是否在今浚县境内,不得而知。但这个时期是其创作的高峰期,《全唐诗》收录有他在这一带所作的许多诗作。从这些诗作中不难看出,高适至少三次到过浚县,而且非常熟悉浚县的历史文化。

    一次是深秋时节,高适在淇门送韦司仓往滑台(今滑县),作《淇门送韦司仓往滑台》一诗,证明其到过浚县淇门(今属浚县新镇镇)。一次是刘少府子英闻知高适乘舟顺淇河远行,骑马追赶到淇河岸边挽留。高适婉言谢绝,继续前行,“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淇上别刘少府子英》)黎阳渡即黎阳津,时为黄河渡口,在今浚县黎阳镇东张庄村南地“四女台”。这首诗证明其又一次在浚县。

    除以上两首诗外,《全唐诗》还收录了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这里淇是指淇河。这十三首诗与浚县有没有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弄清高适的行游路线,亦即弄清当时淇河与黄河的地理形势。查阅《黄河志》、《浚县志》、《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史书得知:淇河源于林县,出鹤壁新区南流为淇县、浚县界河,于浚县遮害亭(今浚县申店附近)入黄河。黄河东北经浚县大伾山东东北流。在大伾山东南3公里黄河西岸有黎阳津,对岸即白马县(又名滑台县)白马津,是黄河两岸交通要塞。隋朝开凿永济渠(大运河的一段,大致与今卫河河道一致)在浚县淇门横断淇河。经道口(时属浚县)、小河至浚县城西,东北入内黄(见文后附图)。

    高适乘舟自淇河涉黄河至滑台(诗中两处提及登滑台),必须在黎阳津渡黄河,因此,有且只有两条路:一是自淇河穿过永济渠直接入黄河,沿黄河北上至黎阳津;一是从淇门入永济渠北上至黎阳津渡河。从诗中分析,高适走的应是第一条路。但不管走哪条路,都在浚县境内,因此,《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实际是在浚县所作。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诗多是反映淇河、黄河一带自然景色、百姓生活及作者闲适心情的。除两处提及滑台外,直接涉及地名不多。但细品其诗,仍有许多反映浚县历史地理情况的诗句,如:“东入黄河水,茫茫汛纡直。北望太行山,巍巍半天色。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五)这里太行山应是指大伾、浮丘、凤凰和紫金山,因为高适乘舟入黄河后,进入黄河浚滑段,从此北望,视野所及,除大伾、浮丘、紫金、凤凰等山外,再无它处。所以称太行山,大概因这些山属太行山余脉。当时黄河从大伾、紫金、凤凰三山脚下穿过,所以高适写到:“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自古有贤才,相逢不相识。”(《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五)这里昔日贤才应是指子贡。笔者曾细数过,这一带能与高适“相逢”,并被高适称为古贤才的,唯有端木子贡。子贡为春秋卫国人,堪称为古;为孔子著名弟子,当时被封黎阳公、黎公,无愧贤才;其墓在大伾山东南2公里东张庄北的黄河堤岸上,当然相逢。但高适见到的是子贡墓而不是子贡(不可能见到子贡),所以是相逢不相识了。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骛。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兵革徙自勤,山河孰云固。”(《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六)这里“晋”是指东晋,“宋”是指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之宋,“晋宋”概指东晋南北朝时期。“羌胡”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这个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将晋朝统治者赶到黄河、长江以南,形成南北对峙。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要南进灭晋宋,扩大领地,晋宋要北上攻伐,收复失地,黄河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史书记载当时发生在浚县境内的战事达十余次,其中最著名的东晋大司马桓温第三次北伐进抵枋头(今浚县枋城),与慕容垂、慕容德大战于童山(今浚县同山)坡。由于东晋南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腐败无能,始终未能收复北方,自古为中原腹地的浚滑一带,却成了边疆戍地。作为边塞诗人,高适自然睹地怀古,感慨万千。

    “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遥见楚汉城,崔巍高山上。”(《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七)史料记载古黄河上游稳固,自滑浚以下经常泛滥决口漫流,传说禹酾九河就在这里。所以高适写道:“乱流自兹远”。高适倚楫一望,看见高高的山上有一座楚汉时期的古城,这山即大伾山,这楚汉城即黎阳城。为什么呢?因为在这里,高适举目所及,只有黎阳城在大伾山上。《浚县志》记载:“唐武德二年(619年),设黎州总管府,治所在大伾山北麓”。《水经注》载:“今黎山之东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刘桢《黎阳山赋》:“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诗中之所以称楚汉城,大概因为黎阳县乃汉高祖三年设立,汉高祖刘邦当年与项羽争天下时称汉王,项羽称楚霸王,便将那时所建的县城称作“楚汉城”。“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缅怀多杀戮,故此生惨怆。”这是高适缅怀隋末战乱,瓦岗农民起义军占据黎阳大伾山,东征西杀,百姓生活凄惨而生发的感慨。同时又有高适对农民起义军的鄙视之意,这是封建文人思想的局限性。接下来写道“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意思是说现在是和平盛世,兵甲入库,我才得以闲游。这既是对唐朝和平盛世的赞扬,也隐含其生不逢时,不受重用的感慨。

    “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禹功本豁达,汉迹方因循。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畚筑岂无谋,祈祷如有神。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十二)高适临河怀古,由禹王大伾山治水,联想到汉武帝治理河患。《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据《黄河志》: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自瓠子河决口,汲仁、郭昌堵塞无效,泛滥二十多年。元丰元年(前110年),汉武帝泰山封禅回来,亲临决河处,命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都去背土堵决口,并砍伐淇河竹子作堵河材料。瓠子决口堵塞后,汉武帝命令在河堤上筑宣房宫,以资纪念。宣房宫毁于何时不得而知,从诗中可知,唐代高适时期已不存在。其遗址一般认为在濮阳故城北,《重修滑县志》记瓠子口在滑县旧城北。

    高适虽然鄙视瓦岗农民起义军,却对其领袖李密的才能非常钦佩。当他远远望见高耸的李密墓时,写到:“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十二)魏公墓即李密墓,李密在瓦岗军时称魏公。《浚县志》载:“李密墓位于浚县大伾山南(一说西南)五公里许。1969年卫河清淤时,于浚县黎阳镇罗庄附近卫河底出土李密墓志铭碑,现存河南省博物院”。全诗是对李密一生的回顾。李密因投唐又叛唐被杀,高适深感惋惜,感慨道:“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这里“萧”指萧河,“曹”指曹参,二人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建立汉朝,相继做汉朝丞相。有成语“萧规曹随”。

    从以上分析可知:高适在浚县作诗达十余首,这在这样著名的大诗人中已是绝无仅有了;诗中又多处写到浚县的历史地理情况,其对浚县了解之深、熟悉之透更是空前绝后。高适为什么如此关注浚县,高适与浚县究竟是什么关系,是一个极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刘会喜的博客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高适与浚县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