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白毛,有多少英雄的故事和传说?
作者:马金章 上传时间:2008-6-14
 
 

 

               白毛村的来历

    白毛村,由一个传说而得名。这个传说,来自远古,是歌颂一位“死到临头”的老人的。这传说似甘饴,似乳汁,哺育着一代一代白毛人,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人物,产生了不少感天动地的真实故事。

    “孝为百行之原”。“孝是为人根本”。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可是,在远古时期,传说凡年满60岁的老人,一律要被处死、活埋,或被抛弃在荒郊野外任其冻死饿死,这叫“花甲葬”,或叫“六十还仓”。白毛村的来历,就和残酷的“花甲葬”有关。

    传说很早以前,浚县东北30来里有个偏僻的地方儿叫“老鼠嘴”。它南边是一片阴森森的杂树林,北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坡,还有一条丈把深的流水沟在这一地方绕个圈儿。

    那会儿有个规矩,人到六十岁一律活埋。有一家,祖孙二人平时相依为命。爷爷年到六十了,按法令应当活埋,小孙子不忍心,爷儿俩抱头大哭。哭也当不了用啊!小孙子想个办法儿,就在僻静的老鼠嘴一边挖了个洞,叫爷爷躲在洞里,夜间为爷爷送饭,躲避官方的搜查。过了一些时,不知从哪儿来了个孽獐,在老鼠嘴这里作怪。那东西灰颜色,眼似铜铃,体大如牛,锯齿獠牙,拖着长尾巴,夜出昼眠,寻找食物,有时儿还发出叽叽咕咕的叫声。一连好几个人从这路过,都叫他咬伤了,可谁也辨认不出它是啥怪物。

    一传十,十传百,从这路过的人越来越少。这可急坏了小孙子,夜间不敢出门,只得在白天绕几里路来给老人送饭。他爷爷就问孙子:为啥不在夜间来送饭了。孙子就把那怪物伤人的事给老人说了一遍。

    老人听孙子说完,就断出那怪物是一“老鼠精”。他嘱咐孙子:回去叫几个年青力壮的人,拿上棍叉,再把咱家养的那只白猫带去。天一黑,就去那儿等怪物出来,只要见到它,就让白猫发出叫声,那怪物见了猫,会浑身哆嗦,不敢再呈恶性。

    孙子就照爷爷说的办了。那怪物听见猫叫声,立时,牛大的身子变成了红薯块大小的老鼠。从此以后,再也不见那怪物出来伤人了,这里的行人也慢慢儿多了。

    这事传到了官府,就把小孩带到县衙盘问,县官得知是年过花甲的老人降伏了怪物老鼠精。县官深知年迈的老人有涉世经验,就奏明皇上,废了对老人活埋的规矩。村人就把“老鼠嘴”村改名为“白猫村”。后来人口多了,分成了“东白毛”、“西白毛”两个村。



    面对日寇屠刀誓死如归的白玉佩等烈士

    “花甲葬”现象,我们在古籍上很少见到这方面的记载,对于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过这种文化现象,也是众说纷纭,有专家认为,即便有也是短晢的。有了白毛村这样的传说,“花甲葬”的历史就不会长久,就只能注定这种现象仅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激起的一个泡沬。传说中那位老人却成为英雄智慧的化身,永远地活了下来。

    白毛村东是数十里的浩渺幽深的大沙窝,沙丘起伏,枣林行行,野草横生,荆棘遍地。20世纪30年代初,这里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抗日战争中,这里是冀豫沙区根据地的边缘地区。

    1938年3月,日军侵占浚县城后,对该地的共产党组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时刻想踏平该地,以解后顾之忧,只是立足未稳,无暇顾及。是年年底,日军认为占领区已经稳固,便对八路军的根据地进行一次次地“扫荡”进攻。1939年1月27日(农历1938年12月初8),一队日本侵略军带领部分皇协军窜到白毛村。他们进村后,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见柴草就点。霎时,浓烟滚滚,烈火熊熊,躲在村东沙窝内的村民看到此景,一个个心如刀绞。在村内还没有来得及逃离的李春旺、王修妮、邢经妮、靳继春、靳罗、李德重、李宗信7位村民,被鬼子绳捆索绑,拉到邢坊村邢连知的院内,用两条大梁把他们夹在中间,用铁丝把大梁死死拧在一起,然后将在他们的身上、梁上浇上汽油点燃,惨景令人目不忍睹。然后,日本鬼子又逼着白玉佩、郭顺星、李双喜3人带路,企图去追杀逃离的村民。3人面对敌人的血腥屠刀,毫无惧色,誓死不从,最终被日寇捅死后抛入邢坊村一红薯窑内。

    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接见的英雄齐清泉

    齐清泉是位在朝鲜战场上立过大功的人,长期以来却不为人知。他复员回到家乡白毛村后,从不张杨自己的身份,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他将荣誉珍藏在心底,在平凡的农村干部工作岗位上默默为人民群众做着贡献。他的英雄事迹,长期感动了他的邻居何改新,1994年,何改新同志写了一篇介绍齐清泉的文章,英雄齐清泉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齐清泉同志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转战河南、湖北、湖南、文西、江苏、上海、济南等地。1951年2月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二师瓦斯班长。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青川江大铁桥畅通。清川江大铁桥是中朝两国相通的惟一咽喉要道。当时若把青川江大桥切断,我100万志愿军三天内就会断物绝粮。所以美国鬼子千方百计想炸毁大桥,除派遣特务破坏外,还每天数次派飞机不定时轮流轰炸。

    在保卫青川江大桥的日日夜里,齐青泉同志机智果断,勇猛顽强,1952年10月个人排除定时炸弹一枚,为保住大桥安全通车,做出了重大贡献。1953年5月,在抢修大桥铁轨的战斗任务中,齐清泉在长达六昼夜中,只吃过三顿饭,睡了两个小时,一人安装螺丝800个,安装枕木78根,并出主意想办法为炮兵团修理好高射炮18门。战斗结束后,他已累得倒头就睡,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过来。吃了饭,团部又紧急通知他去执行新的战斗任务,他不顾七八天的疲劳和满身的伤痛,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1953年停战后,在青川江大桥复旧工程的70多天里,齐清泉同志冒着危险,吃苦耐劳,不顾伤疼和疾病,克服困难想办法,每天工作最少11个小时,并培养出6名瓦斯工,为整个工程提前40多天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忘我的人”。

    齐清泉同志赴朝期间,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1953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授予“一等功臣”称号。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康良煜签发的立功证书及荣誉军功章,并受到金日成元帅的亲切接见。

    1954年4月,齐清泉同志与其他8位一等功臣由杨得志司令员亲自护送回国。到北京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高岗、宋庆龄、董必武等亲切接见了他们,并同他们一一握手问好,共进晚餐。

    “五·一”国际劳动节,齐清泉同志作为天安门观礼代表,同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和全国人民共庆节日。

    5月14日,齐清泉同志参加了铁道兵第三届庆功大会,并和朱德同志一起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5月18日,齐清泉作为功臣代表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全国军队讲话,志愿军政治部为此专门向全军发出收听通知。

    齐清泉同志在京期间,作为英模代表,先后到首都部分大专院校等单位作了巡回报告。1954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忘我的人——记应邀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三届庆功大会的志愿军铁道兵功臣代表齐清泉》为题发表文章,《解放军报》等报纸也报道了他的英模事迹。

    1954年上级组织安排齐清泉回老家疗养。几十年来,他将荣誉默默珍藏,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带领群众艰苦创业,造福乡里。

    几十年后,本文作者在《永远的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这篇史诗式的文章中,注意到这么几段话:

    “飘扬的“八一”军旗上永远铭刻着这样一支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她诞生在炮火纷飞的一九四八年,一九八三年百万大裁军中改工。走过了三十五年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然而,就是这短暂的三十五年,铁道兵以她不朽的功勋,在“八一”军史上浓墨重彩写下了她那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

    “‘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这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帝国主义的哀叹,也是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对铁道兵的赞誉。短短的三年,美军出动58967架次飞机,投掷炸弹190590多枚对我铁路线狂轰滥炸,英雄的铁道兵发扬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主义顽强战斗,保证铁路的畅通,还在原107公里的基础上将铁路延长到1382公里,胜利地完成了抗美援朝的铁路保障责任。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的颂歌。”

    齐清泉的名字出现在了这篇铁道兵总结35年历程的丰碑式的文章里。

    永远的英雄,齐清泉!你是白毛村永远的骄傲,你是浚县永远的骄傲!

    来源:马金章的博客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