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古邺遗风——浚县大伾山
作者:韩宗佳 上传时间:2009-10-6
 
 

(2009-10-05 19:48:20)

    最近事情比较多,加上身体微恙,更新有些慢了。

    安阳作为邺城遗址所在地,北朝遗迹众多。即使在邺城被毁灭的日子里,都还算安稳地保留在同一个行政单位里,唐代及以前叫做相州,明代左右一直叫做彰德府。到了建国后才叫做安阳。而在建国后的日子里,安阳的区域被越划越小。先是临漳县、磁县、涉县和峰峰地区被划到邯郸,这样邺城遗址的一大块:城址、东魏北齐皇族墓、娲皇宫石窟、响堂山石窟就变成了河北省的了。之后,鹤壁和濮阳也相继独立,这样一来,如浚县、淇县等名县也离开了安阳。在如今的安阳市内,能称得上是重要邺城遗迹的地方屈指可数。我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洪河屯的北朝大墓以及在与磁县交界地方的那些小遗迹了。行政区域的划分造成了邺城旅游资源难以统筹发展,也不可能塑造一个邺城的整体概念。隋文帝的梦想终于在当代实现了。



    大伾山的山门是座国内罕见的仿北朝建筑,也许是考虑到大佛的原因,不过总体来说这个山门挺靠谱

    禹贡名山的沧海桑田

    大伾山是真正的“山不在高”的典型。虽然海拔仅135米,但早在《尚书》中,大伾山便已经粉墨登场,在谈到治理河积石时候,《禹贡》就提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可见,“大伾”是一个与 “龙门”、“华阴”等处于同时期名山了。

    不过也同中国历史上很多名山一样,现存的遗迹也是经过5000多年涅槃后的产物。《禹贡》时代没有遗迹遗存,夏商周秦两汉也是一晃而过。属于这座名山的最早遗迹,还不属于本土宗教,而是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伾山大佛。之后唐宋留下了几块碑,明清佛寺道观的兴盛为这里总算添了些建筑,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面貌了。

    想到这里心中总不觉得很是滋味。中国古建筑出发点是好的,用的都是可再生材料,讲究人和自然的融合。但木结构建筑容易朽坏,因此即使像是大伾山这样的《禹贡》名山,按理说应当和摩西接受十戒的山有着差不多的地位,但由于所留遗迹甚少而在现代的眼光中难以得到重视。怀古的感受最好还是要有形体依托,而大伾山满山遍野的清代官式建筑使得怀古也不怎么容易。



    大伾山顶的禹庙,是清代建筑群,拿山顶纪念《禹贡》是恰如其分,只是这建筑也没什么好记录的

    相对而言,大伾山比较出彩的可能也就是寺庙中的明清石刻了。这必须感谢大伾山的山体,这座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却是一整块花岗岩构成,样貌雄伟。在石雕中,可能还是花岗岩比较靠谱。砂石工时短,但容易风化;石灰岩(大理石、汉白玉等)质地细腻,但是容易腐蚀;只有优质的花岗岩才能担当天长地久的重任。而且花岗岩石雕天身就具有亘古不变的美感,最适合雕凿纪念式建筑。



    大伾山是一整块完整的花岗岩,纹路透彻酣畅,行走在山间能够感受到山体的血脉,也许这就是“地气”的由来吧



    进山的牌坊为明代遗构,雕刻精美,可惜文革时候毁掉了人物的头部,现在也只是品尝一下整体气韵了




    齐天庙是门票景点之一,本来是我下山最后一个庙不想看了,但最后还是进去了一下。这里是东岳大帝黄飞虎的行在,石柱应该是明代的东西,和济源阳台宫大罗殿有些像。云纹还算是生动,但龙身就过于死板了



    山顶小西天牌坊,下面是崭新的浚县县城,从高大的贴瓷片建筑我们可以清晰地抚摸到浚县的现代气韵,而这与禹贡名山也毫无关系

    扑朔迷离大佛像

    去年去安阳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浚县。回来后偶然一次去了上海图书馆,看到一本专门讲中国著名石窟的书。我很自负地打开河南那个部分,觉得自己应该都去过了,没想到跑上来第一个地方就是没有去过的,而且先前也完全不知道,离安阳这么近的地方竟然有比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更大的倚坐佛像。更令人郁闷的是,“ 浚县大伾山”这五个字中,还有两个不知道怎么读。



    大伾山大佛围墙上瓦当的鬼瓦,有些北魏的意思

    于是我立志,下次来安阳一定要去浚县看一下大佛。没想到今年也就成行了。

    浚县大伾山倚坐佛像很明显是弥勒的形态。只是其始建年代还是无法确定。元代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年),著名文学家王恽在大伾山游玩后所写的《游东山记》中,认为“其镌凿本末,以寺石麟考之,为高齐所造无疑”。同样通过寺前的石狮给出了造像的年代。



    如今大佛寺门口的石狮,也不是王恽看到的北齐样式了

    而根据宿白先生的《中国石窟寺研究》中所说,最靠谱的关于大伾山佛像建造年代的记录来自于后周年间的“黎阳(浚县的古称)大伾山寺(即天宁寺)准敕不停废记碑”,其中提到:

    “以兹山之足为佛足矣,以兹山之顶为佛顶焉。有缺落碑铭,载相续月日,俨三十二相,亦四五百年”

    “三十二相”即是指佛,碑立于后周显德五年(西元958年),那按照五百年向前推算,应该是北魏文成帝太安四年,按四百年推算应该是北齐文宣帝天保九年。此时北魏营造的重点应当在平城(大同),不会是邺城附近的浚县。倒是定都邺城的北齐会开凿这样的大佛。因此北齐是比较靠谱的始建年代。



    大伾山大佛的外表杂糅着多重时代信息,令人迷惑

    不过,这方碑刻并非关于大佛年代的唯一记述,明代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浚县知县张肯堂主修的《浚县志》中,有记载:“石勒依佛图澄之言,铲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拓跋魏覆以重阁,元末毁于重兵”。大佛现为坐东向西,而非传统的坐北朝南装,因此说镇黄河,也有一定道理,而且开了乐山等镇河大佛的先河。



    大佛右侧壁上开的小佛像手法简单,开脸清秀,时代应当晚于大伾山大佛的建造年代,有些唐千佛洞的感觉,但为什么只刻了一个?旁边也没有题记,实在是个令人疑惑的地方

    此外,从大佛本身风格看,其双足扁平履莲,确实是早期佛教的特点。膝盖部分下垂袈裟的双阴线手法,可以追溯到云冈的北魏遗风,但其颈部的僵硬线条,以及头部的螺发,都是明代的手法特征。也许它在历史上确实也蒙受了很多劫难,才呈现出现在这样的杂糅样式。



    倒是宋宣和年间的摩崖题记,笔力遒劲,很是潇洒,可蔚为一观,如今这里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龙洞藏乾坤

    除了大佛以外,大伾山的龙洞也很值得一看,它位于山顶附近,实际上就是一眼泉水。北宋时可能非常吃香,因此皇帝在这里封它为“康应候”,大书法家米芾也写了个康应候碑,泉水口附近也雕了五条龙围起来。或许,这就是市场经济繁荣的北宋所创造的一个旅游景点?看到之后也相信了,北宋的龙也能够雕得这么生动饱满,特此贴图,可不能被晋祠圣母殿的四脚蛇毁了形象啊。



    五条龙围绕泉水口,底下两条已经被摸得很光滑,头上三条没什么人摸,倒也清净



    这个龙头很有气势吧



    这个龙爪很有力度吧



    米芾的碑帖也可以欣赏一下,但总觉得写得太尖锐露骨,见仁见智了

    韩宗佳 新浪博客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