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黎阳古槐道古今
作者:马珂 上传时间:2009-6-19
 
 

 

     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木,它折射出了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深厚,是历史的见证者,堪称人类社会的“绿色文物”。浚县城内的古槐大都是树龄超过300年的一级文物,可谓老寿星了。在浚城内400多棵古树名木里,古槐虽然只有十几棵,比起占95℅的古柏来说可谓凤毛麟角,但它却是浚城内又一道独特风景。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千年松,万年柏,搁不住老槐树一眯瞪。”浚城古槐大都生长在街道旁,平常人家的院落里,名刹古寺中,扎根在百姓世世代代的生活里。


黎阳古槐话古今
记者 马珂


   “一棵古槐树,看似死了,不知哪一年就又吐出了新芽,发出了新枝。”南山街一位坐在古槐树浓荫下的老人的话,对“千年松,万年柏,搁不住老槐树一眯瞪。”这句俗语是最好的注解。正是因为老槐树顽强的生命力,人们对古槐总有一种敬畏之情。似乎它苍劲的根,延伸得远,可以如纽带维系着现代与远古,牵引我们追根溯源的心寻根问祖;似乎它苍老的空了心的干,洞彻古今,穿越时空隧道,带领我们追寻亘古的民族记忆。
   槐树又称国槐,它是中国一种重要的古老树种,历史悠久。人们对国槐好像与生俱来的,总有一种根的情结,根的意识,因此人们称它为国槐。浚城的国槐是深沉的,它斑驳的树身是岁月雕刻在它身上的记忆,它浓黑的枝干无不在向世人昭示着它阅历的无穷。浚县城内,几乎每一棵古槐树都有它的故事。或许正是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古槐总有一种亲切的故土情结吧。
   槐树底下思乡情
   元朝在中原对当地人实行残酷统治。圈占土地,烧杀抢掠,百姓们难以生存纷纷揭竿而起。元军在镇压义军的同时,对百姓滥开杀戒,屠城灭镇。兵火之外,水灾、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可谓天灾人祸。中原地区“百姓十亡七八”,成了“百里无鸡鸣,千里没人烟”的荒凉地带。在县志自然灾害一览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元朝到明洪武年间,短短一百年内,竟有大的自然灾害(水灾、旱灾、雹灾、蝗灾、饥荒)14起之多。到了明洪武三年(1370),浚州人口已不满五千,于是改浚州为浚县,编户50里。明朝皇帝朱元璋下令安抚流亡人口,从人口稠密的地方迁徙无地农民到荒区开荒落户。据《浚县志》载,明洪武八年(1375),数次迁山西太原、平阳、洪洞等地民众来浚。相传,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浚县人,当天夜里都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大槐树变成了自己的老妈妈,自己变成小孩在槐树母亲怀抱里撒娇。槐树妈妈说:“孩子,这一去不知要走多远。以后还知道你是妈妈的孩子吗?让我在你小脚趾上咬个记号吧。”妈妈就咬了孩子的小脚趾甲作了记号。第二天人们醒来,果然发现自己的小脚趾甲上有个分开的记号。人们便把大槐树当做自己的母亲崇敬。正是这慈母宏阔的胸怀养育了无数的子孙。时间长了,一代一代传下去,人们都说是大槐(怀)下来的。并且还以脚小指有两个小脚趾甲为证。浚县小脚趾上有分开两瓣的人,都说是洪洞大槐树下来的。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脚趾验甲形。”有民谣如此传唱。

      “老爷槐”说媒董永

   “老爷槐”扎根于浚城古寺——天宁寺内。大伾山天宁寺始建于北魏,明代以前称大伾山寺,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了,是大伾山现存最为古老的寺庙,闻名遐迩的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就坐落在这座古寺内。在天宁寺北院三佛殿前的这棵古槐,苍翠挺拔,树高13米,冠幅12米,有两人合抱粗。此槐树干虽已中空腐朽,但仍枝叶繁茂,年年开花结实,故被人们尊称为“老爷槐”。初夏正是万木峥嵘的季节,古寺内古朴的殿宇、庄重的龙纹石碑映衬着老爷槐苍翠如盖的树冠,几枝苍老的枝干,如从树冠里飞出的仙女,直抵云霄。古树、古庙、古碑,相得益彰,默契有加。站在古槐下,透过中空的树干,可以望见头顶碧蓝苍远的天空,时光错落,不知今夕何夕。
   天宁寺内古槐附近住着位80多岁,白发苍苍的马老太。马老太指着“老爷槐”树枝上挂满的红头绳说,这棵古槐是当年为董永、七仙女说媒的槐树……如今来寺里的人,不少人喜欢在老爷槐上系个红头绳,寄托个好姻缘。传说,七仙女下界游玩时被善良孝顺的董永打动,萌生爱慕之心,后经土地爷说合,槐荫树做媒,与董永结为夫妻。可惜做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仙女只有百日缘分。

      “龙槐”拦驾李世民

   大伾山天宁寺门前有棵苍翠遒劲的古槐,有两人合抱粗,不知高龄几何。如云的枝叶间,一条粗壮的树干向南横逸斜出,如云龙破雾,直伸向天宁寺山门。古树、古寺、古道相互辉映,别有一番韵致。黄河曾经从大伾山东麓流过,当时大伾山下有著名的黎阳津渡口。古时,陆路交通不发达,大都走水路。淇水、卫水、黄河三条主要水路同时穿越浚境,浚县成为当时的交通要塞,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过往的船只,停靠在黎阳津渡口,驻足歇息。72台阶如一条云梯,由黄河岸边、大伾山脚,直抵天宁寺山门。天宁寺的钟声不知牵引了黄河之上多少怀古探幽的步履,大伾胜迹、浚州八大景不知留下了多少旅人的足迹。唐代李白、王维、骆宾王、高适、杨巨源、岑参等大诗人在黎阳渡口留下了诸多诗篇,我们在《全唐诗》里如今还能有幸读到。“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王维);“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棹唱临风断,樵讴人听喧”(骆宾王)这些流传至今的诗句,记录了黄河岸边黎阳渡口的壮丽风景。
   在黄河惊涛骇浪间,也诉说着征战的艰辛,与人生逝者如斯的感慨:“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骆宾王)、“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难”(王维)。据《新唐书》与《资治通鉴》载,唐五德五年夏四月,秦王李世民打败了河北一带刘老黑的义军后,带着兵马要乘胜追击山东曹县一带的徐元朗。皇帝李渊下了道圣旨,让李世民到黎阳(今浚县)找徐茂功,召集些人马,弄些粮草,再过河东征。徐茂功熟知兵法用兵如神,当时人称诸葛亮转世。传说,当时李世民在大伾山下,黄河岸边让徐茂功召集人马,筹集粮饷后准备东征,千军待发之际,李世民听从徐茂功的建议,登七十二登,进天宁寺拜大石佛,祈佑东征胜利。到天宁寺门口,李世民的皇冠被天宁寺门前向南横斜的槐枝挂歪,李世民赶忙用手扶正,俯首弓腰走进了天宁寺。后来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这棵槐树,就被人称为龙槐,龙槐拦驾的趣闻从此就流传了下来。

      文庙池畔“槐抱榆”

   文庙内泮池旁,生长着一棵“槐抱榆”。古槐粗达7、8米,5人环抱粗,树干虽衰老朽空,仍生枝长叶。许多人还记得十几年前泮池旁“槐抱榆”的奇特景观:老槐中空的巨大身躯,如母亲深厚宽阔的怀抱,一棵一抱粗的榆树从老槐怀里探出头。如一位母亲张开双臂怀抱着孩子。上世纪60年代,古槐树洞里就生出一棵榆,后被人伐掉,又长出一株。如今,这棵斜倚池畔的榆树依然苍翠,老槐却倒下了。古槐根处残留的半圈树根,还在述说着那时那景。它倒下的粗大树干如今静静地躺在文庙内大殿走廊上。老槐正如一个慈祥的母亲,孕育了孩子,而自己却枯死了。据说那棵倒下的老槐已有千年。
宋太宗栓马“宋槐”
   县城顺河街赵家井旁,有棵被载入《河南古树志》的宋槐。这棵宋槐曾被《中国青年报》报道过。一日,我们沿顺河街一路打听着找去。路边围坐歇息的老人,听到我们说起这棵槐树,都打开了话匣子,颇有兴致地说开来。说这宋槐是当年宋太宗赵匡义栓马的槐树。这棵宋太宗拴马槐十几年前被雷击倒了。传说,附近有位老太太在这棵“宋槐”倒下前做了个梦,梦见这棵槐树同她道别。第二天她特意去那看了看,发现这棵槐树果真倒下了。顺河街一位73岁,名叫路祥的老人带我们来到“宋槐”扎根的地方。宋槐虽然倒下,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它粗大的枝干依然安静地躺在地上,没有人肯去挪动它。它曾扎根的地方,还残留着小半圈根部的树皮。如今,在它中空的根部已长出一棵碗口粗的小槐树来。据《大伾山志》载,此处的宋槐,是棵粗大的歪脖树,主干向东倾斜,树枝插地。树高8米,树干中空,胸围4.5米,冠幅8米。相传为唐末宋初所植,距今已千余年。路祥老人说,赵家井不远,原本还有一棵明槐,但在文化大革命时遭遇不测,只有这棵宋槐,因赵匡义在此拴过马,才得以保留下来。


      卫水云溪映“明槐”
   桥西街卫水河畔,有座小岛,因岛形似琵琶,人称琵琶岛。琵琶岛上有棵古拙苍劲的明槐(此槐被《河南古树志》收录),两人合抱粗,树干中空,但却郁郁葱葱,据说已有400多岁高龄。这棵明槐东临卫水,与南边百米远处的云溪桥遥相呼应,古树、古桥、流水,如诗如画,别有一番风味。当年卫河通漕运。茫茫卫河水,如从天边而来的烟云,苍茫飘渺,来往的船舸在翻滚的白浪间争渡。古槐下的古渡口,停泊着待起航的船只……“荫寒烟雨重,影落溪潭深。”元代诗人马德华在《卫溪烟雨》诗中如此写道。
   卫河边古槐下闲坐歇息的老人回忆起卫河当年情景,还记忆犹新:卫河里的水,曾是甜的,40年前还能吃。卫河里的鱼虾是鲜美的。卫河边住的人都会游泳。夏天,时常可以见到有人在卫河里一边游泳,一边端着饭碗吃饭……
   老槐不远处住着位叫张永录的老人,他说,原来古槐朝东有棵树岔子,那枝树岔子后来遭雷击,被劈成了两半。以前,琵琶岛上有个疯子,爱拾鸡粪,人称憨保和。憨保和睡觉就睡在那枝树杈上。有人说,解放初期,每逢正月,就会看到树上挂满了“小灯笼”。有人迷信,说这棵槐树上住着神灵300之多。
   西侧卫河边的拦河石坝从云溪桥头,一直延伸到这棵老槐树旁。老槐树分明已经成了拦河石坝的一部分,是卫河边居民的“守护神”,行使着坚固堤岸的职责。老槐庇佑了一方天地,庇佑了槐树下的人。据说,老槐粗壮的根能伸到河对面,比拦河的石坝还坚固。张永录老人说:“这棵古槐无形中保护着堤岸,才使得多年来卫河两岸不决堤也不决口。”难怪树旁原有菩萨庙、大王庙(奉水神),那其实应是百姓们对这棵“守护神”的感恩与崇敬之情吧。

     
 
      淇河晨报 2009-6-17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