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圣哉 大伾山
作者:王小萍 上传时间:2007-5-29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06:54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王小萍

  佛像总是慈眉善目的,但浚县的大伾山佛像却是威严无比,沉稳有力。为什么这里的佛像与别处不同。记者近日采访了浚县。

  秦汉以来,黄河在浚县一带屡次决口。长期,百姓苦于水患。因为无力抗拒黄河的泛滥,百姓们把解除水患的希望寄托在天、神身上。后赵时期,西方高僧佛图澄诵经数万言,善解文义,深得皇帝石勒的信任。佛图澄建议皇帝石勒在大伾山开凿大石佛“以镇黄河”,用佛的力量镇治水患,赢得民心。

  由于此佛的使命是用来镇河妖的,所以自然要威武有力。大石佛开凿以后900年,到了金明昌5年(1194年),黄河改道南移。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佛法的力量。大石佛见证了历史,也经历了它自己长达1600余年的沧桑。

  历史悠久 动人传说美名扬

  翻开《尚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历史典籍,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皇帝都与大伾山有关。当年大禹治水,来到大伾山,其栓船柱与锁蛟石依稀可见,记载了一代先王的风采。汉光武帝刘秀攻打河北王郎之后,还师途中特意来到大亻丕山,在山顶筑青坛祭告天地,庆祝胜利,并亲封大伾山为“青坛”山。曹操、曹丕父子与袁绍征战黎阳(今浚县),占据大伾山,控制大河南北交通要道,征战杀伐中,曹丕留下了《黎阳作》诗四首。唐王李世民东征徐圆朗、聚兵大伾山下,在千军待发之际,也没有忘记登上大伾山拜谒大石佛,大佛门前那棵古槐,横斜里伸出一枝,竟然挂歪了唐王李世民的帽子,使李世民顿悟,佛祖面前人人平等,一段《龙槐拦驾》的优美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宋太宗赵匡义闯幽州兵败,逃至黄河岸边,苦于无舟渡河,躲进了太平兴国寺,后来是山下一位美丽的渔姑将他送过黄河,才使他得以登基为王,成了大宋江山的继位人,《渔姑义救赵匡义》的动人故事也在当地流传至今。

  后赵皇帝石勒在大伾山开凿了大石佛,吸引了无数的游人过客。千百年来,刘桢、王维、范成大、王阳明等20多位著名诗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三国时期建安七子的刘桢,写有《黎山赋》传世。唐代诗人王维、杨巨源等面对大伾山的壮丽景色,纷纷振衣高歌。南宋湖间派诗人范成大写下了《大伾山》七言绝句。民国16年,爱国名将冯玉祥第二次到浚县体察民情,登上大伾山,抒发实行新政治的豪情,其吏治碑至今犹存。帝王与名人屡屡登山朝拜,作诗题铭,使大伾山的文化品位与日俱增,为其赋予了永恒的魅力。

  摩崖题刻 大伾山的骄傲

  明弘治12年,王阳明送兵部尚书王越灵柩回家乡安葬,在浚县逗留一个月。其间,他登大伾,览胜景,修书院,赋诗讲学,写下了大伾山诗和大亻丕山赋,诗中除了对大伾山的赞美之外,还充溢着诗人对人生、对仕途的信心与激情。

  “晓批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成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这首镌刻于大石佛北侧的《大伾山诗》,诗衬字,字映诗,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作者就是明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先生。

  在大伾山东侧石崖间,丈余内刻着四个大字“鹭涛虎岫”,旁边是《再至青坛》诗,这是明末书法家王铎的手笔。崇祯17年春,李自成攻打北京。当时王铎回乡,不在京城,听到北京被围的消息后,想返回京城,但人还未到,李自成已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走到半路的王铎万般无奈,只好去南京投奔南明政权。在匆忙行程中,王铎趁夜色重登大伾山,并写下了《再至青坛》诗。留在大伾山的题刻书法成了王铎个人命运转折的见证。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