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著名地理教育专家王钧衡
作者:马金章 上传时间:2007-5-2
 
 

 

   王钧衡,原名王心平,曾用名王心正,笔名钧锋,卫贤乡赵岗人。曾任全国科普协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北京地理学会第四、五、六、七届(19541966年)理事长等职,是我国优秀的地理教育专家。

 王钧衡从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开始,就对“地理教学问题”的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地理教育研究工作。对地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对中学地理教材编写,对地理科学普及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前,他不论在哪所高等院校任教,总要亲自深入中学兼授地理课,直接取得教学经验。解放后,以北师大三个附属中学为研究基地,与各校任教的地理老师携手合作,形成了庞大的教学研究队伍。王钧衡有计划的深入中学进行观察研究,并拟定教学上一些专题,如怎样钻研教材,怎样编制教案,如何用图和制图,启发式谈话如何进行等等。通过与中学任课教师反复研究和实验,取得经验;并采取定期有准备的校际大规模观摩课,多次举行评议会、座谈会,与地理教师共同探讨。把分析提高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使与会的老师大受启发并得到提高。他曾数次被邀请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参加中学地理教材编写工作。

 建国后至“文革”前,是他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从1932年起,出版和发表过的地理教科书、地理教育论文,以及地理科普读物和文章达30多种。主要有初中课本《中国地理》、高中课本《世界地理》、《自然地理》、《海陆成因概要》、《亚洲自然地理》、《中学通用活页教科图》、高中《各国地理提纲》、《全球概观提纲》、《亚洲地理提纲》、《苏联地理提纲》、《川西北地区之地理与人文》等。其中许多地理教学论文,如“掌握地理教学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编制地理教案的理论和方法”、“地理课中的口讲方法和说话艺术”、“系统性原则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等重要论文,在当时,对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改革地理教学,改进教学手段,推动地理教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他的积极倡导下,于19611963年间连续召开两次(大连和北京)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学法学科座谈会和学术讨论会。总结历史经验,吸收国外有关理论,结合中国教学实际,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理论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训练及学科体系等重大问题,作了较深入的讨论,并拟定了教学纲要,大大推动了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其意义极为深远。会后,还建立了全国性的科学资料网,并亲自完成了19491963年间地理教学法论文目录索引工作。

    王钧衡教授主编的“地理教学法”交流材料第一版于1953年问世,在兄弟院校间进行交流,并被采用,受到欢迎和好评。约在1960年,教授察觉到过去存在忽视对中学地理教材研究的倾向,为了更确切地表达这门学科的本质和特点,一定要加强教材的研究,又为防止一些人误解地理教学法仅是研究方法,因而就把学科的名称改用“地理教材教法”。他于1963年编写的新版“地理教材教法”,极富理论性和实用性,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文革”前曾进一步修改,使教材更加充实完善。可惜因“十年动乱”未能正式出版。王钧衡教授因病于1975年去世,终年70岁。

    转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