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抗美援朝“浚县号”战机
作者:邓少华 李崇 上传时间:2009-9-4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58年过去了,当年抗美援朝开始后,远在大后方的浚县发生了什么事情?“浚县号”战斗机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当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会亲笔复信给浚县师范学校的师生?彭德怀的亲笔信中写了什么?那封信是否还在?怀着对历史的敬意,循着历史的足迹,记者踏上了寻找之路,希望能翻开那些逐渐淡出人们记忆的往事。

  打开尘封的历史

  翻开《中国共产党浚县历史》第二卷,记者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在解放初期,浚县只有32万人口,加上解放较晚,直到1949年上半年还处于拉锯战的状态,由于国民党的长期统治和盘剥,导致‘生产凋敝,民穷库空’。祸不单行,解放后,浚县又连遭水、旱灾害,1951年全县25%的村庄遭到水淹,其中15%的村受灾严重,甚至颗粒不收。”

  《浚县志》记载:1951年5月1日,全县14万余人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游行活动,掀起抗美援朝高潮。全县有532个村订立了村爱国公约,296个村订立了家庭爱国公约。

  按照当年的行政划分,浚县归平原省安阳地委管辖。后来,安阳市与濮阳市的行政区域重新划分之后,部分关于浚县的档案资料被转移到濮阳市档案局。为了详细了解当时的情况,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了濮阳市档案局。

  在濮阳市档案局,记者见到了一份浚县抗美援朝分会的报告,虽然纸张已发黄,但字迹依旧清晰。报告记载:“我县在二届抗美援朝代表会上,全体代表一致决议全县要捐一架‘浚县号’飞机支援志愿军。当县委把这一决议公布后,全县人民一致拥护,积极响应,有人提出‘美帝不死,捐献不止’、为捐献一架‘浚县号’飞机而奋斗等口号,一场‘有钱出钱,有粮出粮’,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的运动很快在全县展开。”

  “当时的大环境很好,所有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援抗美援朝。”77岁的浚县退休老教师冷培勋老人回忆起当年的事,依旧激动万分。

  为鼓励志愿军在前方奋勇杀敌,在浚县县委领导下,全县在开展捐献运动的同时,开展了给志愿军做慰问袋、写慰问信、寄慰问品等慰问活动。短时间内,机关、厂矿、商店、学校及群众写慰问信40余万封,缝制慰问袋10万余个。

  有一位姑娘在慰问袋上绣了一个志愿军战士怒目持枪,一个美国兵跪倒在地举枪投降的图像。城关区一个青年姑娘在慰问袋上绣着:

  志愿军哥哥真勇敢,保家卫国到朝鲜。

  家中的事儿别挂念,一切全由俺照管。

  您在前方多杀敌,俺在后方多生产。

  前方后方团结紧,打死美帝王八蛋。

  翻开一份份发黄的资料,一桩桩感人至深的往事呈现在记者面前——

  七区小学教员原培臣家房子塌了,驴卖了,天天喝稀饭糊口,仍坚持捐献1000斤粮食,抗美援朝分会除对其爱国热情表扬外,还劝其少捐,县领导也怕影响他的身体劝其少捐,但他坚决不肯。

  八里井村农民王亭希,全家计划捐款8万元,后来他老婆和兄弟媳妇又商量着把各自的“梯己钱”捐了1万元。

  钜桥一药铺商人捐献了25万元;新镇工商界向钜桥提出挑战,捐献了1000余万元。

  屯子区李秀花,把起五更、熬半夜,帮人家纺线织布挣的5万元全捐了,并保证每月捐款3000元。

  善堂区九股路村一位老大娘,走亲戚路过城里,看到大家都在捐款,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5000元掏出来捐了,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

  八里井村预计增产7万斤,捐献8000余斤,为支援前线,有人甚至提出了“加油干不歇晌,增加生产买飞机”的口号。

  一军属代表在县抗美援朝代表会上要捐一头牛,经劝阻,当场捐了4万元,回去又卖了2斗麦子捐款,并给儿子去信说:“打不垮美国不要回来!”

  ……

  一件件、一桩桩感人事迹让人看了热血沸腾。

  “我家当时在浚县城关乡角场营村,那时家家户户都在积极捐献。”浚县一中退休老教师刘永善回忆说。当年刘永善家里很穷,但想到志愿军战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流血流汗,他就把自家种的红薯挑到道口去卖,来回好几趟,卖的钱全捐了。

  在濮阳市档案局保存的一份档案中有着这样的记载:爱国增产捐献武器运动开始后,各阶层、各行业响应号召,保证完成捐献计划,各界人民均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找出不同的增产路线提高爱国生产积极性,大大推进了各种生产。特别是一些群众在原生产计划的基础上,订立了增产捐献计划。在增产原则下保证逐渐扩大捐献,超额完成捐献计划。工商界均以改善经营、加速资金运转、扩大经营范围、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来增产捐献。学员、教员以及机关干部等,除根据自己经济力量酌情捐献外,提出积极工作努力学习。由于捐献和各项生产工作紧密结合,所以捐献推动了生产,同时保障了捐献超额完成。

  1951年12月底,全县捐款数目达13.3亿多元,超额3000多万元。在抗美援朝前线,浚县籍战士荣立特等功者3人,立大功者96人。

  当时浚县县委担心捐款影响群众生活,曾写信要退还群众一部分捐款。当村干部将信念给群众听后,大家一致表示不要退回款。当时,出现了迎阳铺、八里井、孟庄、张徐庄等捐献模范村。当时迎阳铺全村1000多口人,捐献了1000余万元。

  在濮阳市档案局保管的几份档案中,记者找到了这样的记载:因部分地区遭受水灾,按受灾面积酌情减少(捐献),浚县由15亿减至13亿,最后捐款为133155万元。

  读着旧档案里一行行褪色的文字,听着老人们满怀深情的讲述,一个个陌生却又让人敬佩的人和当年轰轰烈烈的场面出现在记者眼前。

  咱们的

  “浚县号”战斗机

  在一周的采访调查中,记者只在档案、志书和部分老人的口中找到了“浚县号”战斗机的影子,“浚县号”战斗机是什么样?有没有像雄鹰一样搏击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为保家卫国作出贡献?

  在濮阳市档案局,记者翻阅了1951年所有的旧档案,除了有当年轰轰烈烈的捐赠运动的记载外,并未找到关于“浚县号”战斗机的详细记载。

  在浚县县志办,曾参与《浚县志》编纂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编志书时曾费了很大工夫寻找当年的资料,但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也是他感到最遗憾的一件事。

  之后的几天采访中,记者先后联系了安阳党史研究室、安阳市档案局、汤阴县档案局、汤阴县党史办、濮阳市党史办、濮阳市档案局等单位,均未找到关于“浚县号”战斗机的详细资料。

  濮阳市档案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详细资料找不到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行政区域的调整,一些档案被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地方,所以寻找起来很困难;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当年的条件限制,再加上年代久远,又经过了十年动乱,这些资料未能保存下来。

  彭德怀的亲笔信

  1951年5月,为了表彰浚县师范学校广大师生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爱国热情,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亲笔给该校师生回信。

  很多1951年前后毕业于浚县师范学校的学生都知道彭德怀亲笔信的事,但由于年代久远,没有人记得那封信后来去了哪里。

  几经周折后,记者找到当年在浚县师范学校就读的李潜修老人。由于时间跨度太大,李潜修老人表示记不清楚了,只知道有这样一件事情。

  在李潜修老人帮助下,记者联系到李潜修的同班同学——内黄县的任好德老人。

  家在内黄县二安乡的任老先生说,他亲身经历了当年发生的一切。“我是浚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对于当年这件事印象很深。当时,大家的热情都很高,不管是学生还是群众,都积极投身于抗美援朝捐献运动中。”

  谈到当年彭德怀亲笔复函给浚县师范学校师生的事,任好德说:“有这封信!以前这封信用镜框装着,在学校的大礼堂里挂着。我最后一次见到那封信是1956年。”据老人讲,1956年他去浚县一中时,见到了那封信被人装在镜框里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一尘不染。由于过去的时间太长,老先生也记不清信的具体内容,只记得大致内容是在表扬浚县师范学校师生的爱国热情。

  参与编纂《浚县志》的工作人员介绍,编纂县志也是根据当年一些档案的记载,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但是对于具体情节,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最大的遗憾是

  没有找到那封信

  曾在县委、民政等部门工作过的田秀河说:“确实有这封信,我曾亲眼见过这封信。”

  “我1954年毕业,1955年正式参加工作。毕业后想去参军,但是因为负责招兵的人不让去,就没去成。”提起参军的事,田秀河老人满是遗憾。

  “在抗美援朝时期,大家的热情都很高,当时是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我们学生没有太多钱可以捐,就给志愿军写慰问信,几乎每个人都写了。我现在还记得我写的慰问信的内容:志愿军同志,你们在前线奋战,保家卫国,同朝鲜人民一起作战,我们在后方非常感谢你们。”田秀河说。

  据资料记载,当时,浚县师范学校师生踊跃参与,做慰问袋、写慰问信近千件(封)。慰问品寄到前方后对志愿军战士鼓舞很大,收到慰问品的志愿军们纷纷来信表示:不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誓不还乡!

  “因为时间太长了,彭德怀的亲笔信我只记得大概内容,具体细节不记得了。”田秀河老人遗憾地说,信的大致意思是谢谢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据了解,1950年10月,浚县成立初级师范,校址在浮丘山,首届招收二年制师范班两个,学生87名;1953年改名为浚县第一初级中学;1954年不再招收师范生;1955年8月,浚县初级中学分设第一初中、第二初中,第二初中迁往县城西关。1963年,遭遇洪水,学校被淹;再后来,学校就变成了浚县第一高级中学。

  “现在想起来,彭德怀的亲笔信找不到了,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在学校搬迁的过程中弄丢了;二是1963年发大水时遗失了;三是被人悄悄收藏起来了;四是十年动乱时毁掉了。”田秀河说。

  田秀河告诉记者:“当年我们编县志的时候,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寻找这封信,目的是想把信复印下来刊在县志上。这封信代表了浚县一段光荣的历史,值得后人去纪念,但最终没能找到这封信。这是浚县的损失,也成了我们这些编纂县志的人心中最大的遗憾。”  

  【后 记】

  虽几经周折,记者仍没有找到当年彭德怀的亲笔信,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红色的年代,重温了浚县人民的爱国热情,回顾了这段激情满怀的历史。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向当年在前线奋勇杀敌、在后方默默奉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过去,这段光荣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放眼未来,美好的蓝图,要用我们的双手描绘!

淇河晨报 2009-9-4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