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轩辕坟(一)
古都朝歌研究

 

   

 

 

淇史钩沉 - 淇县轩辕坟(一)
淇县轩辕坟(一)
 
作者:贾振君  加入时间:2018-8-21 10:15:03

淇县轩辕坟(一)

 

        石门村是淇县已经消失了的一个古老村庄,从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从建筑遗存可以追溯到秦汉,是一个为看守陵墓而专门设立的小村庄,三户神秘的守墓人由谁委派?他们究竟为谁而守?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淇县舆地图说》载:“石门村,城北稍东五里,户口并古烟村,西临驿路,南有石门,村因此名。”

《淇县舆地图说》中石门村的记载

据毗邻石门村的赵沟村80多岁的老人杨玉堂、常永新、王树民、常青泉、杜明道等人回忆,石门村原住李、徐、王三户人家,其中听李氏后人说,他们祖祖辈辈都在此守墓,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这三户人家由历代官府委派值守陵墓,作为报酬,陵墓周围几十亩土地由三户共同耕种,官府永久免收赋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日本侵入淇县,因该村西边紧靠马路(当时国道107还未西移至铁路边),兵荒马乱,人来车往,土匪抢劫,日军骚扰,三户村民难以忍受,随即迁移小庄村居住,石门村从此沦为耕地。

说起过去的石门及周围建筑,几位老人了如指掌,因他们从小经常出入其中玩耍。

石门(石坊——笔者注)两侧,有两株古柏,濒临干枯,枝叶稀疏。石门北约200米有一直径800米的大土丘,其上被荆棘灌木野草覆盖。石门为陵墓的南门(坐北面南),石门东北60多米有一座天齐庙,石门与庙之间有一条路沟相隔。

 

    石门系两石柱嵌一石匾构成。其石柱横断面约0.5米见方(0.25平方米),两柱相距约2.2米,柱高约2.6米,石匾长约3米,高约0.8米,厚约0.5米,横额上镌有“轩辕坟”三个篆字,石匾横额两端,各雕有一猴,下部雕二龙戏珠图。石柱四周雕刻有精美的花鸟及人物画像,两根石柱埋入土中很深。俗传,摇摇它动弹,任何人却刨不出来。1966年,文庙中学(淇县一中的前身)来了一群学生,以“破四旧”之名将大石门拉倒。因古老的石门饱经几个世纪的风雨剥蚀,多处有裂缝,倒下后便成了长短不齐、大小不一的石块。这群学生走后,当时赵沟大队第六生产小队队长杨玉堂派张多妞、夏东贵、付同信等几个社员,用马车将石块运到生产队饲养室大院,堆放在一起。他们后又挖出了石门下边埋在土里的约1.3米见方的两个石墩(基座),也运到原来堆放石块的地方。这些石块后来被用到修建赵沟村南渠(赵家渠)沟、南石桥(公路桥)及修建护铁路房之上。

    原来这是一处轩辕(黄帝——笔者注)坟(陵)!

             二

     1996年版《淇县志》载:“轩辕坟是淇县最古老的坟墓之一,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的小庄村东南。据1959年《朝歌乡志》载:‘相传黄帝死后,葬于沬’。‘至50年代,坟地遗址尚存一石门,盖当日之墓门’……至清末,墓门北侧还有三户人家居住,村名就叫‘石门’。民国晚期,墓丘渐为耕地。从石门的文字与石刻艺术特点推测,大约是秦汉时期的产物。”

1996年版《淇县志》中轩辕坟遗址的记载

    另据淇县史志专家闫玉生介绍,1986年10月1日至3日,中国知名考古专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邹衡带领5名研究生到淇县进行调研,在淇县文管所察看了采自27处遗址的仰韶文化至东周时期的陶器标本,从中重点选择包括先商、早商、晚商、西周时期遗存的遗址。2日下午至3日,又踏查七里堡、杨晋庄、花窝、凉马台、高村头陈、农科所、轩辕坟等遗址,采集到一些龙山文化、先商文化、殷墟文化、周文化标本。

淇县轩辕坟遗址示意图(卫星图)




 

 
     
淇县轩辕坟(一)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