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疑云(之二)
古都朝歌研究

 

   

 

 

文物文献 - 浮山疑云(之二)
浮山疑云(之二)
 
作者:贾振君  加入时间:2018-8-4 9:23:19

 

浮山魏碑拓片(局部)

1926年,顾燮光在《河朔访古随笔》中将在浮山封崇寺发现的浮山魏碑称赞为“河朔之冠”(河朔:黄河以北),并在1929年出版的《河朔访古新录》中作了详细的记录,“县北三十五里浮山封崇寺,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建,山门外有弯碑树(竖)立,高三丈余、广三尺余、厚一尺余。盖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兴建,至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八月功就。”历时十年。

顾燮光发现浮山魏碑后,原故宫博物院院长、文物专家马衡,一代鸿儒、国学大师陈汉章等考古专家、历史学家从雕刻艺术、民众造像与佛教信仰等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由于该造像碑雕刻构造精美,形制巨大,历来被视为造像碑之冠。

据了解,如今中山大学图书馆还藏有一幅此碑的拓片,碑拓较为完整,有造像及题记。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该拓片集造像雕刻、书法艺术和佛教文化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为“造像碑中的极品”。

令人遗憾的是,浮山魏碑很快就遭受劫难。据文献记载,该碑于1929年被军阀旅长郑思成盗运到天津,将“像下”“记上”锯为两段,三千块大洋卖给了英商,后又几经辗转,现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展出的洛阳龙门宾阳洞皇帝礼佛图比邻。


封崇寺遗址今何在

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载:“封崇寺,在县北三十里,魏永熙二年建,元至正元年重修。”明万历三十一年《卫辉府志》载:“封崇寺在县北三十里,魏永熙二年建,元至正元年重修。”清乾隆十年《淇县志》载:“封崇寺,在县北二十五里高村社,魏永熙二年创建,元至正元年重修。”

 

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无浮山寺记载。明万历三十一年《卫辉府志》载:“浮山寺在县西北浮山下。洪武年修。”清顺治十七年《淇县志》载:“浮山寺,在县北三十里浮山下,元至正二年创建,洪武元年重修。”1996年版的《淇县志》记载:“浮山寺在浮山南侧山脚下,元至正二年重修,原有古寺、石碑,民国初无存。”

从上面志书的记载可以理清,封崇寺与浮山寺是两个不同的寺院,封崇寺的建筑年代要比浮山寺早。而且浮山寺的位置可以确定下来,就在浮山南侧脚下,寺因浮(佛)山而得名。

浮山的位置

那么封崇寺的具体位置在哪?志书上说的太笼统,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应当在浮山一带,因封崇寺与浮山都在“县北三十里”,在地理距离上是重合的。且据民国初年的金石学家顾燮光在《河朔访古随笔》与《河朔访古新录》中记载,封崇寺就在浮山上,因是他亲历亲为,其本人又是考古学家,其著述应该是科学严谨的,是经得起推敲和令人信服的。

据淇县高村镇晋庄村村民葛礼然说,他听老辈人讲过浮山寺庙和石碑的事情,至于寺的名字,他不知道,但是原来的寺里确实有很多石碑,不过全被村民们拖去修了附近的一座铁路桥,村民们又在原址修建了“皇王庙”。

浮山的留守村民

浮山附近有的老人说,知道附近的一个寺里曾有过一块很大的石碑,后来被人抢走卖到国外去了,寺不在“皇王庙”,而是在浮山西面的后山上。

井台上的古寺石构件

在浮山后山的密林深处,有一个破败的小山村。在迎面一堵半坍的石墙上,竖砌着一只素面的柱础。很明显,这是古建筑的残迹。村子不大,破败至极,房子已经坍塌了大半。据村中77岁的牛先生介绍,村子就是“后山”,以前确实有过一座很大的古庙。老人指着不远处水井旁边的五间平房说,这里就是原来大殿的位置。井圈用上好的青石条垒砌,架着井轱轳的青石上浮雕着覆莲,大概是一块敲碎了的碑座。牛先生说,自己小时候见过大殿,里面的佛像非常高大,旁边有18罗汉,大殿之后还有阎王殿。庙里有个非常有名的和尚,大殿前的廊下还矗立着许多古碑。石碑以后被全部拖走去修了附近的一座铁路桥,到1958年,古寺已经被完全毁弃。

垒在石墙上的柱础

虽然浮山魏碑的封崇寺遗址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然而封崇寺曾经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浮山魏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浮山疑云(之二)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