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越隔着淇河斗法
古都朝歌研究

 

   

 

 

朝歌人物 - 与王越隔着淇河斗法
与王越隔着淇河斗法
《监察御史孙徵兰》之六
作者:燕昭安  加入时间:2017-10-9 11:46:53
 
 与王越隔着淇河斗法
 
《监察御史孙徵兰》之六

 

孙徵兰的性格中,含有桀骜不驯的成分。满腹的才华使他做事能够汪洋恣肆、游刃有余,有时做出些超出常规的事情。在朝歌民间就流传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
明代永乐至弘治年间,与朝歌一河之隔的浚县,出了一个高官,名字叫王越,王越在京城当过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上将。此人文韬武略,才华出众,但是有一点儿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比方说在卫河上修云溪桥的时候,他让把桥洞留小些,使得通天津的商船无法通过,必须重新装船,当地人好挣些搬运费。王越还仗势把原来属于淇县的庆丰、德化等八个社割划给浚县。
据说王越还定下“淇河浚地”的规定,把两县界河淇河河底归浚县所有。当时两县县令找王越打官司,王越公断:淇县居淇河之西为上,浚县居淇河之东为下。上为长,下为次。淇河也应该长次划分,上面的河应是淇县的,下面的地应归浚县地。即淇河浚地。淇县县令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感谢王越,真是当朝的青天大老爷。浚县县令一脸不高兴,都说王越向浚县,谁知王越也说浚县比淇县低,弄了个淇河浚地。
退堂后,王越对浚县县令说:你是家乡的父母官,浚县的地低位不低。淇河在浚县地上,当然浚县有权使用河水,再者,淇河若向西滚动,浚县的地就会逐年增多,若向东滚动,浚县的地界永远不变,这对浚县长远有利,这是其一。其二是淇河上有人命案时,浮尸在上者,淇县承担人命案的责任。沉尸在河底者,浚县承担案情。沉尸当然不会被人发现,所以,你这个县令不是可以清静平安了吗?王越这样一说,浚县县令抿不住嘴地笑啦。连说“感谢王大人指点,感谢王大人指点。”   
对此,几代淇县人一直耿耿于怀。因此,旧时唱戏的时候,在河东(浚县),戏中王越的扮相是红脸,在河西(淇县),王越就被抹成白脸。
一百多年后,孙徵兰说当初淇县吃了亏,要想法回敬一下。据说有一次,他忽然觉得眼跳耳鸣,掐指一算,是太行山出了一条青龙,正从地下向淇河以东拱过去。如果这条龙拱过河,浚县就要出一大批官儿,多少呢?三斗芝麻五斗米那么多。他怕浚县出官,压住淇县这边,就采取了一种“破法”:在河口村的淇河岸边修一座“青龙阁”,压住青龙。



 

 
     
与王越隔着淇河斗法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