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学者---崔朝晖
古都朝歌研究

 

   

 

 

朝歌人物 - 核物理学者---崔朝晖
核物理学者---崔朝晖
 
作者:淇县之窗  加入时间:2012-3-10 18:19:36

   崔朝晖 1935年3月出生在淇县泥河村。中共党员。4岁跟随父母在山西榆次落户。父亲是铁路工人。崔朝晖在榆次读小学。1949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后转入山西农学院初中部读初中。1952年考入天津铁路职工子弟中学读高中。1955年高中毕业时,国家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崔朝晖和京津两地一批高中毕业生被分配到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学习基础课。1958年转回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学习核物理专业。1959年因国家急需,崔朝晖和他的这批同学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国家原子能事业的不同岗位。崔朝晖被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四局生产准备处。此即代号为404的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的筹备单位。报到后,被派到位于天坛的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射线班学习辐射防护专业。修业期满便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1958年刚刚建成的中国第一座重水核反应堆上实习。1960年5月实习期满。随即奔赴西北404基地(800工程)。

    1960年5月到达位于荒凉戈壁滩上的基地后,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在极其困难和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忍着飢饿和全身浮肿,开始筹备基地地区的辐射本底测量实验室。后因苏联专家撤走,崔朝晖又被派往京城做技术攻关工作。1963年返回基地,为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做准备工作。1964年1月参加了我国第一次运送六氟化铀-235核原料的工作。1964年5月参加了原子弹铀核部件加工和出厂工作。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崔朝晖此时流出了热泪。从此,我国打破了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保卫了国家的安全,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崔朝晖为从事了这样的工作而感到自豪。

    1965年2月根据氢弹研制的需要,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加紧了钚生产核反应堆的建设进度。工程全部由我国自己进行。由于科研、设计、施工进展迅速,反应堆工厂急需配备生产运行人员参与设计施工,并积极进行人员培训,为反应堆正式启动运行做好准备。就在这种形势之下,1965年5月崔朝晖被调到反应堆工厂任五车间车间副主任,时年30岁。

    钚生产堆的全称是石墨水冷天然铀热中子反应堆,是一座庞然大物。全堆有8大系统。五车间负责燃料元件密封性监察系统和辐射监测系统运行。崔朝晖领导组织了车间人员配备、人员培训,物理、化学、仪表维修、辐射监测实验室的建立、反应堆厂房内外辐射本底调查、建立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系统与联动试车等项工作。

    1966年10月15日装料,10月20日反应堆启动成功。这历史性的启动,开创了我国核事业的新纪元,开始为我国氢弹制备核燃料—鈈-239。两年后,我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崔朝晖调任辐射防护科任科长。

    核反应堆正常运行后,燃料元件和工艺管时有破损发生,严重影响了反应堆的生产能力。为此,崔朝晖提出了一个元件破损自动巡回检测方案。实施后,大大缩短了处理元件和工艺管事故的时间。原先反应堆装料、卸料、更换工艺管和石墨套管,为了减少人员受照辐射剂量,都要停堆操作,从而减少了反应堆的有效运行时间。崔朝晖参与组织有关人员实行了“三不停”操作,即不停堆装卸料、不停堆更换工艺管、不停堆更换石墨套管。从而保持了反应堆的连续运行,延长了反应堆的有效运行时间,为国家多生产了制造原子弹的核材料。

    1973年9月国务院批准停堆大修。有5000名技术人员和工人轮番昼夜不停工作,几十个工种在狭小又有较强辐射空间内交叉作业,加之冬季施工,安全防护工作十分复杂。工程安全涉及防辐射、防火、防冻、防工伤事故。在姜圣阶总工程师领导下,在崔朝晖领导的防护科组织下,实现了安全施工,未发生任何事故。这项检修工程延长了反应堆的使用寿命,创造了原子能基地建设的又一项奇迹,受到国务院、国防科委、和二机部的通令嘉奖。

    1974年11月崔朝晖接到清华大学的调令,12月回到了北京。1975年初到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简称200号)报到,开始参加利用钍建造增殖堆核电站的研制任务,代号820工程。内容是要建造一座50兆瓦的釷增殖反应堆核电站,目的是为我国核潜艇设计先进的动力堆。崔朝晖作为安全组组长,承担了辐射安全方面的工作。为了适应820工程上马,除改造了原有落后的实验室外,还做了以下工作:一、筹建了个人内外照射剂量监测实验室。二、筹建了环境监测实验室。三、开展了微量人工裂变核素的化学和物理分析工作。四、建立全身整体测量仪。五、提出了820工程特种洗衣房初步设计。

     1977年 打倒四人帮之后820工程下马,200号的工作松懈下来。在此期间崔朝晖开始翻译日文版《辐射防护》一书,并参加英语学习班学习英语半年,晋升为讲师。
1979年820工程正式下马。1980年崔朝晖调到核工业部情报所(包括原子能出版社),在教材编辑室专门从事编辑出版高等院校原子能类专业教材和参考书。作为教学参考书的补充,也出版部分国外引进的核科技方面的图书。崔朝晖承担了很大部分的复审和终审工作。从1980年到1986年一共复审书稿11种494.28万字,终审书稿38种,914万字。1987年-1995年有9种高校教材获部级优秀教材奖。有的还获得全国高校教材优秀奖。

    1986年崔朝晖担任编辑部副主任。1991年编辑部获核工业总公司授予“七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89年获“献身国防事业30年”荣誉奖章和证书。1990年被聘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出版人员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1991年被聘为核工业教材委员会委员并任放射医学与核医学教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2年晋升为正编审(正教授级)。

    1986年11月崔朝晖出版了他译著的《辐射防护》(日)一书。合译《核电厂培训教程》(英)。合编《语言大典》《小学生图解英汉小词典》和《科技编辑纵横谈》。并发表多篇文章。事迹被收入《中国出版人名词典》和《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

    1995年退休,曾撰写回忆录:《三北生涯》。

 

  崔朝




 

 
     
核物理学者---崔朝晖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