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都朝歌问题
古都朝歌研究

 

   

 

 

商都研究 - 关于商都朝歌问题
关于商都朝歌问题
 
作者:王革勋  加入时间:2012-11-19 19:39:43
中国古都学会理事
安阳广电局原副局长
  王革勋
 
淇县朝歌是商代末年的国都,也是殷国武庚、卫国前期的都城。淇县隋唐以前称朝歌,商朝前期称沫邑。商代末年,因淇县城西二十里有朝歌山,遂将邑改为朝歌邑,城以山得名。商朝帝乙、帝辛两代都朝歌61年,周武封殷国武庚,继都朝歌6年,禄父反周兵败,康叔封卫,作为西周最大诸候国,再都朝歌403年。朝歌古都历史长达470年,这在全国是为数不多的。
我国史学界对卫都朝歌不存歧见,但对商都朝歌向有争议,源于古今史书记载混乱。故有“盘更迁殷,更不徙都”、“帝乙徙”、“武丁都朝歌”、“武乙迁朝歌”、“朝歌行都”、“朝歌别都”、“朝歌离宫别馆”等多种说法。我是赞成“帝乙徙”说的,即商朝的第十一位国君帝乙,由安阳小屯的殷,迁到淇县的邑朝歌。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帝乙为什么要把国都从安阳迁徙邑呢?一是当时的邑位于黄河北岸,居河淇之间,南距黄河仅二十华里左右,这对讨伐东夷指挥用兵非常方便,地理位置比安阳优越,白寿彝先生就持这种观点;二是安阳小屯在帝乙之父文丁时期,常因水灾为患而不安全。吕振羽先生在他所著《中国简明通史》中,就曾明确指出这一点。根据是《竹书》:“文丁三年,洹水一日三绝”,就是说小屯殷都所在的安阳河,一天三次决口。商朝迁都多为水患,促使帝乙离开安阳。从而引发帝乙再次迁都,由殷徙沫,从安阳移都朝歌。至于有的《竹书》注释者,将“洹水一日三绝”理解成“安阳河一天三次断流”,原本水患变成了旱灾,那是不正确的。
可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史研究的深入,朝歌商都已为不少史学大家、权威人士所肯定,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史地学者的认同。现举几则例证:
  
 一、郭沫若肯定,朝歌为商代第八次迁都。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甲骨文学家,原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对安阳殷墟情况之熟,了解之深,研究之精,非常人可比。他早年著作《中国史稿》,主张“更不徙都”“帝乙徙沫”两说并存。可他经过长期的研究、切磋,在他晚年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毅然扬弃了“更不徙都”的观点,明确标定:帝乙徙沫为商代的第八次迁都,朝歌是殷商的最后都城,即一亳、二嚣、三相、四邢、五庇、六奄、七殷(安阳)、八沫(朝歌)。他纠正了司马迁的“前八后五”,也不同意谭其骧的“前八后七”,郑重认定:商朝是前八后八“。郭老的这一正确观点,得到了尹达的完全赞同,尹达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考古学家,原任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1931年即参与安阳殷墟的发掘工作,是他为郭沫若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写了前言,并于1980年在上海出版了这一历史地图集。
    二、白寿彝秉笔直书:商朝的最后两代国君都居于河南淇县。
    白寿彝是现在还在世的著名历史教育家,是北京师范大学很有名望的老教授。他最近出版了一部新的《中国通史》,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高度评价。江泽民亲自写信祝贺,肯定了白寿彝教授在史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就是这位史学著作颇丰的老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国通史纲要》中,直接了当地指出:“商代最后的两个统治者,一个是帝乙,一个是帝辛。帝乙多次对江淮之间的东夷用兵,……又把都城迁到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帝辛就是纣,纣又亲自率兵征东夷,大约经过一年的苦战,取得了胜利。……但这次战争,消耗过大,……周武王乘机起兵,商被灭掉了”。讲的非常清楚。
    三、范文澜、翦伯赞、陈梦家等史学家,都坚持“纣都朝歌”“周灭商在朝歌”的正确观点。
    范文澜早期的《中国通史简编》,以及近年出版的《中国通史》(十卷本),都一再写明“纣都朝歌(河南淇县)”。翦伯赞所著《中国历史纲要》,也指明“商都朝歌”“郊外牧野”。陈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讲:“朝歌是殷末纣、周初武庚所在的地方,所以周武王、周公两次所伐的都是朝歌。河南省博物馆长秦文生,郑州市学者闫铁成,均持相同的观点。闫铁成在中国古都学会十三届年会上讲:帝乙征伐人方(即淮夷),商王朝当时的国都在今淇县一带。
四、商代末期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在朝歌。
河南大学老校长李润田教授,近年在《中国古都研究》上发表文章,他得出的结论是:“武王灭商后,为了镇服东方各族,开始在洛阳营建军事城堡,并把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从朝歌迁到洛阳”。这就进一步说明,商纣王时期国都在朝歌,所以九鼎就置于朝歌。如果朝歌是“离宫别馆”,那么能将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放到招待所?这一有力论据,使那些“行都”、“别都”、“行宫”之说,不攻自破。
    五、国家级的地理词书,对“朝歌商都”注释准确。
    199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注明淇县“古名朝歌,殷纣所都”“古为邑,商末名朝歌,西周初武庚、卫先后都此”。1995年版《中国地名语源词典》,谭其骧为顾问,史为乐主编,在淇县条目下写道:“在河南鹤壁市南。殷为朝歌,为纣所都。秦置朝歌县。唐宋为卫县鹿台乡,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淇县。因淇水得名”。表述的明白无误。
六、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近来强调帝乙、帝辛都朝歌。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士光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一书中,强调“商朝末年帝乙、帝辛(纣王)所都朝歌(古邑),在今鹤壁市淇县境”。朝歌于西周初又成为卫国都邑。淹有朝歌北之邶,南之及东之卫,即武王伐纣获胜后所置“三监”之地。同时又特注明:《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关于殷末曾都朝歌,学者间虽有争论,但现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见朱士光2008年3月版《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中的“赵都中牟与殷卫风韵”一节,该书368、369页)
一言以蔽之,朝歌是商都,是殷都,是卫都,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朝歌作为470年的古代都城,有过它的辉煌时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应该说,我们在这里进行中华民族文化寻根,是很有意义的。
这里有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根。武王伐纣,周起商灭,就发生在朝歌。借此机会我要为商纣王说几句话。商纣王是一位有大功的人,他创建的业绩远远超过周武王。新中国开国元勋,一代伟人毛泽东讲:“把纣王……看作坏人是错误的,……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太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结果使商朝亡了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被骂了三千多年了,好的讲不坏,……总有一天恢复”。郭沫若访安阳,写诗为商纣王鸣不平:“我来洹水忆殷辛,统一神州赖此人,百克东夷身致殒,千秋公案与谁论?”什么意思呢?商纣王讨伐东夷,保卫了国家安全;把华夏文化传播到东南,对中国社会发展是个重大贡献;解放大批奴隶,促进了商朝的生产和社会变化;囚姬昌于里,维护了商朝西部的领土完整;清除内部隐患,镇压了上层政治反对派。打下了中华民族大统一的基础,他是统一中国的最早奠基人。现在朝歌城东十二里有商纣王墓,著名历史家、原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为他写了墓碑。
这里有中华民族从百家姓到千家姓,蕴含着丰富的姓氏文化之根。全国有六十一个姓氏,或源于朝歌,或同朝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这六十一个姓氏是:
李、王、卫、孙、褚、殷、康、林、常、禄、寇、孔、宋、比、箕、鲜、武、谈、通、牛、元、穆、萧、石、汲、戴、桓、宁、聂、弘、向、樊、凌、沙、宗、冷、礼、晁、繁、齐、庶、甫、鹿、弥、梅、枣、析、徵、葵、免、承、仪、司马、皇甫、熊率、白马、商丘、史晁、史叶、羊角、仲叔。
周灭商后,将原都城朝歌大部商民,分别迁往东都洛阳,宋国商丘,鲁国曲阜等地,少数留在卫国,致使朝歌成为多姓之祖根。
    另有学者冯英子,前些年在人民日报撰文,称周灭商时,处在东夷前线的商军,要回师朝歌救帝辛,因周兵阻隔未成,随跨海东渡,经山东、辽东半岛,白令海峡入美洲,成为印地安人的祖先,并有商代文物考证。可见朝歌文化之深远。
    这里有中华文明之祖黄帝陵,是华夏文化之根。全国七个黄帝陵,淇县轩辕黄帝陵是其中之一。据我所知,目前陕西黄陵、河北涿鹿、河南灵宝、新郑、北京平谷,以上五处都保存完好。唯有甘肃环县,淇县朝歌的黄帝陵遭到彻底破坏,令人痛心。据有的学者研究,陕西黄帝陵是衣冠冢,河南灵宝是靴冢,河北涿鹿是真坟,其它四处埋葬何物,有待研究。总之大家都尊重中华民族的祖先,这是好事。朝歌筑有黄帝陵定有原故。他的儿子少昊长于安阳,建国曲阜,而朝歌、安阳南北相距100华里。他的孙子颛顼建都内黄帝丘,西距朝歌也只百里左右。少昊乃东夷文化之祖,颛顼是中原文化之根,这与黄帝在朝歌一代的活动有无关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研究探索,英雄有用武之地啊!



 

 
     
关于商都朝歌问题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